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相同。
人們會發生鬥毆,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我認為這種行為是很醜惡的。
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
争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死傷,不畏衆強,牟牟然惟利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
為事利,争貨财,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牟牟然惟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
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
義之所在,不傾于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
【譯文】
有狗和豬的勇敢,有商人和盜賊的勇敢,有小人的勇敢,有士君子的勇敢。
争喝搶吃,沒有廉恥,不懂是非,不顧死傷,不怕衆人的強大,眼紅得隻看到吃喝,這是狗和豬的勇敢。
做事圖利,争奪财物,沒有推讓,行動果斷大膽而振奮,心腸兇猛、貪婪而暴戾,眼紅得隻看見财利,這是商人和盜賊的勇敢。
不在乎死亡而行為暴虐,是小人的勇敢。
合乎道義的地方,就不屈服于權勢,不顧自己的利益,把整個國家都給他他也不改變觀點,雖然看重生命、但堅持正義而不屈不撓,這是士君子的勇敢。
鯈魾者,浮陽之魚也,胠于沙而思水,則無逮矣。
挂于患而思謹,則無益矣。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失之己,反之人,豈不迂乎哉!
【譯文】
白鲦,是喜歡浮在水面上曬太陽的魚兒;但擱淺在沙灘上再想得到水,就來不及了。
困在災禍之中再想小心謹慎,就毫無裨益了。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别人,懂得命運的人不埋怨老天;怪怨别人的人就會走投無路,埋怨老天的人是沒有見識。
錯誤在自己身上,卻反而去責求别人,豈不是繞遠了嗎?
榮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體: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通者常制人,窮者常制于人:是榮辱之大分也。
材悫者常安利,蕩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樂易,危害者常憂險;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體也。
【譯文】
光榮和恥辱的主要區别、安危利害的一般情況是:先考慮道義而後考慮利益的就會得到光榮,先考慮利益而後考慮道義的就會受到恥辱;光榮的人常常通達,恥辱的人常常窮困;通達的人常常統治人,窮困的人常常被人統治:這就是光榮和恥辱的主要區别。
有才能而又謹慎的人常常安全得利,放蕩兇悍的人常常危險受害;安全得利的人常常快樂舒坦,危險受害的人常常憂愁而有危機感;快樂舒坦的人常常長壽;憂愁而有危機感的人常常夭折:這就是安危利害的一般情況。
夫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志意緻修,德行緻厚,智慮緻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
政令法,舉措時,聽斷公,上則能順天子之命,下則能保百姓,是諸侯之所以取國家也。
志行修,臨官治,上則能順上,下則能保其職,是士大夫之所以取田邑也。
循法則、度量、刑辟、圖籍、不知其義,謹守其數,慎不敢損益也;父子相傳,以持王公,是故三代雖亡,治法猶存,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祿職也。
孝弟原悫,軥錄疾力,以敦比其事業,而不敢怠傲,是庶人之所以取暖衣飽食,長生久視,以免于刑戮也。
飾邪說,文奸言,為倚事,陶誕突盜,惕悍憍暴,以偷生反側于亂世之間,是奸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
其慮之不深,其擇之不謹,其定取舍楛僈,是其所以危也。
【譯文】
自然界造就了衆人,都有取得各自生存條件的緣由。
思想極其美好,德行極其寬厚,謀慮極其英明,這是天子取得天下的緣由。
政令合于法度,措施合乎時宜,料理決斷政事公正,上能順從天子的命令,下能安撫百姓,這是諸侯取得國家的緣由。
思想行為美好,當官善于管理,上能順從國君,下能恪守自己的職責,這是士大夫取得田地封邑的緣由。
按照法律準則、尺度量器、刑法、地圖戶籍來辦事,即使不懂它們的旨意,也嚴格地遵守具體條文,小心謹慎地不敢删減或增加,父親将它們傳給兒子,用來扶助王公;所以夏、商、周三代雖然都滅亡了,但政策法制仍然保存着,這是各級官吏取得俸祿的緣由。
孝順父母、敬愛兄長,老實謹慎,勤勞賣力,以此來從事自己的事業,而不敢懈怠輕慢,這是平民百姓取得豐衣足食、健康長壽而免受刑罰殺戮的緣由。
粉飾邪惡的學說,美化奸詐的言論,幹怪誕的事,招搖撞騙、強取豪奪,放蕩兇悍、驕橫殘暴,靠這些在混亂的社會之中苟且偷生,不安其位,這是奸邪的人自取危險、恥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