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限。
但是,楊所清楚知道的這個事實,似乎并未為同盟軍政的首腦部所了解。
軍事的勝利就像迷幻藥一樣。
這種“占領伊謝爾倫”的甜美毒藥,似乎使得潛伏在人們血液中的那種好戰的天性,一下子爆發了。
連理當保持冷靜的言論機構,也異口同聲地高呼着“向帝國領域内進攻!”,政府的宣傳和情報部門也巧妙地推波助瀾……。
大概是攻陷伊謝爾倫所花費的代價太少了吧!楊如此想着。
如果是經由數萬人以上的流血所得到的成果的話,人們或許就會說:“已經受夠了!我們勝利了,但也累了,是應該休息一下,回顧過去,然後寄望未來的時候了,到底有什麼事情還值得我們去争呢?”
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
人們現在想的是,要勝利實在太容易了,勝利的果實實在是太美好了。
相當諷剌的是,讓他們有如此想法的卻是楊本人。
對這位年輕提督而言,這實在是完全不合本意的,為此酒量也更為增加了。
遠征軍的陣容,雖然還未正式發表,但已經有了初步決定。
總司令一職,由同盟軍宇宙艦隊司令長官拉薩爾·羅波斯元帥自己擔任。
他是僅次于席特列統合作戰本部長的軍部第二号人物,和席特列經曆了近半個世紀的競争關系。
副司令官一職未設置,身居總參謀長席位的是德懷特·格林希爾上将,他是菲列特利加的父親。
往他之下配置有作戰主任參謀高尼夫中将、情報主任參謀畢羅萊涅少将,後方主任參謀是卡介倫少将。
這對在事務處理方面的手腕受到相當評價的亞列克斯·卡介倫而言,可是許久未有的前線勤務了。
在作戰主任參謀之下,設有作戰參謀五名。
其中的安德魯·霍克準将是六年前在軍官學校中以第一名畢業的,最初提案此次遠征計劃的即是這位青年軍官。
在情報主任參謀和後方主任參謀之下的情報參謀和後方參謀各有三名。
以上的十六名将官再加上高級副官及通信、警備等其他人員,構成了總司令部。
而實戰部隊方面則動員了八個宇宙艦隊。
第三艦隊、司令官路菲普中将。
第五艦隊、司令官比克古中将。
第七艦隊、司令官赫伍德中将。
第八艦隊、司令官阿普頓中将。
第九艦隊、司令官沙列姆中将
第十艦隊、司令官伍蘭夫中将。
第十二艦隊、司令官波羅汀中将。
第十三艦隊、司令官楊中将。
以亞斯提星域會戰中受到重創的第四、第六艦隊為主,此次又把第二艦隊的殘存戰力也編入了楊的第十三艦隊。
也就是說,在構成同盟軍宇宙艦隊的十個艦隊之中,留在國内的隻剩第一、第十一艦隊而已。
另外,再加上統稱為陸戰部隊的裝甲機動步兵、大氣層空中戰隊、水陸兩栖戰隊、水上部隊、騎兵部隊及其他各種獨立部隊,連國内治安部隊之中的重武裝人員也納入編制之中。
在非戰鬥人員方面,技術、工兵、補給、通信、管制、整備、電子情報、醫療、生活等都動員了各分野中最大限度的人數。
總動員人數三○二二萬七四○○名。
這等于是動員了全自由行星同盟的六成兵力。
而這個人數是同盟國總人口一三○億的百分之○.二三。
即使是身經百戰的提督們,對這次史無前例的巨大作戰計劃也無法掉以輕心。
放眼一看,有的在擦着那根本未曾流汗的額頭,有的不斷地喝着準備好的冰水,有的則和鄰座的同僚低聲私語着。
上午九點四十五分,統合作戰本部長席特列元帥帶着首席副官馬利涅斯克少将剛踏進到會議室中,會議立即開始了。
“此次向帝國領域遠征的計劃雖已經由最高評議會決定了……”
開口說話的席特列元帥,表情和聲音中并沒有一向給人的昂揚感覺。
列席的諸将都知道他是反對此次出兵的。
“但遠征軍的具體行動計劃步驟仍未确立,本日的會議即是為了決定此一事項。
同盟軍是自由國家的自由軍隊,希望各位根據這種精神,熱烈的提議和讨論。
”
或許有人從欠缺積極性的發言中看出了本部長的苦惱,又或許有人會對那教條主義似的語調感到輕微的反感。
在本部長合上嘴時,全場靜默,暫且還沒有任何聲音。
似乎是各自浸入了沉思之中。
楊在腦裡反覆想着不久前從卡介倫那裡聽到的事。
“總之,三個月後有統一選舉。
在這些日子,戰争的負面影響,使經濟、社會、民生等各領域存在的問題日益嚴重,不祥之事時有發生。
為了赢得選舉必須将市民的注意力引離到外界去,也就是此次的遠征了。
”
楊心想:“這就是統治者為了掩飾失政的手段了。
如果國父海尼森地下有知,也會為之歎息吧?他的理想并不是要人們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