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九 念佛遇到境界和问题如何对治

首頁
    重的時候如何發心,如何念佛? ●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心求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

    除此一念外,心中不可再起一絲毫别種的想念。

    好記我語,自可速得莫大之利益。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

    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

    若氣促,則隻念阿彌陀佛四字。

    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

    除此一念外,心中不可再起一絲毫别種的想念。

    亦不可望病速好,亦不可另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念。

    有此種想念,便與阿彌陀佛之心隔開了,因此便不能得佛慈加被之力。

    你要曉得,天地父母,均不能令你出生死輪回,唯有阿彌陀佛,能令你出生死輪回。

    你若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若世壽未盡,就會速好。

    若世壽已盡,即往生西方。

    然不可求病速愈,隻可求速往生。

    求病愈,若壽盡,便不得往生。

    求往生,若壽未盡,則速得痊愈。

    往生西方,好處說不盡,較彼生到天上,做天帝天王,尚要高超過無數無量萬萬萬萬倍。

    你切不可癡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得往生了。

    我們在世間,猶如蛆在糞坑裡,囚在監牢裡,苦得了不得。

    往生西方,如出糞坑監牢,到清淨安樂逍遙自在之家鄉,何可怕死?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遠在生死輪回中受苦,永無出苦的時期了。

    你若能出聲念,則小聲念。

    不能出聲念,則心裡默念。

    耳朵聽别人念,心中亦如此念。

    又眼睛望著阿彌陀佛(即室中所供的佛),心中想著阿彌陀佛。

    有别種念起,當自責曰,我要仗佛力生西方,何可起此種念頭,壞我大事。

    你若肯依我所說的念,決定會往生西方,了生脫死,超凡入聖。

    永劫常受快樂,了無一絲一毫之苦事見聞,又何有此種之疾病苦惱乎?倘心中起煩惱時,要曉得這是宿世惡業所使,要壞我往生西方之道,要使我永遠受生死輪回之苦。

    我而今曉得他是要害我的,我偏不随他轉。

    除過念佛外,一事也不念他。

    那就能與佛心心相應,蒙佛接引,直下往生矣。

    好記我語,自可速得莫大之利益。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二第912頁 示華權師病中法語) 【480】如何對治業障重、貪嗔盛、體弱心怯等疾? ●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諸疾鹹愈。

     至于業障重,貪嗔盛,體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諸疾鹹愈。

    《普門品》謂若有衆生,多于淫欲嗔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之。

    念佛亦然。

    但當盡心竭力,無或疑貳,則無求不得。

    然觀音于娑婆有大因緣,于念佛外,兼持觀音名号亦可。

    或兼持楞嚴、大悲等咒,亦無不可。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174頁 複永嘉某居士書五) 【481】色欲是修行人一大障礙,如何對治? ●色欲一事,乃舉世人之通病。

    學道之人,本為出離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則生死斷難出離。

    即念佛法門,雖則帶業往生,然若淫習固結,則便與佛隔,難于感應道交矣。

     ●欲絕此禍,莫如見一切女人,皆作親想、怨想、不淨想;當常懷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

    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舉一動,天、地、鬼、神、諸佛、菩薩,無不悉知悉見,專心念佛名号,朝暮佛前,竭誠盡敬,懇到忏悔無始宿業。

    如是久之,當有不思議利益,得于不知不覺中。

     色欲一事,乃舉世人之通病。

    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戰兢自持,乾惕在念,則亦難免不被所迷。

    試觀古今來多少出格豪傑,固足為聖為賢,隻由打不破此關,反為下愚不肖,兼複永堕惡道者,蓋難勝數。

    《楞嚴經》雲:“若諸世界六道衆生,其心不淫,則不随其生死相續。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學道之人,本為出離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則生死斷難出離。

    即念佛法門,雖則帶業往生,然若淫習固結,則便與佛隔,難于感應道交矣。

    欲絕此禍,莫如見一切女人,皆作親想、怨想、不淨想。

    親想者,見老者作母想,長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

    欲心縱盛,斷不敢于母姊妹女邊起不正念。

    視一切女人,總是吾之母姊妹女,則理制于欲,欲無由發矣。

    怨想者,凡見美女,便起愛心。

    由此愛心,便堕惡道。

    長劫受苦,不能出離。

    如是則所謂美麗嬌媚者,比劫賊虎狼,毒蛇惡蠍,砒霜鸩毒,烈百千倍。

    于此極大怨家,尚猶戀戀著念,豈非迷中倍人。

    不淨者,美貌動人,隻外面一層薄皮耳。

    若揭去此皮,則不忍見矣。

    骨肉膿血,屎尿毛發,淋漓狼藉,了無一物可令人愛。

    但以薄皮所蒙,則妄生愛戀,花瓶盛糞,人不把玩。

    今此美人之薄皮,不異花瓶,皮内所容,比糞更穢。

    何得愛其外皮,而忘其皮裡之種種穢物,漫起妄想乎哉?苟不戰兢乾惕,痛除此習,則唯見其姿質美麗,緻愛箭入骨,不能自拔。

    平素如此,欲其沒後不入女腹,不可得也。

    入人女腹猶可,入畜女腹,則将奈何。

    試一思及,心神驚怖。

    然欲于見境不起染心,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