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略篇第二十七

首頁
    修屋頂,又要開始播種了。

    ’種田不容易,種田怎麼可以休息呢?”子貢說:“這樣的話,那麼我就沒有休息的地方啦?”孔子說:“遠望那個墳墓,高高的樣子,山頂般的樣子,鼎鬲似的樣子,看到這個你就知道可以休息的地方了。

    ”子貢說:“死亡嘛,可就大啦!君子休息了,小人也休息了。

    ” 《國風》之好色也,傳曰:“盈其欲而不愆其止。

    其誠可比于金石,其聲可内于宗廟。

    ”《小雅》不以于污上,自引而居下,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聲有哀焉。

     【譯文】 《國風》愛好女色,解說它的古書說:“滿足情欲而又不越軌。

    它的真誠不渝可以和金屬石頭的堅固不變相比,它的音樂可以納入到宗廟中去。

    ”《小雅》的作者不被腐朽的君主所用,自己引退而處于卑下的官位上,他們痛恨當時的政治,因而懷念過去,《小雅》的言辭富有文采,音樂具有哀怨的情調。

     國将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

    國将衰,必賤師而輕傅;賤師而輕傅,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

     【譯文】 國家将要興盛的時候,一定尊敬老師而看重師傅;尊敬老師而看重師傅,那麼法度就能保持。

    國家将要衰微的時候,一定鄙視老師而看輕師傅;鄙視老師而看輕師傅,那麼人就會有放肆之心;人有了放肆之心,那麼法度就會破壞。

     古者匹夫五十而士;天子諸侯子十九而冠,冠而聽治,其教至也。

     【譯文】 古代平民百姓到五十歲才能做官;而天子與諸侯的兒子十九歲就舉行冠禮,舉行冠禮後就治理政事,這是因為他們受到的教育極好的緣故啊。

     君子也者而好之,其人;其人也而不教,不祥。

    非君子而好之,非其人也;非其人而教之,赍盜糧、借賊兵也。

     【譯文】 對于君子傾心愛慕的,就是那理想的學生;對這種理想的學生不施教,是不吉利的。

    對于并非君子的人也傾心愛慕的,就不是那理想的學生;對這種并非理想的學生去施教,就是把糧食送給小偷、把兵器借給強盜。

     不自嗛其行者,言濫過。

    古之賢人,賤為布衣,貧為匹夫,食則饘粥不足,衣則豎褐不完,然而非禮不進,非義不受,安取此? 【譯文】 不自我意識到自己德行不足的人,說話往往浮誇過分。

    古代的賢人,卑賤得做個平民,貧窮得做個百姓;吃嘛連稀飯也不夠,穿嘛連粗布衣也不完整;但是如果不按照禮制來提拔他,他就不入朝做官;如果不按照道義給他東西,他就不接受;哪會采取這種誇誇其談的做法? 子夏貧,衣若縣鹑。

    人曰:“子何不仕?”曰:“諸侯之驕我者,吾不為臣;大夫之驕我者,吾不複見。

    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

    争利如蚤甲而喪其掌。

    ” 【譯文】 子夏貧窮,衣服破爛得就像懸挂着的鹌鹑。

    有人說:“您為什麼不去做官?”子夏說:“諸侯傲視我的,我不做他的臣子;大夫傲視我的,我不再見他。

    柳下惠和看守後門的人同樣穿破爛的衣服而不被懷疑,這已不是一天的傳聞了。

    争權奪利就像抓住了指甲而丢了自己的手掌。

    ” 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

    友者,所以相有也。

    道不同,何以相有也?均薪施火,火就燥;平地注水,水流濕。

    夫類之相從也如此之著也,以友觀人,焉所疑?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

    《詩》曰:“無将大車,維塵冥冥。

    ”言無與小人處也。

     【譯文】 統治人民的君主不可以不慎重地選取臣子,平民百姓不可以不慎重地選擇朋友。

    朋友,是用來互相幫助的。

    如果奉行的原則不同,用什麼來互相幫助呢?把柴草均勻地鋪平而點上火,火總是向幹燥的柴草上燒去;在平整的土地上灌水,水總是向潮濕的低窪地流去。

    那同類事物的互相依随就像這樣的顯著,根據朋友來觀察人,還有什麼可懷疑的?選取朋友、和别人友好,不可以不慎重,這是成就德行的基礎啊。

    《詩》雲:“别扶牛車向前進,塵土茫茫會髒身。

    ”這是說不要和小人相處啊。

     藍苴路作,似知而非。

    便弱易奪,似仁而非。

    悍戆好鬥,似勇而非。

     【譯文】 對人狙伺欺詐,好像明智而并不是明智。

    軟弱而容易被人強行改變主張,好像仁慈而并不是仁慈。

    兇狠魯莽而喜歡争鬥,好像勇敢而并不是勇敢。

     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貨财粟米之于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貧,至無有者窮。

    故大者不能,小者不為,是棄國捐身之道也。

     【譯文】 仁愛、道義、禮制、善行對于人來說,打個比方,就像是錢财糧食和家庭的關系一樣:較多地擁有它的就富裕,較少地擁有它的就貧窮,絲毫沒有的就困窘。

    所以大事不會幹,小事又不做,這是抛棄國家丢棄自己的道路啊。

     凡物有乘而來。

    乘其出者,是其反者也。

     【譯文】 所有的事物都是有所憑借才來臨的。

    憑借自己出現的事,這就是那返回到自己的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