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一 念佛行人与应读典籍

首頁
    專志念佛,而了知心作心是。

    為便于在家二衆,于日用倫常中,即能真俗并融,儒佛兩盡,因附錄《感應篇》、《陰骘文》、《覺世經》,及淨土修持各開示,以為改過遷善,趨吉避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規矩準繩。

     其修持次序,當以開本知見為先導,信願念佛為正行,萬善莊嚴為助修。

    以故首列《金剛經》、《心經》、《觀世音普門品》、《大勢至念佛圓通章》、《阿彌陀經》、《往生咒》、《念佛起止儀》、《發願文》,以及大悲、準提各咒。

    或兼持各種,或專持一種,悉以作修持淨業之助。

    以冀徹悟五蘊原空,諸法非相,遍行萬行,而不見能行之相。

    專志念佛,而了知心作心是。

    能如是修,則頓出迷途,直登覺岸矣。

    良以末世衆生,障深慧淺,匪仗佛力,實難解脫。

    以念佛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衆生,成始成終之無上法門,較彼一切仗自力斷惑證真以了生死者,奚啻天淵懸殊焉。

    又欲初機行人,深知各種法門之所以,在家二衆,于日用倫常中,即能真俗并融,儒佛兩盡,因附錄《感應篇》、《陰骘文》、《覺世經》,及淨土修持各開示,以為改過遷善,趨吉避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規矩準繩。

    庶可現生即出三界六道之外,直入七寶九蓮之中。

    願諸修士,同加注意。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614頁 日誦經咒選錄序) 【561】初機及老年人閱讀《佛法導論淨土篇》方便有益嗎? ●此書文近萬言,而一字一義皆本佛經祖語,絕無自立意見,并無誤人壞法之咎。

    佛學書局,以其有益初機,故特列于小叢書中,以期廣傳。

    今又另排三号大字,以期老年目力衰弱者,均不難看。

     李圓淨居士,本《淨土四經》,及古德著述之意,述為語體,用闡淨宗。

    雖科列十門,文近萬言,而一字一義皆本佛經祖語,絕無自立意見,以自炫耀,緻有誤人壞法之咎。

    佛學書局,以其有益初機,故特列于小叢書中,以期廣傳。

    今又另排三号大字,以期老年目力衰弱者,均不難看。

    又祈為序引,以啟正信。

    其餘要義,書中自具,何須多贅。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616頁 淨土篇序) 【562】《淨土問辨功過格合刊》是什麼樣的書? ●勸修淨土之向導。

    凡有志于希聖希賢者,祈勿以此為瑣屑而忽略之,則善矣。

     以故朱燮臣居士,唯恐世人狃⑴于常見,不肯修習,以緻自誤,故以己先所存之種種疑情,一一剖析明了,而為一切同人之向導。

    又複附以勸孝戒淫等篇,俾于首善首惡,嚴事法戒,則根基鞏固,進修無滞矣。

    又以日用倫常,或恐疏略,故複以《功過格》,附于其後。

    竊以此格,實為格緻誠正之要務,盡心力而行之,不患不到聖賢地位。

    凡有志于希聖希賢者,祈勿以此為瑣屑⑵,而忽略之,則善矣。

    又《功過格》屬散文,不便記誦。

    《感應篇》、《陰骘文》,實為《功過格》之源本,以故恭錄于首,以期朝夕諷誦,互相鑒照,俾得三業清淨,一心淳笃。

    庶可無忝所生⑶,行為世法。

    由是而世法佛法,一道齊修;成己成人,了無二緻。

    前繼往聖,後開來學,參贊化育,輔翼郅治⑷,皆于此庸言庸行中得之。

    若舍此不行,别求玄妙,縱令大得,亦隻能利一類之機,而況專資空談者乎!(《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618頁 淨土問辨功過格合刊序) 【563】王博謙居士編輯《學佛淺說》的緣起是什麼? ●王博謙居士以佛教經論著述文深義奧,故作《學佛淺說》二十篇。

    概用通俗文字發揮之,以期雅俗同觀,智愚鹹了耳。

    印祖詳閱之不勝歡喜,作序抒懷,以示同意。

    普願閱者,同生信心,所有利益,當自證知。

     王博謙居士,宿根深厚,救世心切。

    兼且主筆報館,操言論之機關。

    欲令同人,同皆學佛,以佛教經論著述,文深義奧,縱慧業文人,久經研究,尚難悉其指歸,入其阃奧,況愚夫愚婦乎哉?由是以己所見之理,作《學佛淺說》二十篇。

    概用通俗文字,其語悉本佛祖經論,不過借顯淺之文發揮之,以期雅俗同觀,智愚鹹了耳。

    以光形迹雖異,志道原同,虛心下問,以稿見寄,謬令鑒訂,以便流通。

    因詳閱之,不勝歡喜,聊抒愚懷,以示同意。

    普願閱者,同生信心,所有利益,當自證知。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625頁 學佛淺說序) 【564】《慧遠法師文鈔》是如何編輯完成的? ●《慧遠法師文鈔》為如臯沙健庵太史編錄,分正附二編。

    其門人項智源又為補錄。

    由此書故,給後學者悉知淨土法門之所以然,必至當仁不讓,追蹤先覺,同出五濁,同登九蓮也。

     如臯沙健庵太史,晚年笃信佛法,專修淨業。

    博覽群書,凡遠公著述,及後人所作傳贊記頌等,悉備錄之,題曰《慧遠法師文鈔》,分正附二編。

    其門人項智源,又為補錄,委光校訂而排印焉。

    竊以遠公為蓮宗初祖,其書廣布,閱者必能興起。

    但以資斧不給,先印萬冊以為之倡,則後之源源相繼而印者,又何可計其數耶。

    後之學者,由此書故,悉知淨土法門之所以然,必至當仁不讓,追蹤先覺,同出五濁,同登九蓮也。

    故于付排之前,略叙來曆。

    至于遠公之道德、功業、文章、感通,備載文鈔正附二編,茲不繁述。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639頁 晉蓮宗初祖廬山慧遠法師文鈔序) 【565】羅兩峰居士《正信錄》主要是什麼内容? ●此書以大通無礙之眼光,凡世俗所疑之事,一一據經引史,證明其事。

    而道學淵源,名人至論,以及各種修持,與夫仗佛慈力,橫超三界之法,悉皆詳示所以,使人知其門徑,有所依憑。

    其為利益,莫能名焉。

     适有以羅兩峰所著之《正信錄》見贈,閱之,心懷為暢。

    居士乘願再來,以大通無礙之眼光,凡世俗所疑之事,如天堂地獄,人畜輪回,前身後身等,一一據經引史,證明其事。

    而道學⑴淵源,名人至論,以及各種修持,與夫仗佛慈力,橫超三界之法,悉皆詳示所以,使人知其門徑,有所依憑。

    俾拘墟⑵者得見天日,令孤露者歸本家鄉,其為利益,莫能名焉。

    乃為校正字句,拟排闆先印一萬本,以為提倡。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647頁 羅兩峰居士正信錄序) 【566】《佛學救劫編》對未知佛法真理的人說了些什麼? ●語雲,救人必須救得徹。

    然而于未知佛法真理人前,最初不得不以淺近之因果事迹,啟其信心。

    《佛學救劫編》如是之救,可謂徹之極矣。

    切勿以其淺近,即不欲觀而置之。

     潘對凫居士,有見于此,于上年請許止淨居士,輯《佛學救劫編》。

    以三皈、五戒、十善,為改過遷善,返迷歸悟,淨身、口、意三業,修戒、定、慧三學,以期去原無之妄業,複本有之真心。

    又複令其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永離五濁惡世,常享四德法樂。

    而複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為依歸,庶可承彌陀之慈力,與自己之願輪,于十方界,随類現身,種種方便,度脫衆生,普令含識,同成佛道,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此救劫之極功也。

    語雲,救人必須救得徹。

    如是之救,可謂徹之極矣。

    然而于未知佛法真理人前,最初不得不以淺近之因果事迹,啟其信心。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