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朔风

首頁
    他人之意見為何。

    在傾聽劉聲伯意見的同時,或許能夠整理出一番自己的想法也未可知。

     回到宅邸之後,正當他打算提筆寫信給劉聲伯而着手磨墨之時,陳宜中的心中忽然湧上了一股莫名恐懼。

    大宋三百餘年之曆史倘若讓自己劃下了句點,該如何是好?後世之史學家,又将會如何批判與嘲笑呢? 磨墨的手停了下來,有好長一段時間,陳宜中就這麼呆坐在書桌之前動也不動。

     Ⅲ 絢爛繁華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滅亡之後,中國經曆了一段前所未有之亂世,曆史上稱之為五代十國。

    直到公元九七九年,宋朝終于平定亂世,一統天下。

    距離文天祥和陳宜中之時代,大約是在三百年前左右。

     在亂世之際,社會的構造也起了莫大變化。

    一直到宋代為止,不論在經濟或産業方面都有着飛躍般的進展。

    谷物總生産量已達到五億石,茶葉也有數千萬斤。

    在如此雄厚的家業背景之下,曠山的開發以及國内外貿易之交流亦随着興盛了起來。

    全國各地到外都督有都市産生,而城牆之内即使到了夜間,也大多能夠自由通行,人們的生活比起唐代更是自由、富庶。

    羅盤、火藥、印刷術都是世界上最早之發明。

    雖然邊境地帶屢次遭到異族之侵犯,但是大體說來國内上下可謂是一片平和,并且發展成世上最大之文明國度,沉浸在繁華富庶之讴歌聲中。

     直到徽宗在位末年,北方女真族所建立之金國開始興盛壯大。

    由于宋在外交上的謬誤失敗,以緻遭受金國全面攻擊,江山也因此崩潰。

    這一切的遽變如同發生在一瞬間,曆時極為短暫。

    位首都開封(東京府)不久之後就已陷落,而剛剛退位的徽宗皇帝和即位不久的欽宗皇帝,也雙雙被擄到北方的蠻荒之地,幽禁在宛如大地盡頭的五國城裡,悲慘至死。

     為了逃避狂暴的金軍馬蹄,許多人紛紛渡過長江。

    欽宗的一個弟弟也在此即位而成為高宗皇帝,并且定都杭州,改名臨安府。

    “南宋”從此開始成立。

    意欲進一步南下的金軍,在長江的流水以及所謂“抗金名将”之開将們的奮勇抵抗之下進擊受阻。

    而高宗皇帝也以對其中長欽宗之見死不救,并用妄加之罪名殺害了主戰派嶽飛的犧牲,終于得與金國締結和平盟約。

    他在鞏固自己地位之同時,也開始盡其所能地積極開發國土、發展經濟,因此在這方面得到了極大之成就。

     杭州臨安府成了世上最大之都市,不但如此,其繁華在曆經元代亦不見衰退。

    打從西方邊境遠道而來的外國人馬可波羅,就在當時留下了關于此地繁華盛況之紀錄。

     人口達到一百五十萬之多,港灣中停滿了來自海外諸國之船舶,包括了印度、波斯、阿拉伯、暹羅、瓜哇、越南、還有日本。

    街頭上不但看得見紅發碧眼的人們四方穿梭,還聽得到伊斯蘭教及基督教寺院之钏聲回響。

    從外國輸入的,大多是各類的辛香料、藥材、象牙、犀角、刀劍、以及真珠等等商品。

    從中國輸出的則為綢緞、茶葉、銅錢、書籍等等。

    在海外貿易之中所取得之利益,讓宋朝國庫大大地蒙受其惠。

     南宋時代,雖然北方之天下為金國所奪,領土隻剩下一半而已。

    但是話說回來,由于将生産力低微的地方割舍掉了,結果反倒使得經濟效率大為提升。

    才不過短短二十年左右的時間裡,南宋之财力就已經遠遠淩駕過去的極盛時期。

     僅次于杭州的兩大都市分别是蘇州和泉州。

    位于杭州東北、距離約二百六十裡的蘇州,是國内商業及工業中心,同時也是世界第一流的絲綢生産地。

     泉州則為海外貿易及海運之中心點,除了有許多來自于海外的商船造訪之外,同時也是航向海外之出發港口。

    數萬之外國人居住于此,名為清真寺的壯觀回教寺院及摩尼教寺院也陸續建立,到處可見操外國語、身穿洋裝,連頭發和眼睛的顔色都大不相同的人群在街上穿梭移動。

    此地總人口超過五十萬人,别名“刺桐城”,這個名稱甚至在波斯及阿拉伯都廣為人知。

     除此之外,廣州及成都也都是擁有數十萬人口之大都市。

    在當時,即便是急起直追的歐洲地區,都尚未出現過這種規模的都市存在。

     宋金的共存,從一時的例外延續了将近百年之久。

    正當宋朝日益富庶、歌頌和平之時,金國卻急速變了質。

    由于幾乎完全被中國同化,在學術及藝術方面之發展可謂頗有成就,但在軍事方面卻顯著地衰退,以緻被北方的新興勢力所壓倒。

    原本分立為數個大小部落、受到金國支配的蒙古高原騎馬民族,在強力領袖的領導之下而趨于統一,并且一路南下。

    金國在連連戰敗的情況之下,被追擊至黃河以南。

    此時蒙古派遣使者至宋,提議南北夾擊的減金之策。

    知道此事之金國,立刻拼命地向宋方喊話。

     “正因有我金國在北方做為後盾抵擋蒙古,宋才得以享盡安泰。

    如果真要滅我金國,接下來就輪到宋了。

    宋應與我聯手對抗蒙古才是上策。

    ” 這樣的論調其實不無道理,因此宋朝之中亦有贊同之人,然而最終的決定仍舊是聯蒙古減金。

    百年之前,金國攻陷開封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