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時的英國王室一年的收入才1萬多英鎊,等于國庫都抵掉了。
克倫威爾正愁不知道怎麼處理這國王呢,正好你小子逃跑,你叛國,處死!查理一世也作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經過審判被處死的專制君主“名垂千古”。
1649年,大清順治六年,在此之前六年,1644年,也就是順治元年,中國也有一個皇帝死了,誰?崇祯。
崇祯十七年“闖賊”李自成進京,煤山自缢殉國,那隻不過又是一次改朝換代而已。
人家國王是經過審判被處死的。
國王上斷頭台都非常從容,摘下脖子上挂的聖喬治勳章,遞給主教,說希望我的鮮血是英國人最後一次流血了,完了不要再打仗了,如果我的死能換來國内的和平,那就砍了我吧,然後從容殉難。
國王一死,英國就宣布成立共和國,但這個共和國由克倫威爾說了算,他成為了一個軍事*者。
克倫威爾這位“愣”哥們兒還很暈乎。
國王頂多是25年不開國會,克倫威爾竟然把國會給解散了。
但他的統治還是值得肯定的。
因為他是資産階級,你看他幹的這些事兒,發展工商業、拓展海外貿易,對英國的發展是有利的,一個人,一個集團,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甭管什麼,看他的所作所為是不是進步的,是不是推動了社會發展,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看他是不是推動了生産力的進步,從這一點上來說,克倫威爾幹得還不錯。
但是他一死就出問題了。
說翻臉就翻臉
克倫威爾是英國的護國主,他死了誰來接班?第一個想到的,是他兒子,但是這些高級将領不幹了,江山是你們家老爺子打下來的,他坐多久這都沒問題,現在你家老爺子死了,你小崽子憑什麼接班啊?!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統治最好的方式就是君主制,為什麼君主制最好?接班人的順序明确,我、我兒子、我孫子、我曾孫子,别人甭想,你要敢想謀權篡位,就是千夫所指。
最怕的就是這種*寡頭,我是偉大領袖,我傳位給誰誰誰,那誰想搞我,我傳給誰誰誰,那誰誰誰又想搞我,還得傳給誰誰誰,老不明确,這玩意兒,還不如幹脆是我完了我兒子,我兒子完了我孫子。
為什麼袁世凱要當皇上,袁世凱很傻很天真,他就是覺得民國以來的政局太亂了,原來有皇上多好,聖旨一下,大家高呼萬歲。
現在可好,總統、總理、總長,全帶總,聽誰的?*就是無主共和,就是不和,我來為民做主吧,我來當皇上。
你當皇上遺臭萬年,為什麼段祺瑞都不擁護他當皇上?原因就在這兒,你當總統,你統完了我還能統,你要是當了皇上老是你們家做皇上,那可不行。
所以,這幫高級将領一反對,克倫威爾的兒子隻能辭職了,他确實也沒這個能力。
他一辭職這幫高級将領就開始争權奪利,國家又亂起來了。
大家一琢磨,老這麼着怎麼行?幹脆我們還把皇上請回來吧,有他的時候政局還挺穩定,于是就有了斯圖亞特王朝複辟,當然這個國王已經不是查理一世了,查理一世給砍了,請回來的是他的兒子查理二世。
關鍵這幫資産階級和新貴族,他們也不傻,他們到法國去請查理二世的時候雙方是有協議的,查理二世簽署了一個《布雷達宣言》[02《布雷達宣言》中提出3項承諾:對于在革命期間所發生的土地和财産變動予以保障;大赦一切革命的參加者;保證實行宗教信仰自由。
此宣言是對資産階級和新貴族的讓步。
],聲稱分了我們家的财産就分了,殺我爸爸就殺了,我回去之後,絕不會找你們算賬,隻要我能回去即位,一切好說。
結果說是說得好好的,真一回來就變臉了,誰分我們家财産了,都給我還回來,我這屋裡花瓶哪去了,給我還回來,誰殺我爸爸了,咱沒完。
據說當時有9個法官參與了查理一世的審判,這9個中活着的一律以弑君罪被殺掉。
死了的就開棺戮屍。
殺父大仇人是克倫威爾,所以把克倫威爾的棺材刨開,把腦袋砍下來,插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金頂上。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國的國家大教堂,華人稱它為西敏寺,戴安娜王妃的追魂彌撒就在這裡邊。
克倫威爾的腦袋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那個金頂上一插,就插了61年,後來被人遺忘了,你想那教堂100多米高,上邊插一腦袋誰看得見,最後風幹了,變成了木乃伊,61年之後要開奧運了,想修繕教堂,有人突然想起來上面還有一個腦袋呢,然後給拆了下來,最後被一個考古學家給收藏了。
查理二世一回來,倒行逆施,資産階級和新貴族的腸子都悔青了,怎麼弄他回來了?好不容易搞到他駕崩,他弟弟詹姆斯二世即位,這小子比他哥還壞,于是在1688年到1689年,英國資産階級和新貴族發動了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統治、防止天主教複辟的非暴力政變。
西方資産階級曆史學家因為這場革命未有流血,故稱之為“光榮革命”。
英國的革命從1640年到1688年,長達半個世紀,中間也經曆了曲折和反複。
英國資産階級革命開始于1640年的議會鬥争,結束于1688年的光榮革命,曆時将近半個世紀,最後的結果是英國人從荷蘭請來了信奉新教的詹姆斯二世國王的女兒和女婿—瑪麗和威廉入主英國,君主立憲政體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