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雖不知其中原委,但司馬懿的用心他是一清二楚,不禁無奈地搖搖頭:“仲達啊仲達,你可真是夠任性的。
”他知道,其實司馬懿還有别的辦法,但偏偏采取這種刺激的手法,讓劉協心驚肉跳一番——這是司馬懿對劉協表達自己的不滿,想小小地報複一下。
趙彥看着皇帝發愣不語,以為被自己戳中了痛腳,也不催促,躊躇滿志地站立在寝殿正中,等待着宣布勝利的一刻。
劉協挪動脖頸,把箭頭扣在手裡,有些憐憫地望着下首這人。
現在情勢已然清晰,隻消他一聲令下,冷壽光便會出手把趙彥殺死,再悄無聲息地把屍體處理掉。
曹氏最多隻會有些疑心,漢室最大的秘密可以保證不會外洩。
這是最簡單的做法。
可是,這樣真的好嗎?劉協心頭閃過一絲遲疑。
這絲疑惑不完全是出于仁慈,裡面還摻雜了更多情感——有對人心的揣測,有對大局的考量,也有幾分對趙彥執著的贊賞,甚至還有對董家的惋惜。
思忖再三,劉協把箭簇輕輕擱下,對趙彥說道:“趙議郎,誠如你所說,朕并非是真正的皇帝。
”
天子出乎意料的坦白,讓伏壽和冷壽光一下子怔住了。
這個天大的秘密,怎麼能輕易說給一個外人聽?何況這外人還一直叫嚣着要毀滅漢室。
伏壽娥眉輕蹙,想要出言阻止,忽然看到劉協偷偷比了一個寬心的手勢,隻得閉上嘴。
趙彥笑了。
答案他早已知曉,現在隻是要為少君讨回一個公道。
僞帝被逼開口認罪,說明他已心神大亂,低頭認輸。
他把靈位抱得更緊,心想少君在天之靈,聽到這些一定會很開心吧?
“哼,少君一早就看出你不對勁,可惜滿朝文武有眼無珠!”趙彥憤憤說道,同時瞪了一眼伏壽。
董妃幾次要接近皇帝,都被她阻止,若非如此,真相早已大白。
劉協緩緩道:“可是這其中隐情,不知你可知曉呢?”
“背主篡位,還能有什麼借口?好吧,你且說來,我和少君在聽着!”趙彥索性把靈位擱在地上,自己盤膝而坐,雙手抄胸,語氣裡再無一絲恭敬。
劉協瞥了一眼靈位,開始講述劉氏兩兄弟的故事,語氣從容不迫,就像是一位史官在記錄着前朝遺史。
趙彥開始面露不屑,但随着講述的深入,他的身體不知不覺挺直,眼神裡的狂熱逐漸收斂。
※※※
“……大局所迫,不得不如此行事。
朕得位并非不正,有先帝诏書在此。
”
劉協講完了故事,拿出一件東西遞給趙彥,這是一條絹帶,上面潦草地寫着一行墨字。
趙彥接過去一看,面色為之一僵。
上面寫得清清楚楚:“朕以不德,傳位弟劉平,務使火德複燃,漢室重光。
切切。
”
這是真劉協臨死前所留衣帶诏,是董妃一直牽挂之人在世間的最後一點痕迹。
原來,他竟比董妃死得更早。
一想到在短短數日之内,這一家三口居然都相繼離世,趙彥蓦地一陣心酸。
他雙手捧起絹帶,顫抖着放在董妃的靈位之上,重重磕了三個響頭。
“你們……也算是團圓了……”趙彥喃喃自語,卻突然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孤獨。
劉協看着趙彥叩完了頭,平靜地問道:“漢室的真相,朕已剖白。
趙議郎,你既已發覺真相,接下來你會怎麼做?”
這個問題,讓趙彥徹底愣住了。
他之前一門心思想的,是如何挖掘出真相,完成董妃的囑托,卻從來沒想過,挖出真相以後該怎麼做。
在他原來的想象裡,這是一起醜陋的宮廷陰謀,他身為追查者,天然立于公義一面。
但劉協所揭示出的真相,卻讓他心生踟蹰。
趙彥并不愚蠢,跟随孔融這麼長時間,對政局非常了解。
如果劉協所言不假,漢室行此李代桃僵之計,實在是情非得已,被曹氏所迫。
那麼他趙彥行事的大義名分,便會大打折扣。
“接下來,你會怎麼做?”劉協又問了一次,語氣凝重。
他已看穿了趙彥大義凜然背後的虛弱,這個問題就是射向他死穴的一支鐵箭。
果然,這短短一個問題,讓趙彥陷入了莫名的矛盾,就像是一枚小石子丢入湖心,卻激起了滔天巨浪。
是啊,我該怎麼做?
趙彥也是漢臣,對漢室仍舊懷有忠義之心。
他也許不會如楊彪、董承那樣,願意為複興漢室抛頭顱、灑熱血,但也絕不會親手毀掉漢室。
更何況,真相倘若公布出來,最欣慰的不是死去的董妃,而是殺害董妃的兇手。
曹氏會借機進行打擊,讓漢室徹底完蛋。
那豈不是讓親者痛,仇者快?
趙彥看着劉協似笑非笑的雙眼,陡然意識到,天子并不是要發問,而是要點破自己之前一直未曾發覺的荒謬。
這種行為,是何等的可悲兼可笑,一心要為董妃讨個公道,到頭來卻發現,得益的卻是董妃最大的敵人。
剛才的滔天自信消失了,一瞬間,似乎身體内有什麼東西“咔吧”一聲斷裂開來。
趙彥的雙肩輕輕一晃,突然噴出一大口血,整個人委靡地軟下去。
劉協起身快步走過去,不顧前襟淋漓的鮮血,扶住他的肩膀:“趙議郎,死者長已矣,我們生者,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