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前,讓我再講一次托爾斯泰寫的一個小故事,那個關于皇帝的三個問題的故事。
托爾斯泰不知道這位皇帝的名字……
一天,有個皇帝想到,隻要他知道三個問題的答案,行事就不會再有差錯了。
做每件事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
與你共事最重要的人是誰?
無論何時,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皇帝下令全國上下遍貼告示:如果有人能回答以上問題,将獲重賞。
不少人看到告示便趕往皇宮。
每個人的答案都各不相同。
有人對第一個問題的建議是,皇帝制定一個詳盡的時間表,将每年、每月、每天、每個小時該做的事情都規劃好,然後依表行事。
隻有這樣,皇帝才能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另有人認為,不可能事先計劃好所有的事,皇帝應該把無謂的玩樂放在一邊,保持對每一件事的關注,這樣才能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
還有人堅持說,皇帝隻靠自己,不可能有足夠必要的先見和能力決定什麼時候做什麼事。
皇帝真正需要做的是設立一個智囊團,依照智囊團的忠告行事。
有人則說,有些事必須立即決定,沒時間等大家商量,但是皇帝如果想預先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應該詢問術士和預言師。
衆人對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沒有共識。
有人說皇帝應該完全信任臣子,有人認為應該信賴神父和法師,還有人向皇帝推薦醫生,也有人對武士充滿信心。
第三個問題的答案也是衆說紛纭。
有些人說科學是最重要的事業,其他人則堅持說是宗教,還有人主張最重要的是軍事技術。
皇帝對所有答案都不滿意,一分賞賜都沒有給。
沉思好幾個晚上後,皇帝決定去拜訪一位住在山上的隐士,據說他是一名智者。
皇帝希望能找到隐士問他那三個問題,雖然他知道隐士從不下山,而且出了名的隻見窮人,不願與權貴有任何來往。
于是,皇帝裝扮成普通農夫,命令他的随從在山下等候,他獨自上山尋找隐士。
到達聖人的住所後,皇帝發現他正在小屋前的菜園翻土。
隐士看到陌生人,點頭緻意,然後繼續翻土。
體力勞動對他來說顯然很吃力。
他年歲很大了,每次把鏟子戳進地裡翻起土來,都會喘得厲害。
皇帝走近他,說道:“我來這兒是想請教您三個問題:做每件事情的最佳時機為何?與你共事最重要的人是誰?不論何時都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隐士仔細地聽着,但隻是拍拍皇帝的肩膀便接着翻土。
皇帝說:“您一定是累了。
來吧,讓我幫幫您。
”隐士謝過他,把鏟子遞給皇帝,然後坐在地上休息。
翻過兩行土之後,皇帝停下來向隐士重複他的三個問題。
隐士仍然沒有回答,但是這次站起來指着鏟子說:“你休息一下吧?我可以接着翻。
”可是皇帝沒有停下來。
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
最後,太陽開始下山了。
皇帝終于放下鏟子,對隐士說:“我來這是要問您,看看能不能回答我的三個問題,如果您不能做任何回答,請明白告訴我,我也好踏上回家的路。
”
隐士擡起頭,問皇帝:“你有沒有聽到那邊有人在跑?”皇帝轉過頭。
他們看到一個留着白色長胡須的男人從樹林裡出來,手按着肚子上流血的傷口狂奔。
那個男人還沒跑到皇帝面前便神志不清地跌倒了,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
皇帝和隐士掀開男人的衣服,看到一個被砍得很深的傷口。
皇帝很仔細地清洗男子的傷口,然後用自己的衣服包紮。
可是不到幾分鐘,血就浸透了衣服。
皇帝把衣服洗幹淨,再次包紮傷口,而且這樣反複了好幾次,直到血不再往外冒。
這名受傷的男子終于恢複了意識,向他們要水喝。
皇帝跑到下面的河邊,帶回一壺幹淨的水。
那時,太陽已經完全下山,夜晚的空氣開始變冷。
隐士幫皇帝把人擡進小屋,放到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