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滾繡球
鴉片戰争讓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受到前所未有的奇恥大辱。
這些不平等條約,一個比一個要的利益多。
中國的獨立主權,自然經濟開始遭到破壞,中國在突如其來的變故中,由傳統走向現代。
柏楊先生曾經寫道:“一些中國曾經聽說過,或從沒有聽說過的彈丸小國,在過去就是前來進貢也不夠資格的,現在排隊而來。
”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普魯士、奧匈帝國、意大利、荷蘭、丹麥、瑞典等國一一和中國簽訂了條約,而且都享有和《南京條約》中英國人享有一樣的特權。
道光年間,葡萄牙人竟然驅逐中國在澳門的官吏,停付租金,公然強占了澳門。
中華帝國頓時陷入半殖民地狀态。
縱觀《南京條約》、《虎門條約》、《中美條約》、《中法條約》同英法聯軍以後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前四約不過是不平等條約的濫觞,後面可謂不平等條約的大成。
此前的不平等條款,如協定關稅及領事裁判權等,完全是由于我們的無知而自動放棄。
到天津條約,外國人才有意把已得的特權變為義務。
在這一過程中,随着中國同西方外交關系的深入,新鮮事物不斷湧入,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步伐也在加快。
鴉片戰争後,清政府同外國的交往日益增多,清政府時候的中國,沒有國旗,也沒有國歌,隻有象征皇權的黃龍旗。
1889年,張蔭桓出使國外,請求朝廷定長方形黃色龍旗為國旗。
1896年,李鴻章作為外交特使,出使西歐和俄國,在歡迎會上,按照國際慣例,要演奏主、賓兩國國歌,李鴻章靈光一閃,臨時編出一首七絕詩,以充國歌。
歌詞讓人很無語:“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雲車駕六龍。
”在不斷的交流與撞擊中,中國将迎來一次前所未有的巨變。
在此過程中,中國社會的性質發生了變化。
中國主權遭到破壞,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自給自足的經濟逐步解體。
中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裡面,成為提供市場和原材料的一方。
社會性質的變化引發社會矛盾變化。
由地主和農民的矛盾,變成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衆的矛盾,而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重要的矛盾。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上都是這樣,隻要一有外敵入侵,中華民族到了最後的時候都能凝聚一起,“兄弟阋于牆而外禦其侮”,團結在一起一塊兒幹,而敵人隻要一打跑,内部矛盾就上升為主要矛盾了。
革命任務也發生變化,戰前革命任務是反封建,就是反對本國的封建統治;戰後就變成反侵略反封建,所以叫做民族*革命。
要建立*的政治體制,立憲也好,*共和也好,這個時期的革命是資産階級領導的,稱為舊*主義革命。
鴉片戰争使中國開始淪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那麼中國的抗争與探索也就開始了。
中國的國門剛剛被洋人打開,中國的鬥争與探索隻能是中國的傳統階級,也就是中國的地主和農民來進行。
找來的事端
1850年,時年19歲的鹹豐帝繼位。
中國最高統治者之間權力的交替,令國内局勢以及同西方國家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這位初繼大統的年輕帝王心潮澎湃,大清國的妥協退讓令他蒙羞,群衆抗英的鬥志,深深打動了這顆年輕驿動的心。
他再次推行對外強硬路線,支持官員不同西方使節交往。
廣東巡撫葉名琛是個傳統士大夫,很是頑固。
鹹豐元年升任總督,在廣東負責外交,常以“雪大恥、尊大體”為己任。
葉總督對于洋人的态度同鹹豐帝一緻,四個字,“不屑一顧”。
洋人的公文往來,葉總督的批示往往寥寥數字,有的根本就不作回複。
19世紀50年代,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擴大國外市場掠奪殖民地成為當務之急。
法、美、英三國,向清政府提出修約,要求中國全境開放,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掠奪中國的原料。
清政府斷然拒絕修約要求,為什麼朝廷拒了洋人的要求?在鹹豐看來,上一次敗給你,那是很偶然一不留神栽一跟頭,臭不要臉又來了,還要全境開放。
五口通商,哪一口皇上也沒去過,也就是康熙爺、乾隆爺下過江南,别的清朝皇上就在北京待着,了不起上一趟承德,再了不起上一趟沈陽,别的地不去。
五口離皇上遠着呢,我們不就是很偶然打了一場小敗仗,以江南百萬生靈為念,不愛理你,給你簽了約,你别恬不知恥又來了,還要全境開放,沒門兒。
夜郎自大的天朝,給了英法再次侵略中國的借口。
1856年英法發動侵略中國的戰争,叫做第二次鴉片戰争。
頭一次鴉片戰争想要什麼?市場和原料,“二鴉”還是為了這個目的。
1856年10月,英國利用“亞羅号事件”制造戰争事端。
“亞羅号”本是一艘中國船,後被海盜奪取,船上所有的人都是中國人,葉名琛在該船上抓捕了一名海盜,也是中國人。
這本是中國的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