論,皆于初機稍有利益。
以故雖文詞鄙拙,亦不見棄,而三四次排印流布,以期有志了生死者,同皆納此刍議而已。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372頁 複包右武居士書一)
【580】印祖對《印光法師嘉言錄》編輯作了什麼開示?
●尤當以注重因果誠敬倫常,為救國救民弘法利生之要務。
凡涉此義,似宜多采。
接手書,不勝感愧。
閣下此一編輯,則眉目清醒,利人多矣。
竊謂此錄皆取材書中,即論疏序跋等中,亦可節取。
非書中可節,餘皆不可節也。
且此錄原屬節錄,固不宜恐涉斷章取義之嫌。
而今之時勢,尤當以注重因果誠敬倫常,為救國救民弘法利生之要務。
凡涉此義,似宜多采。
所立十科,頗為通暢。
略有字句不均,及不甚暢亮之處,因另開于旁。
一贊淨土超勝,二誡信願真切,三示修持方法,四論生死事大,五勉居心誠敬,六勸注重因果,七分禅淨界限,八釋普通疑惑,九谕在家善信,十标應讀典籍。
祈為裁度。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149頁 複李圓淨居士書二)
【581】李圓淨居士為什麼編輯《印光法師嘉言錄》?他為初級念佛人帶來什麼方便?
●《文鈔》繁廣,初機或難于簡别其易曉了而合機宜者,欲令先得其門徑,從茲著實進修,自至其極,免緻望洋興歎,或至退屈之虞。
故李圓淨居士遂摘錄要義,分門别類,編作《印光大師嘉言錄》。
●勿以所說皆平實庸常而棄之,以求其高深玄妙者。
夫堯舜之道,孝弟而已。
如來之道,戒定慧而已。
能于平實庸常之事而實行之,行之及極,其高深玄妙之理,豈待别求。
否則高深玄妙,但屬口頭活計,生死到來,一毫也用不著,願閱者悉注意焉。
圓淨居士李榮祥,近數年來,專心佛學,于起信、楞嚴、圓覺,各為疏解。
光謂青年人宜先著實用念佛功夫,待其業消智朗,障盡福崇時,再行發揮,自可闡明佛意,宣傳宇宙。
當時彼尚不以為然,後以用心過度,形神日衰,始知光言不謬。
乃複詳閱《文鈔》,不勝歡喜,遂摘錄要義,分門别類,編作一冊,祈光為作題詞。
拟用報紙印一千冊,以應急欲即閱者。
(以先曾逐次登居士林林刊,故屢有催促令印之者。
)及光五月至申,乃與其妻,同受歸依。
八月書出,不久送完。
函索者紛至沓來,遂令漕河泾監獄署,排作書本。
陳荻洲居士,願任排工,并打四付紙闆費,又任印二千冊,一時任者,将近二萬。
其紙闆拟留本獄署一付,以作上海流通之備;一歸圓淨居士保存,以備己及諸善士之用;一送哈爾濱宣講堂,俾關外信心者,易于購閱;一送南洋新加坡商會,俾各島華僑,同得讀誦。
其所錄之出處某卷某頁,一一備載,庶可以《文鈔》全文相對閱。
由其于諸文中截取要義,彙歸一類,故每有文義稍同,而不即删削者,冀閱者受反複勸勖之益,冀其直下斷疑生信也。
其出處卷及頁數,皆依《增廣文鈔》,以《增廣文鈔》,作永久流通之本,餘則久後必無再印之舉也。
又以《文鈔》繁廣,初機或難于簡别其易曉了而合機宜者,欲令先得其門徑,從茲著實進修,自至其極,免緻望洋興歎,或至退屈之虞,因錄《文鈔》選讀目錄,附于《嘉言錄》序後。
庶未曾研究佛學之人,得以坐進斯道,其利人之心,可謂親切周摯,無以複加矣。
因為叙其所以然,以期閱者共知。
所願見者聞者,勿以所說皆平實庸常而棄之,以求其高深玄妙者。
夫堯舜之道,孝弟而已,如來之道,戒定慧而已。
能于平實庸常之事而實行之,行之及極,其高深玄妙之理,豈待别求。
否則高深玄妙,但屬口頭活計,生死到來,一毫也用不著,願閱者悉注意焉。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43頁 嘉言錄題詞并序)
【582】《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一書的作用是什麼?
●《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一書由鄧慧載等數居士記錄,印祖鑒定并作序。
序雲,此稿,大通家固不要看。
倘愚鈍如光,又欲即生了生死大事,及欲治心治身,治家治國,無從下手者,閱之或可不無小補雲。
九月初,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圓瑛法師,菩提學會領袖屈文六居士等,以光年老,或有心得,而不知其隻能吃粥吃飯。
請于啟建護國息災法會時,來滬演說,固辭不獲,隻好将錯就錯。
至期,每日鄧慧載,及無錫二三居士,各于收音機,聽而錄之,持來求為鑒定,即欲排印。
所錄互有出入,而鄧之字大,遂依之略為筆削。
此稿,大通家固不要看。
倘愚鈍如光,又欲即生了生死大事,及欲治心治身,治家治國,無從下手者,閱之或可不無小補雲。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70頁 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序)
編者注:
1936年夏曆十月初九至十五日,因國家多難,水旱頻仍,佛教團體在上海佛教淨業社啟建護國息災法會(大悲道場)七永日,圓瑛法師主七,恭請印光大師莅滬說法。
【583】《印光法師文鈔》對學佛有什麼幫助?
●《印光法師文鈔》若過細看,則禅淨之界限,及所以然,并佛力自力之大小難易利害得失,固已明若觀火,可以永無疑慮矣。
對于初機入道者,利益不可思議。
又《印光法師文鈔》,乃徐蔚如三四次排印者,已散完矣。
若九月到上海,當于商務印書館請一部寄來。
若過細看,則禅淨之界限,及所以然,并佛力自力之大小難易利害得失,固已明若觀火,可以永無疑慮矣。
但文不足觀,但取其有益于初機入道即已。
若以古德著述之模範繩之,則将棄置之不暇,何堪更為研究也。
最初從此入,已經知其門路,再看古人所著,則固易為了然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無足廢人,當途指路,玉與行人,當不以粗厲殘廢見棄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610頁 複馬舜卿居士書)
【584】為什麼熟讀《文鈔》,依之而行,就會不緻受庸人所誤?
●須知光乃取佛菩薩祖師善知識之意而說,非光自出心裁妄說也。
故熟讀《文鈔》,依之而行,自不緻受庸人所誤。
既皈依佛法,當熟讀《文鈔》,依之而行,自不緻受庸人所誤,緻求來生福報,及外道煉丹運氣,以求成仙等。
汝果能領會得《文鈔》義,縱百千外道,亦不能搖動汝心。
且勿謂此系光所說,恐不足依據。
須知光乃取佛菩薩祖師善知識之意而說,非光自出心裁妄說也。
祈慧察,則幸甚。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318頁 複周智茂居士書)
【585】初機讀《印光法師文鈔》有什麼利益?
●初機行人閱讀《文鈔》,則禅淨之界限分明,自力佛力之利益大小,明如觀火。
自不緻欲了生死,不知路頭,并于一切法中,見其法法圓妙,不至無所适從耳。
又徐蔚如居士,裒集⑴印光應酬筆劄,兩次排印于京,名《印光法師文鈔》,二本。
所代來者,已經散了。
今春又令商務印書館另編重排,兼令留闆,而本館又謂凡各處分館,皆為代售。
現在尚未出書,或年終春初出書,祈購而閱之。
雖無大發揮,而于初機頗有小益。
以故蔚如為之屢印,而期其廣傳也。
閱此,則禅淨之界限分明,自力佛力之利益大小,明如觀火。
自不緻欲了生死,不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