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君道篇第十二

首頁
    足以持社稷,然後可,夫是之謂國具。

     故人主無便嬖左右足信者,謂之闇;無卿相輔佐足任使者,謂之獨;所使于四鄰諸侯者非其人,謂之孤;孤獨而..,謂之危。

    國雖若存,古之人曰亡矣。

    詩曰:“濟濟多士,文王以甯。

    ”此之謂也。

     【譯文】 牆壁外面,眼睛看不到;裡門前面,耳朵聽不到;但君主所掌管的,遠的遍及天下,近的國境之内,不可不概略地知道一些。

    天下的變化,境内的事情,已經有變動紛亂的了,然而君主卻無從知道這種情況,那麼這就是被挾制蒙蔽的開端了。

    耳朵眼睛的辨察力,這樣的狹窄;君主的掌管範圍,這樣的廣大,其中的情況不可以不知道;不知道其中的情況,就會有被挾制蒙蔽的危險。

     既然如此,那麼君主将靠什麼來了解情況呢?回答說:君主身邊的親信和侍從,是君主用來觀察遠處監督群臣百官的耳目,不能不及早配備好。

    所以君主一定要有了足可信賴的親信侍從,然後才行;他們的智慧要足可用來謀劃事情,他們的正直誠實要足可用來決定事情,然後才行。

    這種人叫做治國的工具。

     君主不能沒有遊覽安逸的時候,也不可能沒有疾病死亡的變故。

    在這種時候,國家的事情還像源泉一樣不斷地湧來,一件事情不能應付,就是禍亂的發端。

    所以說:君主不能單槍匹馬。

    卿相輔佐,是君主的依靠,不能不及早配備好。

    所以君主一定要有了足可勝任的卿相輔佐,然後才行;他們的道德聲望要足可用來安撫百姓、他們的智慧心計要足可用來應付千變萬化,然後才行。

    這種人叫做治國的工具。

     四鄰諸侯國互相交往,不可能不互相接觸,但是不一定都互相友好,所以君主一定要有了足可出使到遠方去傳達君主旨意、解決疑難問題的人,然後才行;他們的辯說要足可用來消除麻煩,他們的智慧心計要足可用來解決疑難,他們的敏捷果斷要足可用來排除危難,他們既不推禦職責,也不回到君主身邊請示,然而應付緊急情況、抵禦患難的時候卻足可保住國家政權,隻有這樣才行。

    這種人叫做治國的工具。

     君主沒有足可信賴的親信侍從叫做不明,沒有足可勝任的卿相輔佐叫做單獨,被派遣到四鄰諸侯國的使者不是那稱職的人叫做孤立,孤立、單獨而不明叫做危險。

    國家雖然似乎存在着,但古代的人卻說它滅亡了。

    《詩》雲:“人才濟濟多精英,文王因此得安甯。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材人:願悫拘錄,計數纖啬,而無敢遺喪,是官人使吏之材也。

    修饬端正,尊法敬分,而無傾側之心,守職修業,不敢損益,可傳世也,而不可使侵奪,是士大夫官師之材也。

    知隆禮義之為尊君也,知好士之為美名也,知愛民之為安國也,知有常法之為一俗也,知尚賢使能之為長功也,知務本禁末之為多材也,知無與下争小利之為便于事也,知明制度,權物稱用之為不泥也,是卿相輔佐之材也,未及君道也。

    能論官此三材者而無失其次,是謂人主之道也。

    若是則身佚而國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是人主之要守也。

    人主不能論此三材者,不知道此道,安值将卑埶出勞,并耳目之樂,而親自貫日而治詳,一日而曲辨之,慮與臣下争小察而綦偏能,自古及今,未有如此而不亂者也。

    是所謂視乎不可見,聽乎不可聞,為乎不可成,此之謂也。

     【譯文】 安排任用人才的原則:誠實勤勞,計算查點時精細拘謹而不敢遺漏,這種人是一般官吏與差役的材料。

    加強修養、端正身心,崇尚法制、尊重名分,而沒有偏斜不正的思想;謹守職責、遵循法典,不敢有所增減,使它們世代相傳,而不讓它們受損被奪,這種人是士大夫和群臣百官的材料。

    知道崇尚禮義是為了使君主尊貴,知道喜愛士人是為了使名聲美好,知道愛護民衆是為了使國家安定,知道有了固定的法制是為了統一習俗,知道尊重賢士、使用能人是為了增長功效,知道緻力于根本性的農業生産而限制非根本的工商業是為了增多國家财富,知道不與下屬争奪小利是為了有利于辦大事,知道彰明制度、權衡事情要符合實用是為了不拘泥于成規,這種人是做卿相輔佐的材料,還沒有能懂得君主之道。

    能夠選擇任用這三種人才而對他們的安排沒有失誤,這才可以稱為君主之道。

    如果能這樣,那麼君主自身安逸而國家安定,功業偉大而名聲美好;上可以稱王天下,下可以稱霸諸侯,這是君主的主要職守。

    君主不能擇取這三種人才,不知道遵循這個原則,而隻是降低自己的地位而竭盡勞力,抛棄聲色娛樂,而親自連續幾天把事情治理得周詳完備,一天之内就曲折周到地把事辦好,總是想和臣下在細小的方面比精明而使盡某一方面的才能,從古到今,還沒有像這樣做而國家不混亂的。

    這就是所謂“看不可能看見的,聽不可能聽見的,做不可能成功的”。

    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