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
那個男人閉上眼睛,安靜地躺着。
經過爬山、翻土的漫長一天後,皇帝累壞了,倚着門就睡着了。
當他醒來,太陽已經爬上山頭。
他一時忘了自己身在何處,為何來到這裡。
他往床那邊看去,看到那個受傷的男子也正慌亂地看着他。
當那個人與皇帝四目交接,他定下神來看着皇帝,輕聲低語地說道:“請原諒我。
”
“你做了什麼,要我原諒你?”皇帝問。
“您不認識我,陛下!但是我認識你。
我是你的死敵,我立誓要複仇,因為在上次那場戰役中,你殺了我的兄弟,搶走我的财産。
當我知道你獨自上山找隐士,我決定在你回程的路上突襲你,把你殺死。
但我等了很久也沒有看到你出現,于是離開埋伏的地方想找到你。
可是我沒找到你,反而先撞見你的侍從,他們認出我,砍了我一刀。
幸運的是我逃脫了,一路跑到這兒來。
如果沒遇見你,我現在必死無疑。
我本想殺你,你卻反過來救了我一命!我真是說不出的羞愧和感激。
如果我活下來,我發誓餘生都做您的仆人,我也會囑咐子子孫孫同樣侍奉您。
請寬恕我吧!”
看到自己與夙敵這麼輕易就和解了,皇帝欣喜若狂。
他不但原諒這名男子,還許諾歸還他所有财産,派禦醫和仆人服侍他,直到完全康複。
命令侍從護送男子回家後,皇帝回去見隐士。
他想在回宮前,最後一次問隐士那三個問題。
他發現隐士正在昨天翻過土的土地上撒種子。
隐士站起來看着皇帝:“你的問題不是已經有答案了麼。
”
“怎麼說?”皇帝困惑地問。
“昨天,如果你沒有同情我年老,幫我翻土的話,你會在回去的路上被那個人攻擊,然後你會深深懊悔怎麼沒有留下來和我在一起。
“所以,最重要的時刻就是你翻土的時候,最重要的人就是我,最重要的事就是幫我翻土。
後來,當那個受傷的男人跑來這時,最重要的時刻就是你照料他傷口的時候,因為要是你不照料他,他就會死去,你也會失去與他和解的機會。
同樣地,他是當時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照料他的傷口。
“記住,最重要的時刻永遠隻有一個,那就是現在。
現在是我們唯一能主導的時間。
最重要的人永遠就是那個當下和你在一起、在你面前的人,因為誰也不知道将來你是否還會與他人共處。
最重要的事,就是讓你身旁的人快樂,因為這就是人生所追求的。
”
托爾斯泰的這則故事,很像佛經裡的故事,不遜色于任何經文。
我們談論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為人類服務、為遠方的人服務、為世界和平盡力。
但是我們常常忘記:我們首先要為身邊的人而活。
如果你不能為你的妻子或丈夫、孩子、父母服務,你将如何服務社會?如果你無法讓自己的孩子快樂,你怎能期望自己可以讓别人快樂?如果我們在和平運動或任何服務團體中的朋友不能互愛互助,我們能愛護誰、幫助誰?我們是為了服務人類,還是隻是為了組織的名譽而工作?
為誰服務?
為和平服務,為任何需要的人服務,服務的範圍無所不包。
讓我們先看看小範圍:我們的家庭、同學、朋友、社區。
我們必須為他們而活:因為,如果我們不為他們而活,我們為誰而活呢?
托爾斯泰是位聖者——我們佛教徒稱之為“菩薩”。
可是,皇帝自己能夠看到生命的意義和方向嗎?我們要如何活在當下,如何與周遭的人活在一起,幫助他們減輕痛苦,讓他們活得更快樂?該怎麼做?答案是:我們必須修持正念。
托爾斯泰揭示的道理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若想付諸實踐,我們必須借助正念,以求正道。
為了方便朋友們修習,我寫了這些篇章。
很多人都寫過這些道理,但沒有親身實踐。
我隻是寫下自己所經曆與體驗的事。
我希望你和你的朋友在回歸自性的求道之路上,會覺得這本書有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