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有大物,非絲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為天下明。
生者以壽,死者以葬。
城郭以固,三軍以強。
粹而王,駁而伯,無一焉而亡。
臣愚不識,敢請之王?王曰:此夫文而不采者欤?簡然易知,而緻有理者欤?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欤?性不得則若禽獸,性得之則甚雅似者欤?匹夫隆之則為聖人,諸侯隆之則一四海者欤?緻明而約,甚順而體,請歸之禮。
--禮。
【譯文】
這裡有個重要東西,既不是絲也不是帛,但其文理斐然成章。
既非太陽也非月亮,但給天下帶來明亮。
活人靠它享盡天年,死者靠它得以殡葬;内城外城靠它鞏固,全軍實力靠它加強。
完全依它就能稱王,錯雜用它就能稱霸,完全不用就會滅亡。
我很愚昧不知其詳,大膽把它請教大王。
大王說:這東西是有文飾而不彩色的嗎?
是簡單易懂而極有條理的嗎?
是被君子所敬重而被小人所輕視的嗎?
是本性沒得到它薰陶就會像禽獸、本性得到它薰陶就很端正嗎?
是一般人尊崇它就能成為聖人、諸侯尊崇它就能使天下統一的嗎?
極其明白而又簡約,非常順理而又得體,請求把它歸結為禮。
——禮
皇天隆物,以示施下民,或厚或薄,常不齊均。
桀纣以亂,湯武以賢。
涽涽淑淑,皇皇穆穆。
周流四海,曾不崇日。
君子以修,跖以穿室。
大參乎天,精微而無形,行義以正,事業以成。
可以禁暴足窮,百姓待之而後泰甯。
臣愚不識,願問其名。
曰:此夫安寬平而危險隘者邪?修潔之為親,而雜污之為狄者邪?甚深藏而外勝敵者邪?法禹舜而能弇迹者邪?行為動靜待之而後适者邪?血氣之精也,志意之榮也,百姓待之而後甯也,天下待之而後平也,明達純粹而無疵也,夫是之謂君子之知--知。
【譯文】
上天降下一種東西,用來施給天下人民;有人豐厚有人微薄,常常不會整齊平均。
夏桀、商纣因此昏亂,成湯、武王因此賢能。
有的混沌有的清明,浩瀚無涯靜穆無聞。
四海之内全部流遍,竟然不到整整一天。
君子靠它修身養心,盜跖靠它打洞進門。
它的高大和天相并,它的細微不顯其形。
德行道義靠它端正,事情功業靠它辦成。
可以用來禁止暴行,可以用來緻富脫貧;百姓群衆依靠了它,然後才能太平安定。
我很愚昧不知其情,希望打聽它的名稱。
回答說:這東西是把寬廣和平坦看作為安全而把崎岖不平和狹窄看作為危險的嗎?
是親近美好廉潔之德而疏遠雜亂肮髒之行的嗎?
是很深地藏在心中而對外能戰勝敵人的嗎?
是效法禹、舜而能沿着他們的足迹繼續前進的嗎?
是行為舉止靠了它然後才能恰如其分的嗎?
它是血氣的精華,是意識的精英。
百姓依靠了它然後才能安甯,天下依靠了它然後才能太平。
它明智通達純粹而沒有缺點毛病,這叫做君子的智慧聰明。
——智
有物于此,居則周靜緻下,動則綦高以钜,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大參天地,德厚堯禹,精微乎毫毛,而充盈乎大寓。
忽兮其極之遠也,攭兮其相逐而反也,卬卬兮天下之鹹蹇也。
德厚而不捐,五采備而成文,往來惛憊,通于大神,出入甚極,莫知其門。
天下失之則滅,得之則存。
弟子不敏,此之願陳,君子設辭,請測意之。
曰:此夫大而不塞者與?充盈大宇而不窕,入卻穴而不偪者與?行遠疾速,而不可托訊者與?往來惛憊,而不可為固塞者與?暴至殺傷,而不億忌者與?功被天下,而不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