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來的都是寶
1760年到1870年是自由資本主義時代,這時經濟的重要性就顯得更加突出了。
第一個大問題就是這個時期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
第一大點就是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的重要性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
工業革命有一個前提,五個條件。
一個前提是資産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确立,因為資産階級的統治确立,才有可能發生資本主義性質的工業革命。
接下來五個條件,第一個是資本,就是錢,錢是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來的,你别一說英國的錢怎麼來的,都是搶的,那就不對了。
工廠、棉紡織廠沒原料了,你跟廠長要,廠長說等着我上中國搶去,你搶回來得多久,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就是他搶來的這些東西,按咱現在時髦的話講它得洗錢,它給漂白了,它不能真搶,就像佳士得似的賣那玩意,你傻不傻,破玩意值1400萬歐元,開玩笑,80年代賣才500美元一個。
所以這資本就是海外貿易、殖民掠奪,這樣來的,不都是搶的。
第二個是原料和市場,這個确實是通過殖民擴張,使它得到了大量的原料和市場。
第三個是自由勞動力。
通過圈地運動來的。
特别要注意這個,你工業發展就必須要有充足的自由勞動力。
第四個是技術積累。
英國在工業革命以前是工場手工業最發達的國家,所以他有深厚的技術積澱。
第五個是市場需求。
這個市場需求也是英國發生工業革命的直接原因。
因為我的産品現在供不應求了,我就要想盡辦法改進生産技術,讓它進一步發展,如果我是供大于求,你還不趕緊轉行,你還擴大生産,你就瘋了。
所以直接原因是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
一個國家要發展資本主義,必備的條件是資金、原料、市場、勞動力。
而這些必備的條件,在1760年乾隆爺盛世的時候,數我們中國最多。
那時中國使用的白銀占世界的一半,拉丁美洲的白銀全運到歐洲,歐洲給我們運來,換我們的綢子、瓶子、茶葉,我們老大,錢最多,勞動力我們也最多,誰跟我們中國比那就是作死。
市場更不用說了,人口那麼多,一人買條手絹那得多少錢。
原料,當時中國真有原料,不像今天,什麼都靠石油,什麼都靠進口,那時候真有。
那為什麼不發生工業革命?原因是不具備前提。
朝廷一而再再而三地閉關鎖國,重農輕商,你不重視這個它當然就發展不起來。
鐵梯子出山
1760年到1840年,英國的工業革命的完成曆時将近80年,到了1840年前後它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一完成就爆發了鴉片戰争。
你看電影《鴉片戰争》,九幾年拍的那部,女王這兒給新開通的鐵道剪彩,我國又一條鐵路通車了。
女王咔嚓一剪子,鏡頭一換,中國600裡加急快馬,你騎馬跟人家火車比,四個蹄子跟火車你怎麼比?一個是19世紀的工業時代,一個是16世紀的農業時代,你的戰争要能打赢有天理嗎!機器大工廠代替了手工工場,标志着工業革命。
原來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