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綴,基畢輸。
請牧基,賢者思,堯在萬世如見之。
讒人罔極,險陂傾側此之疑。
【譯文】
商代衰落将滅亡,讒佞歸附商纣王,比幹被剖挖心髒,箕子囚禁在牢房。
武王誅殺商纣王,呂尚指揮戰旗揚,商朝民衆全歸往。
再說人間的禍殃,厭惡賢能的宰相,子胥被殺而死亡,百裡陪嫁到他邦。
穆公任用百裡奚,匹敵五霸國家強,設置六卿威風揚。
再說人間的糊塗,憎惡偉大的名儒,不被重用遭驅逐,孔子幾次被圍住。
展禽三番被廢黜,春申德政被廢除,儒術基業全傾覆。
請聽治國的根本,在于思慕用賢臣,唐堯距今雖萬代,依然可見其德政。
讒人作惡無止境,險惡邪僻心不正,懷疑用賢的方針。
基必施,辨賢罷,文武之道同伏戲,由之者治,不由者亂,何疑為?
【譯文】
基本國策須實施,辨别賢才與無知,文王、武王的政治,以及伏戲都如此。
遵循此道國家治,不遵循它混亂至,為何懷疑這種事?
凡成相,辨法方,至治之極複後王。
慎墨季惠,百家之說欺不詳。
治複一,修之吉,君子執之心如結,衆人貳之,讒夫棄之,形是诘。
水至平,端不傾,心術如此象聖人。
人而有埶,直而用抴必參天。
【譯文】
總括敲鼓我所唱,就在辨明方法上,國家大治的準則,在于效法後代王。
慎、墨、惠子與季梁,以及百家的主張,胡言亂語真不良。
治國之道歸于一,遵行此道就大吉,君子堅守這原則,思想就像打了結。
衆人三心又二意,讒人把它來抛棄,對此用刑查到底。
一杯水啊極其平,端起它來不斜傾,心計若像這樣正,就像偉大的聖人。
如果有權不忘本,嚴正律己寬容人,如用舟船接客乘,功高齊天一定成。
世無王,窮賢良,暴人刍豢,仁人糟糠;禮樂息滅,聖人隐伏,墨術行。
治之經,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甯。
明德慎罰,國家既治四海平。
治之志,後埶富,君子誠之好以待。
處之敦固,有深藏之,能遠思。
【譯文】
世間沒有好帝王,走投無路那賢良,殘暴之人鮮肉嘗,仁德之人吃糟糠。
禮崩樂壞都滅亡,聖人隐居又躲藏,墨家學說流行廣。
治理國家的綱領,就是禮制與用刑,君子用禮來修身,百姓怕刑而安甯。
彰明美德慎用刑,不但國家能太平,普天之下全平定。
治理國家的意念,權勢财富放後邊,君子真心為國家,憑此善心等推薦。
對此忠厚意志堅,深深把它藏心田,能夠考慮得長遠。
思乃精,志之榮,好而壹之神以成。
精神相反,一而不貳、為聖人。
治之道,美不老,君子由之佼以好。
下以教誨子弟,上以事祖考。
【譯文】
思考如果能精心,思想開花定豐盛,愛好它啊又專一,神而明之便養成。
精心神明緊相跟,專心一緻不二分,就能成為大聖人。
治理國家的正道,完美經久不衰老,君子遵循這正道,美好之上加美好。
對下用來教子弟,對上用來事祖考。
成相竭,辭不蹙,君子道之順以達。
宗其賢良,辨其殃孽,□□□。
請成相,道聖王,堯舜尚賢身辭讓,許由善卷,重義輕利行顯明。
堯讓賢,以為民,泛利兼愛德施均。
辨治上下,貴賤有等明君臣。
堯授能,舜遇時,尚賢推德天下治。
雖有聖賢,适不遇世,孰知之?堯不德,舜不辭,妻以二女任以事。
大人哉舜,南面而立萬物備。
【譯文】
敲鼓說完這一場,我的話語還沒光,君子遵行我的話,順利通達幸福長。
千萬尊崇那賢良,仔細辨明那禍殃。
讓我敲鼓說一場,說說聖明的帝王,堯、舜崇尚賢德人,親自來把帝位讓。
許由、善卷志高尚,看重道義把利忘,德行顯揚放光芒。
堯讓帝位給賢人,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