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世界最大的貿易港之一。
并以“宰桐”之名,廣為西方世界所知。
其周圍城牆長度達三十裡,城裡并有一處稱為“蕃坊”的地區,居着數萬名外國人士。
基督教、伊斯蘭教、摩尼教等等外國寺院林立。
治理這個地方的人物,就是曆史上相當有名的蒲壽庚。
關于蒲壽庚這個人,根據《亞洲曆史事典》之記載,是個“阿拉伯(或是波斯)出身之伊斯蘭教徒”。
《東洋曆史大辭典》則稱其為“阿拉伯人”。
因為“蒲”這個姓氏與阿拉伯人常見的姓氏“ABU”發音相當近似。
上述說法雖然為曆史學界之通論,但是也有說法認為“不、他是越南人”。
在最近的研究之中,阿拉伯人說亦有漸漸衰退之說法。
不論如何,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他絕非漢人,而是異國之人。
從元、甚至于整個蒙古帝國之中色目人所擁有的崇高地位看來,他是個阿拉伯人似乎一點都不足為奇。
這個蒲壽庚率領着自己船隊中之極小部分,前往迎接端宗皇帝之“海上朝廷”。
倘若能得千艘軍船加人的話,宋朝域力便可擴大五成之多。
楊亮節之所以有此期待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然而張世傑對于蒲壽庚卻不友善。
他的想法是,這位富強的海商若是真的對宋朝忠心耿耿,老早就應該帶領着大船隊前來會合。
因此對于蒲壽庚求見端宗皇帝一事,張世傑予以回絕。
“首先,你得向朝廷證明你的忠誠。
最好是将泉州所在的一千艘軍船全數奉獻。
如此一來,蒙皇上诏見是理所當然,就連高官厚祿豈不都有保障?”
“啊,态度還挺強硬的嘛!”
亞熱帶的太陽與潮水将蒲壽庚的臉曬成了淺黑色。
借着膚色掩飾臉上之表情,蒲壽庚回到了泉州城内,并且立即前往蒲壽成之宅邸拜訪。
浦壽成為蒲壽庚之兄。
雖不知他身為長兄卻将家業繼承權讓與弟弟之确切理由,不過或許是因為庶出身份也說不定。
以官吏而言相當有為,文筆方面也非常出衆,為人富有機謀,可謂是其弟身旁極為重要之參謀角色。
而蒲壽庚這一方對兄長亦相當尊敬,舉凡重大事項必定會前來與哥哥商讨并尋求意見。
“張世傑似乎已隐隐約約地察覺我們一族私通元軍之事了。
”
“當然察覺到了。
張世傑可不是個傻子啊。
然而,他終究無法當場把你給斬了。
或許這就是他的極限吧。
”
“你在開玩笑吧?!”
“這像是玩笑嗎?倘若他真有奪得天下霸主之才幹,就一定會這麼做。
不論如何,反正我們早有應變之道,别擔心。
”
蒲壽成所取出之物是個兩手合抱大小之臘球。
臘球之内部已被事先挖出了一個空洞。
把弟弟的密函塞入空洞之中,再次以臘封住洞口之後,蒲壽成将東西交給弟弟。
“找個擅長遊泳的親信,把這個東西送到元軍陣營去。
不論水軍或是商船隊都是元朝最想要的。
我們一族絕對會得到厚待的。
”
蒲從哥哥手中接過臘球之後,立即叫來心腹手下,依照哥哥之指示辦理。
辦妥之後,又再次與兄商讨。
“宋朝宗室在泉州城内之人數相當多,将來恐怕會成為麻煩。
”
“那就把宋朝宗室滅了。
”
蒲壽成冷冷地下了指示。
“讓他們活着半點用處都沒有。
萬一讓元軍抓到話柄,我等一族之命運就要改變了。
”
“男女老幼加起來一共有三千多名,全都要。
”
“三千也好五千也罷。
做到那樣的程度,元軍才會相信我等一族。
将來若是遇到危險之時,相信對方一定會來幫助我們。
宋就如同西下之太陽,再也不可能回到中天綻放光芒,為其犧牲簡直愚昧至極。
”
“确實如此。
”
“失敗者毫無同情之必要可言。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取得勝利者之信賴。
”
蒲壽庚即刻拟定計劃。
泉州之内以他們一族最具有壓倒徑之名望與實力,若是有任何膽敢違抗他們之人,大概隻有宋室之三千人吧。
若是對方起而反抗,從内側打開城門,則萬事體矣。
首先将城門緊閉,斷絕其脫逃路線之後,計劃性之殺戮便可全面展開。
由于宗室們所居住之宅邸全都集結在城内之特定區域,因此蒲壽庚将該區包圍起來放火焚燒,并且在逃出之路線沿途布下重重之弓箭兵埋伏。
“一個不留地全部殺光。
若是有人生存下來的話一定會回來報仇。
”
他心中早對遭到報複有所自覺與準備。
命令被完全執行。
居住在泉州之内的三千名宗室,甚至連襁褓中的嬰兒都被殺害殆盡。
宗室之中的青年及壯年者雖然想持着武器前往海上朝廷,然而卻被蒲壽庚先發制人,還來不及抵抗就被殺害。
泉州之内所發生之慘劇,海上朝廷自然是無從得知。
隻是在看見面臨港口的城門緊閉,煙火上升,城牆上還有全副武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