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会

首頁
    此對于情感總是毫不掩飾地加以外放。

    高興的時候,就像個小孩子一樣雀躍不已,憤怒或悲哀的時候,也不會刻意地去修飾。

    正因為如此,他給人的感覺并不像是科舉榜首之大秀才。

    這一點雖是他令人喜愛的原因,卻也是他招人嫌惡的理由。

    金應和杜浒等人就是所發生的事情。

    雨終于停了,但是氣溫卻越來越低,連呼出來的氣息都是白的。

    一踏上泥濘的道路準備離去之時,前方忽然有數百名的元軍騎兵疾馳而來。

    慌慌張張的一行人,這次躲藏的地點是間老舊的破廟。

    到了夜晚不但沒有食物,為了避免引起元軍注意,甚至連火都不敢升起。

    正當大夥兒空着肚子準備就寝之時,廟門忽然開啟,五六個男人踏進了廟裡。

     他們是前往揚州賣柴的樵夫。

    因為天色已晚而且又下起了雨,所以打算在廟裡過上一夜等天亮再走。

    樵夫們看見文天祥等精疲力竭的模樣十分同情。

     “反正我們也正要吃飯,而且還多帶了些食物呢。

    如果不嫌粗糙的話,就和我們一起吃吧!” 樵夫們于是着手炊米、煮菜、烤餅,并且将食物分給了文天祥等人。

    由衷地向對方道謝之後,文天祥等人開始狼吞虎咽地吃着食物。

     “話說回來,不論是鹽賊也好,礁夫也罷,和國家興亡毫不相幹地過着自己生活之人還真多呢!” 文天祥想到了此事。

    他并非心存羨慕。

    而是自己既已獻身朝廷,那麼就絕對不可能無視于國家興亡,獨自存活下去。

     Ⅳ 翌日早晨起了一片霧。

    将謝銀交給樵夫并且詢問了前往高郵城的路途之後,文天祥等人繼續趕路。

    接近中午之時,霧氣忽然急速消散。

    猛然一看,大約三十步左右的前方,出現了一隊元之騎兵。

     “是元軍!” 衆人急急忙忙地想找尋藏身之所,但或許就是因為如此,反而引起了對方之注意。

    二十騎左右的元兵發出了怪叫,驅馬向文天祥等人靠近。

    這一隊騎兵并非漢人而是蒙古士兵。

     路旁正好是一大片的竹林。

    文天祥等人遂逃人竹林之中。

    元兵首先向竹林中猛烈發箭,然而全被茂密的竹子所阻擋,連一箭也沒有命中。

    元兵們出惱怒地拿出了蒙古式的直刀策馬入林,一邊以直刀鏟倒竹子,一邊追趕着文天祥等人。

     文天祥奔入了濃密的竹林之中屏息躲藏。

    手中雖然緊握着短劍,但是身邊卻無對抗之對手。

     追随着文天祥的數名随從之中,張慶在近距離中箭倒地。

    鄒捷受到馬匹之踐踏而動彈不得。

    王青則元處可逃地被牢牢擒獲。

    元乓雖然持續地在竹林内外不停地奔走探尋,但是過了不久便在一陣相互的叫喊之下,将王青拉上馬背徑自離去。

    他們似乎并不知道這群人是文天祥一行,因此在适可而止的情況之下便停手離開。

    文天祥總算又得救了。

     張慶和鄧捷雖然負傷,但是性命均無大礙。

    文天祥等人急忙地為兩人處理好傷處之後,便離開了竹林。

    心中雖然挂念着被抓走的王青,然而卻什麼辦法也沒有。

     現在一行人的總數隻剩下八人。

    文天祥、杜浒、金應、劉洙、張慶、夏仲、呂武、鄒捷。

    其中兩人負傷,由同伴攙扶着行進。

     一行人擔心着元軍會再次折返而快步行走,然而卻完全摸不清方向。

    正當困惑不已打算走一步算一步的時候,路旁的林子裡忽然蹿出了幾條人影。

    衆人在戰栗之中屏息以待,原來是從附近的村子裡前來檢柴之村民。

     “我們剛剛受到元兵襲擊。

    請問高郵城在哪個方向?” 杜浒開日向村民間路。

    見到一行人之慘狀而同情不已的村民,立刻為衆人指引道路。

    文天祥又再一次地為無名之庶民所救。

     高郵是個面對着大運河之城市,對子固守揚州的宋軍而言是個補充物資的據點。

    由于這個原因,所以附近不時有元軍的騎兵隊出沒。

    為了不讓元軍發現,文天祥一行必須更加小心防範才行。

    在蘆葦中藏匿了一夜,一直到三月六日的破曉之時,才終于進入了高郵城。

    稍微喘息片刻之後,衆人赫然發現城門内側挂着一道标語,上面寫着“發現假文丞相立即格殺勿論”。

    驚慌的一行人于是急忙找了條小船,希望借由水路或是河川前往安全的地方。

     三月一十一日。

    文天祥等人好不容易來到了泰州城。

    一行人至此總算能夠找問像樣的旅舍住下來,沐浴更衣,飲酒吃飯。

    宋代是中國料理突飛猛進的一個時代。

    地處長江下遊的這個地區尤其以魚、鴨、鵝等等料理最為美味。

    使用豬肉或羊肉的料理也不少,惟獨牛肉似乎不太常見。

    生魚偶爾也會做成醋拌魚絲食用,水果之種類也非常豐富。

    杜浒一人似乎就解決了三人份之食物。

     翌日一直到接近中午的時候,衆人才總算起身活動。

    吃過了加有魚和蛋的粥做為早餐之後,便外出尋找航向通州的船。

    到了通州就可以找到航行外洋之大型船。

    千辛萬苦地來到這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