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神秘柱厅

首頁
    典型的西夏仿磁州窯黑白瓷。

    磁州窯是宋元時期,北方地區的一大窯系,黑白瓷是磁州窯的代表作,說來也奇怪,當時,中原窯口衆多,比如耀州窯的青瓷,定窯的白瓷,景德鎮窯的影青瓷等等,可是西夏的黨項人,偏偏喜歡磁州窯的黑白瓷,也許是因為這種黑白瓷最能反映黨項民族粗犷、質樸的本質吧。

    于是,黨項人開始大量仿燒磁州窯的黑白瓷,久而久之,這種黑白瓷便成了西夏最著名,使用最廣泛的一種瓷器,上到達官顯貴,下到黎民百姓,西夏全國上下,都喜歡使用這種瓷器。

    ” “哦!聽你這麼一說,還真像那麼回事!那你說,這些瓷罐是幹什麼的?” “幹什麼的?呵呵,如果我沒說錯,這些瓷罐都是骨灰罐!” “什麼?骨灰罐!”韓江瞪大了眼睛,望着眼前這幾百個骨灰罐,像是看到了幾百個塵封已久的靈魂! “你說得真的,還是跟我開玩笑?”韓江還是不相信唐風的話。

     “古時,漢族人講究土葬,但是其他少數民族卻還保留着他們古老的葬俗,比如我們那天在天葬台上見識的天葬,還有在北方遊牧民族中很普遍的火葬,據史書記載和考古證明,西夏社會中,貴族大多建造豪華的陵墓,實行土葬,比如今天在甯夏賀蘭山下的西夏王陵,而一般的黨項人,則選擇火葬,火葬後的骨灰往往就存放在這樣的瓷罐中,便于随身攜帶。

    ” “帶着骨灰遷徙?” “是的,這也是很多遊牧民族的習俗。

    ” “真夠神奇的,可是這些瓷罐如果真是黨項人的,怎麼會存放在這裡?” “呵呵,這不就證明我的推斷了嗎?我現在已有七、八成把握,這些瓷罐中的靈魂,就是那支在西夏王朝滅亡後,又回到黨項民族起源地的黨項人,這裡很有可能就是我們苦苦尋找的‘黑頭石室’,他們把那塊玉插屏藏在這裡,又将自己的靈魂寄托于此……你再看,這些瓷罐上面還有文字。

    ” “文字?”韓江順着唐風手電照射的地方看去,隻見一排酷似漢字,卻又不是漢字的奇怪文字,“你是說這幾個怪字?” “不是怪字!這就是西夏文字。

    ”唐風此刻頗有些得意。

     韓江恍然大悟:“嗯,我們在羌寨地道内見到的那塊殘碑,上面就是這種文字,還有玉插屏上,這上面幾個字是什麼意思?” “沒——藏——德——富!”唐風一個字,一個字地翻譯出了一個瓷罐上的文字。

    他又将電筒的光線照向另一個瓷罐,“沒——藏——羽——林!” “什麼意思?”韓江等得有些着急。

     “都是人的姓名,沒藏是黨項姓氏,是黨項八大家族之一,後面是瓷罐主人的名,從這些姓名可以看出來,後來的黨項人名字逐步漢化,但仍保留着黨項人的姓,也算是個番漢合一的姓名。

    ” “這個‘沒藏’,我好像前段時間看西夏史書時,有些印象,但是現在想不起來了……”韓江努力回憶着。

     “呵呵,這個‘沒藏’當然有名喽,西夏開國皇帝嵬名元昊的皇後,就是沒藏家族的女人,她兒子後來繼承了皇位,她的哥哥沒藏訛龐把持朝政二十餘年,沒藏家族一度權傾西夏。

    ”唐風介紹道。

     “對!對!就是這個沒藏家族,難道這些瓷罐都是沒藏家族的後代?難道他們就是那支回到黨項民族發源地的黨項人?”韓江為這個發現感到震驚。

     這時,柱廳另一頭傳來馬卡羅夫的呼叫:“這裡怎麼有這麼多瓷罐?”韓江和唐風忙趕過去,發現梁媛和馬卡羅夫在柱廳另一頭的角落裡,又發現了幾百個黑白瓷的瓷罐,這些瓷罐和他們之前發現的一模一樣。

    随後,衆人又在柱廳其它幾個地方,發現了相同的瓷罐,唐風粗略估計,柱廳内的瓷罐全部加起來,已有三千多個,三千多個瓷罐,也就是三千多個逝去的靈魂!四人望着這宏大的柱廳和神秘的瓷罐,不禁陷入沉思,究竟是什麼人修建了這宏大的柱廳,而那些瓷罐中的靈魂,又為何會長眠于此?真的就是那支消失于史書記載的黨項人? 幽深的地下世界,幾千個逝去的靈魂,四人身處其中,既好奇,又恐懼,梁媛的身體,已經不足以支撐她在這潮濕陰冷的地下世界堅持下去,梁媛靠在一根石柱上瑟瑟發抖,唐風見狀,憐惜地攙扶住梁媛,關切地問:“梁媛,你還能堅持嗎?” 梁媛已經虛弱的說不出話來,但她還是固執地點了點頭,可韓江卻搖頭道:“我看她堅持不了多久了,先别探究這裡的謎題了,等我們出去,再請專家學者來研究這神秘的柱廳,現在我們首要的任務是出去。

    ” 可讓衆人詫異的是,他們沿着柱廳走了一圈,竟然沒有發現任何出口,唐風若有所悟地說:“怪不得這些黨項人會長眠于此,這裡除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