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事情成功了,那對曆史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也就是說,用武力打倒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公爵,使帝國軍甚至銀河帝國分裂,目前對自由行星同盟而言是有利的。
但是對人類全體而言又如何呢?”
獨裁者消失,從長期來看,這對人類不是有正面的價值嗎?尤裡安想道,但是,楊是不會滿足這麼單純的見解的。
楊攏攏他那頭雜亂的黑發。
“對帝國的民衆來說,那無疑是不好的事。
失去強力的改革領導者之後,政治上的分裂如果再嚴重一些,不,應該說一定會有内亂産生。
這樣民衆就成了犧牲品了。
真是過分哪!我們為了尋求同盟眼前的安泰而做到這種地步。
”“可是,我們不能拘泥于這一點吧?我認為帝國的事就該由帝國的人來解法。
”
楊聽了撫然地說道:“尤裡安,希望你不要抱着敵國的民衆是生是死不關己事的想法。
”“……對不起。
”“不,不用道歉。
不過,如果你戴着‘國家’這副太陽眼鏡來看事情的話,視野就會變窄,眼光就變得短淺。
盡可能地不要有敵我之分的想法。
”“是,我會試着去做。
”“今後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不過,黑夜的來臨便是天明的序幕嘛。
”“這是國父亞雷·海尼森的名言吧。
是當他從牛郎星系坐天然幹冰宇宙船離開,即将踏上一萬光年的長征旅途時勉勵同志的話吧?”“……大家都是這麼說的,不過,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
隻要是革命家或政治運動領導者,這種話由誰說出口都很正常。
不過,如果是國父海尼森的話,總比默默無聞的人來得有震撼性。
雖然,神格化、偶像化之類的事應該不是亞雷·海尼森所希望的。
”
楊搖了搖頭,他雖然對國家至上的思考方式極為厭惡及反感。
但是,對國父海尼森還是敬愛有加。
為了守住民主主義體制,他做了部分的妥協,但是,一想起這次勝利的果實将殃及于帝國的民衆,心靈的一對翅膀就顯得益發沉重。
第五章黎明前的黑暗
ⅳ
宇宙曆七九九年,帝國曆四九○年二月底,楊威利的艦隊開始蠢動。
後世稱其為“軍事活動上的藝術”,他在戰術上的成功早已廣為人知,然而,其在戰略思想方面也有着劃時代的表現。
再者,其整體的行動便是一場規模巨大的佯攻作戰,最終目的卻在它處,這種種事迹都讓後世的軍事史研究家們興緻勃勃,詳加探讨。
楊一直認為權限不能用作獨裁的手段,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的軍人必須受到種種的限制,因為這些理由和約束,以前楊總是不得不讓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事事搶在前頭。
而目前事已至此,從純軍事角度上來說,楊好不容易獲得了搶先萊因哈特下手的機會。
相對的,另一方的當事者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在事情的前半部看來似乎欠缺精彩的演出。
戰史學家們對個中道理頗有興趣,人們不禁要懷疑,難道像他那種無與倫比的戰争天才也有欠缺精彩表演的時候嗎?
萊因哈特在開始建設烏魯瓦希行星上的軍事據點時,召集了軍隊的最高幹部們,進行中期戰略的立案及定案。
在這個時候,從伊謝爾倫方面而來的奧斯卡·馮·羅嚴塔爾一級上将及菲爾姆特·雷内肯普上将也率領艦隊到達了。
帝國軍的總兵力達到了二○○○萬人。
隻有魯茲上将留守在伊謝爾倫要塞,以确保回廊的支配權。
于是,在把總旗艦伯倫希爾駛入行星烏魯瓦希的衛星軌道上所召開的作戰會議中,遠征軍的最高幹部幾乎全部到齊了,米達麥亞和羅嚴塔爾握手慶賀彼此的再會。
藉着突破費沙回廊以架空伊謝爾倫要塞的長期戰略目标已經達成,而且伊謝爾倫要塞也已成功地奪回來了,他們獲得了全面的豐收。
但是同盟軍中最強大的楊艦隊仍安然無恙,并且還确保着行動上的自由,所以帝國軍仍無法誇稱已經取得最後勝利。
中期的戰略立案在于,依現狀應該選擇兩個立案中的哪一個?第一個立案是舉全軍之力直搗敵國首都海尼森。
第二個立案則是先攻略并制壓其它各個星域以孤立首都,同時完全确保将來從帝國本土而來的補給線。
以上這兩個立案就等着萊因哈特做決定。
在以往的記錄中,通常在會議之前,萊因哈特都已經成竹在胸了。
但是這個時候,他的腦袋卻呈現空白狀态。
他似乎對所有事都不太感興趣,提督們熱烈讨論的聲音撞擊着他的耳膜。
“情況至此,一點都不需要再猶豫了。
我們應該一舉進攻敵人首都,摘下征服的果實。
為此,我們已展開了一萬數千光年的征服之旅。
”
當然也有人持反對意見的。
“就因為我們是長途跋涉而來,所以更應循序漸進以免欲速則不達。
制壓住首都未必就能使同盟本身瓦解,可能會有地區性的反抗,這麼一來就棘手了。
我們握有戰略和軍事的優勢,倒不如先控制周邊星域,使同盟首都的權力者們在物力和心力兩方面應接不暇,最後不得不乞和。
”
活絡的議論不知為什麼刺激不了萊因哈特的精神,結果會議就在沒有結論的情況下落幕了。
年輕的獨裁者隻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