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為私人顧問。
開始對古希臘、羅馬文化感興趣。
12月14日,波托茨基的父親在維也納去世。
1803年
1月初,波托茨基和家人一起赴維也納,他在這裡一直生活到9月。
此後啟程赴意大利,在佛羅倫薩出版了《曼涅托[31]〈埃及史〉第二卷中的王朝》(DynastiesdusecondLivredeManethon)。
拟和家人一起遊羅馬和那不勒斯,但由于經濟上出現狀況,他被迫從威尼斯返維也納,家人繼續旅行。
1804年
在彼得堡以校樣形式印刷了《薩拉戈薩手稿》第一天至第十天的内容。
波托茨基給俄國大臣、他第一位妻子的表親亞當·恰爾托雷斯基[32]寫了幾封信,并寄去幾篇文章,倡導一種在俄國領導下的理想化的泛斯拉夫主義。
在維也納創作出版《赫爾松省[33]的古代史》(HistoireancienneduGouvernementdeCherson)。
12月,被沙皇亞曆山大一世任命為外交部亞洲司官員。
1805年
小女兒特蕾莎出世。
2至3月間,以校樣形式印刷了《薩拉戈薩手稿》第十一天至第十三天的内容。
編寫了一份《亞洲關系概論》(PrécisdesRelationsasiatiques)的報告,經修改後,報告易名為“亞洲體系”(SystèmeAsiatique)。
著作出版密集期:《曼涅托〈埃及史〉第一、二卷中的年代》(ChronologiedesdeuxpremiersLivresdeManethon),《波多利亞省的古代史》(HistoireAncienneduGouvernementdePodolie),《沃裡尼亞省[34]的古代史》(HistoireAncienneduGouvernementdeWolhynie),《俄國歐洲部分的考古地圖》(AtlasarchéologiquedelaRussieeuropéenne)。
7月,波托茨基作為學術負責人,參加了一個由兩百四十名成員組成的旨在與中國建立友好關系的使節團,但行動最終半途而廢,主要原因是遠征隊隊長戈洛夫金親王在禮節上的态度問題[35]。
1806年
1月29日,波托茨基人雖然還在蒙古,但被接納為彼得堡科學院院士。
7月初,波托茨基抵彼得堡,編寫了一份《中國遠行報告》(Mémoiresurl'ExpéditiondeChine),呈交給恰爾托雷斯基。
11月,波托茨基将他的《亞洲體系》呈交給恰爾托雷斯基,報告闡述了用文化和商業方式征服亞洲的方案,并力主占領阿富汗,打開通向印度的大門。
這份報告也引起法國政府的興趣。
俄軍在奧斯特裡茨戰役中慘敗後,恰爾托雷斯基失寵,被布德伯格取代,布德伯格對《亞洲體系》這份報告并不認同。
1807年
布德伯格讓波托茨基創辦一份用法語編寫的《北方報》(JournalduNord),旨在向國際讀者介紹俄國政治,這是一份沒有報酬的工作。
《提爾西特和約》[36]簽署後,眼看布德伯格将和恰爾托雷斯基一樣遭廢黜,同時又因經濟問題無法在彼得堡維持上流社會的生活,波托茨基決定徹底告别政壇,于11月30日辭職。
年末,回到波多利亞。
臨行前,他将一份手稿交給法國大使館一位叫加布裡埃爾—艾德蒙·盧梭·德·聖艾尼安的官員,手稿為《薩拉戈薩手稿》前二十二天的内容。
1808年
波托茨基與妻子康斯坦莎分手,但繼續在迪米多夫卡他妻子的領地裡生活。
此時的他受病痛折磨(他患上了腳痛風),負債累累。
4月15日,與妻子簽署了一份财産分割協議。
出版《對以“古代編年史”為名的埃及史殘章的批評式研究》[37](ExamencritiqueduFragmentégyptien,connusouslenomd'AncienneChronique)。
1809年
2月1日,波托茨基與妻子正式宣布離婚(波托茨基需要返還一部分嫁妝)。
從這一天開始,他離開原居住地,先後赴圖利欽、伊瓦諾,當年冬天赴克列梅涅茨[38]。
弗裡德裡希·阿德隆[39]在萊比錫以“莫雷納山脈冒險記”(AbenteuerinderSierraMorena)之名出版了《薩拉戈薩手稿》開篇的德譯本。
1810年
波托茨基赴彼得堡,再版《俄國歐洲部分的考古地圖》,出版《研究古奧運會之前時代的年代學原則》(PrincipesdeChronologie,pourlestem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