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設置了六百萬個核融合宇宙機雷以防禦敵人的攻擊,整個艦隊成球型列陣,就這樣守了兩天還是不動聲色。
這樣的舉動引起了斯特汀的懷疑,因為被人稱為「疾風之狼」的米達麥亞,一向都以敏捷剽悍著稱,這次被任命為先鋒,卻一反常态地固守一地,按兵不動,這是什麼原因呢?他到底在打什麼主意?就因為心中存疑,斯特汀也跟着不發一兵一卒地在一旁觀望着。
斯特汀身邊的貴族們看到他這樣裹足不前,都不禁感到焦躁起來。
要知道,這些年輕的貴族們生來就是享有無數特權的,他們的人生旅途一向平穩順利,所結交的朋友也多半是有權有勢之人,他們心裡想得到的東西,多半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可輕易獲取的,也因此他們認為自己可以打勝仗,就一定會打勝仗。
有人甚至露骨地恥笑斯特汀的謹慎态度是膽小如鼠的表現。
這些人簡直是自我膨脹到極點,完全無視于别人存在的價值。
斯特汀不但一面要承受他們無心的诽謗,還要忍氣吞聲地安慰他們,阻止他們做出有勇無謀的事情來。
這份耐力實在非常人所能者。
看樣子應該差不多了。
可以準備好好報答斯特汀教官舊日的恩情了吧。
米達麥亞這樣想着,他命令部下隻守不攻,到現在已經過了三天了。
……此時,斯特汀得到一位通信軍官的情報,這份情報是從米達麥亞艦隊的通信之中探聽而來的,情報内容提及米達麥亞正在争取停戰中的時間,等待羅嚴克拉姆侯爵萊因哈特艦隊的到來。
等他們兩方面的艦隊一會合之後,就要以壓倒性的多數兵力展開全面性攻擊。
斯特汀心裡在想,這個情報會不會是米達麥亞故意散布出來的?如果這情報是正确的話,那麼米達麥亞隻守不攻的戰略意圖就不值得懷疑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米達麥亞又為什麼要故意洩露情報呢?斯特汀不禁迷惘了。
他不明白米達麥亞到底在耍什麼花招。
他隻是深怕自己的艦隊将會遭受某種奇襲,于是下令全面性警戒。
年輕的貴族們已經快要受不了了,他們心中盛滿不服的情緒。
他們認為斯特汀太過消極優柔寡斷。
這次他們大舉進攻亞爾提那星域的目的,就在于要一探敵人的虛實,挫挫敵人的銳氣,結果斯特汀卻如此地膽小怕事,裹足不前,實在讓人感到失望之至。
既然斯特汀這麼不值得信賴,那就隻好靠自己了。
年輕的貴族們衆議一決,就脅迫似地向斯特汀提出作戰的要求,如果他不肯的話,就把他監禁起來,自行投入戰局。
斯特汀不得不屈服在他們的無理要求之下同意出兵。
不過,他還是親手凝出了一份作戰計劃,以期在可能的範圍内控制這些年輕貴族們。
他的作戰計劃是将全軍分為左右兩翼對敵軍所布下的機雷陣作包抄,左翼部隊先和米達麥亞軍正面交戰後,右翼部隊再伺機從敵人後方進攻,緊擊敵人的側面及背面,并将敵人逼入機雷群,這樣的作戰計劃大而無當,要實行如此緻密的作戰計劃,很顯然的,友軍之配合是不足的。
其實斯特汀在率領這支艦隊出發之時,心裡就開始後悔了。
此時真是騎虎難下,隻好先硬着頭皮先将米達麥亞的艦隊擊垮,以免在萊因哈特的艦隊趕到時,更措手不及。
他決定由自己率領左翼部隊,由另一名青年貴族希德斯哈姆伯爵率領右翼部隊,展開這項軍事行動。
希德斯哈姆伯爵所率領的艦隊行動相當快速,難掩其好大喜功及好戰的本性。
由于行進匆匆,他所率的這八千隻艦艇完全不理會要迂回包抄到敵後的行動計劃,毫無團體秩序地向着同一個方向前進着。
就在此時,米達麥亞已将軍隊陣式做了大幅的變動,移動到機雷群的極外側之處。
從空中鳥瞰,希德斯哈姆軍正好被米達麥亞艦隊和機雷陣所包圍。
三點鐘方向、能量波及彈道飛彈,正急速接近中!
當希德斯哈姆所率領的各艦隊雷達監察員正在大感恐慌,甚至還來不及做任何應變措施時,最初的一陣核融合爆炸所發出的白光已經擴散開來。
在這陣白光還未消失之前,第二次、第三次的爆炸又接連發生。
核融合的彈道飛彈能量束、磁力炮的巨彈等等,以飛快的速度的雨點般襲來,一旦爆炸,整個世界都似被一層彩色的光芒所籠照.飛彈爆炸所及之地轉眼之間化為烏有,生命也将全數被奪走.留下的屍體也将還原為原子回歸宇宙虛空。
或許在經過數億年後,才會有個以這些原子塵為核心所形成的新恒星誕生。
希斯德哈姆伯爵就這樣糊裡糊塗地戰死了。
他是這場内戰中,首先陣亡的大貴族。
米達麥亞在粉碎了這支絕望而無秩序的希德斯哈姆軍之後,立刻加速前進,以順時針方向繞過機雷群,直接從斯特汀艦隊的背後襲擊。
此時的敵軍力量己經銳減一半,自然是穩操勝算。
這樣迅捷的身手,除了「疾風之狼」辦得到之外,還有誰有這份能耐。
當萊因哈特的艦隊到達前線時,「亞爾提那星域會戰」早就結束了。
萊因哈特大加贊賞米達麥亞用兵神奇,而米達麥亞則為了沒能捉到斯特汀而緻歉。
另外還開玩笑地說:"那些當作背景用的機雷要收拾起來還真不容易。
Ⅲ
帝國和同盟内部的叛亂和殺戮,仍然持續不斷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