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戒備之情況,不由得覺得疑惑。
搭乘小舟一靠近岸邊,城牆上的大弩便呼嘯地撇下銀雨般之弓箭。
“你這家夥,居然膽敢背叛!”
蘇劉義高聲怒罵。
緊接着呼嘯而來的是石弩所投來之人頭般大小之石頭,海面頓時被激起數道水柱。
“一定要立刻對泉州發動攻擊,将那些肮髒的背叛者全部誅殺。
”
性格之剛烈火爆不下于張世傑的蘇劉義如此主張。
“當初要是幹脆把蒲壽庚抓起來就好了。
”
張世傑相當後悔古即使作法不當,也應該如此才對。
這麼一來,說不定還能以他為人質來換取泉州之船隊。
“泉州在短時間内無法攻下。
背後又有元之水軍逼近。
還是先南下潮州暫避吧!”
張世傑和陸秀夫之意見一緻,所以陳宜中也沒有異議。
在迅速的下達命令之下,整個船隊離開了泉州港。
城牆上的士兵們朝着離去之船隊嘲笑叽諷,此舉令蘇劉義憤恨得咬牙切齒。
蒲壽庚封于臘球之中的密函順利地送達元軍手中。
蒲壽庚受忽必烈汗封賞正二品之官位!同時還授予江西行省參知政事、福建行省中書左丞相等等數個職銜。
雖然這一族因為在南海之貿易、海運、外交方面功績顯赫,而受到元朝之重用,但是“同時亦為世間所極度嫌惡”。
此為《東洋曆史大辭典》之記述。
其中或許亦有嫉妒之成份存在,但是眼見宋朝之悲慘命運,蒲壽庚之所作所為會招緻衆人反感,也是理所當然的吧。
與元朝之關系如此緊密,蒲氏一族的命運随着元之衰亡而走下坡,也是無可避免之事。
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雖然将元人逐回北方統一天下,但同時也極為對蒲氏一族不具好感,而下令禁用蒲姓。
朱元璋對于海外貿易之消極态度,或許有部分原因就在于無法認同蒲氏一族之存在意義吧。
蒲氏一族于是再也無法留在泉州而分散至中國内外,繼續留在中國者據說都改姓為吳。
Ⅴ
海上朝廷不斷地南下。
端宗皇帝和其弟衛王都是相當乖巧懂事的小孩,從來不曾為宦官或是宮女帶來麻煩。
隻不過,沒有同年齡的朋友,而且又失去生母之衛王偶爾會一個人寂寥把眺望着海面,這樣的姿态總是令宮女們忍不住地為他難過流淚。
“殿下,那邊有奇怪的大魚在遊來遊去呢。
您看見了嗎?聽士兵們說那種大魚好像叫做海豚。
”
宮女和衛王說着話。
仿佛在與大船隊較勁似的,成群的海豚在波浪之中跳躍着。
仰頭一看,一群白色的海鳥正圍繞着船帆自在飛翔。
這是位于陸地上之深宮後院之中絕對看不到的景色。
和弟弟衛王比較起來,哥哥端宗不知是否因為暈船身體虛弱,幾乎很少從船艙中出來透氣。
從泉州港出發之翌日起,船隊就發生事故。
數百名士兵因為高燒而病倒。
船上出現了疫病。
據說有人曾經在福州見過這樣的病人,因此推斷應該是在福州期間感染之病症,一直潛伏至今才開始發作。
不光是士兵而已,連參知政事劉聲伯也病倒了。
聲伯原本就是體弱之人,從他在這個季節裡發生高燒而病倒之症狀看來,依照《中國曆代名人軟事》所述,極有可能是感染了非常嚴重之惡性流行感冒。
伴随着高燒及上吐下瀉,病人立刻就陷入了脫水狀态。
接着肺部開始發炎不斷生痰,在激烈咳嗽不止的情況之下,連夜晚都不得安眠,病人因此一日比一日地衰弱。
朝廷最為恐懼的是,年幼的端宗皇帝亦染上此症之事。
因此劉聲伯等人所乘坐之船立刻就被調離至遠處,并且安排在下風位置。
陳宜中為左丞相。
身居人臣之最高位者,理應随待在瑞宗皇帝之左右才是,然而他卻坐上了劉聲伯所乘坐之船。
“這個病使用大黃應該會見效才對。
讓士兵們也一起服用這帖藥吧!”
從床上看見了正在配藥之友人身影,劉聲伯飽受病痛摧殘的枯黃臉上,浮現出一抹苦笑上表情。
除了感謝陳宜中所付出的關懷之外,在那表情之中,亦包含着這樣的關懷結果卻還是救不了任何人的理解。
盡管如此,陳宜中的藥還是令百人以上的士兵們恢複了健康。
因為他們具有抵抗疫病之體力。
然而這正是劉聲伯所欠缺的。
濃疾緊卡在喉嚨裡,每一次的激烈咳嗽都夾雜着鮮血向外飛散。
突然之悶咳嗽好像平息了下來,但劉聲伯卻已然斷氣。
劉聲伯享年不明,不過從其經曆判斷,應該是在四十五歲左右。
他的遺體立刻被水葬處置。
其他的死者也是一樣,就連衣服、寝具全都被丢入了海裡。
為了防止疫情擴大,不得不采取如此手段。
失去了可說是世間惟一的友人,陳宜中感到一股深刻之寂寥。
在船隊抵達潮州為止的三日之間,他就這麼停留在船艙之中茫然度過。
劉聲伯之妻也因為看護之勞累與悲傷而卧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