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一 念佛行人与应读典籍

首頁
    切勿以其淺近,即不欲觀而置之,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衆生,成始成終之妙道,當自得之矣。

    普願同人,各共勉旃⑶。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677頁 佛學救劫編序) 【567】《務本叢譚》一書主要是什麼内容? ●《務本叢譚》之書,逐條發明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等事理,與夫發菩提心,自利利他,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等法則。

    果能依是而行,則必生入聖賢之域,沒登極樂之邦。

     以故郭介梅居士,有《務本叢譚》之書,普遍流通,以期挽救也。

    其書逐條發明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等事理,與夫發菩提心,自利利他,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等法則。

    果能依是而行,則必生入聖賢之域,沒登極樂之邦,庶可不負可以為堯舜,可以作佛之真心,及與天地并立為三,稱為三才之嘉名也。

    其有欲張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大維,欲辦格、緻、誠、正、修、齊、治、平之大事,欲證煩惑淨盡,福慧圓滿之大果者,請以此書為引人入勝之前導。

    及其入之既深,則其所造詣,固非此書所能詳盡也。

    願見聞者,切勿忽諸,則幸甚幸甚。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681頁 務本叢譚序) 【568】讀《無量壽經頌》獲益何處? ●《無量壽經頌》,雖于佛心經義,未能徹底顯示,和盤托出。

    然讀之亦可以助發我輩無力斷惑證真者之信願,以壯其堅決往生之雄心。

     《無量壽經》,古疏甚多,近悉遺轶,所存無幾。

    道傳大師,讀誦此經,深感佛恩,作頌贊揚。

    雖于佛心經義,未能徹底顯示,和盤托出。

    然亦可以助發我輩無力斷惑證真者之信願,以壯其堅決往生之雄心,故令排印流通焉。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22頁 無量壽經頌序) 【569】《歧路指歸》是一本什麼書? ●此書以問答方式闡楊淨土宗之初級接引讀物,庶可于佛一代教典中,唯依契理契機,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而修。

     近有山東莒城戰德克(編者注:印祖皈依弟子),李德明(編者注:即李炳南)者,謬聞人言,函祈歸依。

    因示以博地凡夫,欲于現生了生脫死,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絕無一法能滿願者。

    又為寄《文鈔》等,以為修持之據。

    德克因取其義,述《歧路指歸》,借為問答,以釋疑慮而明宗旨,又祈德明為之參訂,志期利人,不惜心力。

    已經排印流通,寄書求為印證。

    光閱之,不勝欣慰。

    以間有詞意欠圓,恐閱者或難領會,稍為修正,令其一目了然,絕無疑議,另行排闆,期廣流通。

    庶可于佛一代教典中,唯依契理契機,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而修。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58頁 歧路指歸序) 【570】《法雨涓滴錄》一書主要講什麼内容? ●臨終助念一法乃唐善導和尚所發明,謂平日不念佛者,依此助念,亦可往生。

    《法雨涓滴錄》一書,于臨終助念,及破壞正念之利害,頗有發明。

    是知此法,利益宏深,普願見聞,鹹生正信,展轉勸導,功德無量。

    待己臨終,決定有助念之人。

    何以故,以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兩各相符故。

     《法雨涓滴錄》一書,于臨終助念,及洗沐、換衣、哭泣等,破壞正念之利害,頗有發明。

    周師導之母,幸得助念之力,故得正念昭彰,現諸瑞相而終。

    由是彼昆季石印數百冊,以送遠近有緣者。

    今又以母所遺資,印《蓮宗正傳》一萬冊,以結淨緣,冀其母未往生則即得往生,已往生則高增品位。

    因将此錄,附于其後,冀一切人,鹹知助念,及破壞之利害。

    庶不至以愛親,及愛兄弟、妻子、眷屬者,背道而馳。

    以愛戀之心,行損害之事,尚自以為吾于亡者,能盡其職。

    但以凡夫知識陋劣,未聞佛法,所有損益,人孰得知。

    此書傳布遐迩,庶一切正信念佛者之父母、兄弟、妻子、眷屬,生則深種善根,沒則神超淨土。

    此法乃唐善導和尚所發明,謂平日不念佛者,依此助念,亦可往生。

    善導和尚,彌陀化身,是知此法,利益宏深。

    普願見聞,鹹生正信,展轉勸導,功德無量。

    待己臨終,決定有助念之人。

    何以故,以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兩各相符故。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二第966頁 蓮宗正傳跋) 【571】印祖對《蓮宗三種撷要》、《淨土三字經》如何評價? ●此二書,其法至良,其意至善,簡捷明晰,随機設化,可為蓮宗要中之要。

    普使見者受持,作度生之寶筏,為樂邦之資糧,不負座下之無量悲心也。

     唯座下所纂輯《蓮宗三種撷要》、《淨土三字經》,此二書其法至良,其意至善,簡捷明晰,随機設化,可為蓮宗要中之要。

    速即付印流通,以廣宣傳。

    普使見者受持,作度生之寶筏,為樂邦之資糧,不負座下之無量悲心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36頁 複塵空法師書二) 【572】《淨土生無生論》之大旨是什麼? ●以信願念佛,求生于自己心具心造心作心是之西方,故雖生而無有生相,雖無生而不住無生之相。

    此生無生論之大旨也。

    了此,則誰肯背性而作三途六道之因果。

    即出世三乘之因果,亦複不以為極則,而直趣無上菩提之因果也。

     幽溪大師乘願示生,教開圓解,宗悟自心,笃修淨業,普利人天。

    愍世之昧者,不知西方極樂世界,原是唯心淨土,導師阿彌陀佛,原是自性彌陀。

    遂舍實事執空理,令人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

    竟将如來普利聖凡之道,認作表法寓言,隻期一悟,餘皆不計。

    緻高明者反不如愚夫愚婦颛蒙念佛者,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即得往生也。

    其病由于好高務勝,實未深明高勝之所以然。

    竟緻弄巧成拙,求升反墜,甚可悲傷。

    大師悲愍不已,特著《生無生論》,直顯心佛衆生,三無差别之心性。

    此之心性,具無量德,不變随緣,随緣不變,在凡不減,在聖不增。

    由迷悟之不同,緻十界之差别。

    即此十界,一一無非心具心造,心作心是。

    求生西方,即真無生。

    以生乎心具心造心作心是之西方,非彼執理廢事空有其名,實無其境之西方也。

    乃決定生而無有生相,決定無生而無有無生之相之生無生也。

    以信願念佛,求生于自己心具心造心作心是之西方,故雖生而無有生相,雖無生而不住無生之相。

    此《生無生論》之大旨也。

    了此,則誰肯背性而作三途六道之因果?即出世三乘之因果,亦複不以為極則,而直趣無上菩提之因果也。

    論凡十章,一一皆以心具心造,心作心是,三谛三觀⑴之旨而為發揮。

    俾循乞窮子⑵,親見衣裡之明珠;旅泊孤客,還歸本有之家鄉。

    上契佛心,下契時機。

    故得論成講演,天樂盈空,以為明證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782頁 淨土生無生論講義發刊序) 【573】《龍舒淨土文》的内容和宗旨是什麼? ●龍舒著淨土文,發揮儒佛之心宗,普遍倡導。

    言淺而典,理深而著。

    俯順劣機,循循善誘,曲盡婆心,無所不至。

    其書以真信切願,持佛名号,即生決定往生為宗。

    詳觀斷疑生信,普勸修持,則上中下三根,無根不被,信願行三法,無法不彰矣。

     溯自大教東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