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劍功力頗高。
二小生自小人國内,雖經佛法長大,身材仍較常人矮小。
見這小孩生得又矮又瘦,先已喜愛。
又聽出受人之愚,不是妖邪一黨,本心不願傷他。
毗那神刀與心靈相合,敵意一消,便更不會傷害。
小孩一點也未受到險阻,便将飛劍收回,往門内飛去。
二小知道洞中隻有怪人袒護妖婦作梗,同聲大喝:“速将妖婦元神獻出,饒你不死!”随将師傳兩柄古錢戈發将出去。
此寶乃淩雲鳳往岷山白犀潭送小人玄兒時,蒙韓仙子所贈前古奇珍。
出手便是兩道戈形金環光華,神龍剪尾一般往前飛去。
怪人本就敵那朱虹不住,如何再禁得起這等神物夾攻。
這還是二小不知虛實,行事謹慎,寶珠留以防身,未發出去;否則,伽藍珠佛光再往前一照,怪人勢必當時身死,也不會有後來許多事了。
那怪人身具異禀,原非弱者。
隻因為以前作惡太多,被秦嶺石仙王擒去,本要處死,經他再三苦求,知道巫山神女峰後峽谷地穴之中乃石仙王夫妻昔年修道故居,須人看守,情願由石仙王用太陰如意仙索捆住,在内守護,藉以虔修悔過。
石仙王既因洞中須人坐鎮,又知他暫時不敢背叛,那如意神索威力神妙,被它捆住怪人,洞雖深長,無論何處均可遊行。
但隻要越過石仙王所說的界限,便會發生作用,痛癢難禁。
如出土穴,探頭洞外,更是周身似被仙鐵絲勒緊,深嵌入骨,痛苦更甚。
如再強忍奇痛,全身掙出,隻一離洞三步,立發陰火内燃,成了灰燼。
并且另外還有制他之法。
因而怪人便答應了。
石夫人為防他反噬,又将他兩件厲害法寶收去。
又用好言勸導:隻要能在洞中守滿年限,不特解禁放他,并還助他成道。
怪人和石仙王夫妻本有淵源,初來也頗愧悔自勵。
年月一久,昔年所結妖黨得知底細,前來探望,加以蠱惑,漸漸故态複萌,急于逃出,四處托人求助,以緻才有當日之事。
無奈法寶不在身旁,騙盜來的法寶又吃原主人收去。
敵人厲害,不是對手。
沒奈何,隻得違背昔年誓約,先救了急再說。
主意打定,一見金碧光華神龍絞尾電馳飛來,一聲怒吼,飛身便往門内逃走。
二小看出敵人伎倆有限,如何肯舍,立即跟蹤往裡追去。
進門便見一所陳設富麗廣堂,并無門戶,隻迎面石壁上似有灰白色光影一閃。
心疑那裡正門,怪人必由此逃走,便不問青紅皂白,一指毗那神刀飛将過去。
刀光射處,煙火迸射,壁上忽現出一座穹頂圓門,越認為所料不差,忙即追入。
裡面也是一所廣堂,陳設形式均與外層相同,面積卻小了一半。
對面壁上光影變滅中,似還見有人影一閃即隐。
二小不知是計,急于擒敵,自恃佛光護身,又看出那石壁上藏有門戶,索性連人帶飛刀化作兩團佛光,一雙朱虹,往前沖去。
似這樣,接連沖進八層門戶,怪人并未追上,也未遇什麼埋伏,隻是越往後地方越小。
沖過第八層時,前面壁上人影看得逼真,除怪人外,并還同有妖婦元神。
滿拟相隔越近,定可追上,哪知到了第九進室内,反倒無了影蹤。
當地乃是一個六角形的石室,宛如是用一塊三丈大小的極好翠玉鑿空而成,除正面人口外,通體渾成,不現一絲縫隙。
陳設卻極簡單:左右兩旁各有一白一黑,形似蒲團,大約五尺的玉墩。
當中一具五色斑斓,非金非石的丹爐。
更無别物,與先過數層大小相同。
沙餘終較謹慎,忙把米餘喚住,不令再進。
說道:“師弟,今日事情太怪,适見怪人、妖婦就在眼前,怎麼追得影蹤皆無?莫要中人誘敵之計吧?”米餘道:“大哥多慮。
你看這九層門戶,一直望到外面,并無異狀。
石室越來越小,也許到了盡頭。
妖人分明已勢窮力竭,欲逃無路,先以為門戶可用邪法隐蔽,看似整片厚壁,不料被我們識破,邪法無靈,窮追到此。
這一間作六角形,也許門戶不止一個。
既已到此,好歹也見到人才罷。
還有先逃進來的一男一女,怎會也不見影蹤?他們必有藏伏之地,隻要擒到一個就知道了。
”
沙餘還未及答,忽聽有人怒喝道:“不知好歹的東西,你想擒我,也配!”二小聽出是門外收劍小孩的口音,似由石壁中發出,倉猝之間竟未聽出在哪一面。
沙餘還想反問引逗,米餘膽大心急,因來路一直到底,駕起遁光便朝迎面壁上沖去。
沙餘見狀,想要攔他暫緩前進,飛身去拉。
室止三丈方圓,差不多已被二人佛光、刀光布滿,再往前一沖,去勢又急,沙餘還不及喝止,米餘已沖向壁上。
二小遁光恰好相連,滿拟刀光射處必可破法,現出門戶,哪知不然。
二小遁光前後相接,無異連在一起,當頭朱虹沖向壁上,方覺堅逾精鋼,與頭幾層石壁不同,室中埋伏已然發動。
隻覺眼前一花,大片墨綠光華将全室布滿,當頂壓下。
同時耳聽小孩厲聲大喝:“你兩個動不得,還不快退出去!”話未聽完,光已下壓,其重如山。
跟着腳底一空,現出一個光華耀眼的深洞。
二小沒料到埋伏在上,驟不及防,雖仗着佛法護體,人未受傷,但那一壓之力,竟不及抗拒,立被壓低丈許,陷入地面之下。
慌不疊正運玄功待往上沖,猛又聽到小孩在上面喊道:“你這個壞女鬼也跑不了,快滾下去送死!”緊跟着射下一道墨綠光華,内中裹着一個女人影子,手舞足蹈,流星一般往下射落。
百忙中看出正是妖婦元神,忽起貪功之念。
米餘方喊得一聲:“大哥!”上面已經合攏,成了一片極厚的翠玉堅頂。
二小用飛刀、法寶開路,連沖了幾次,隻沖得墨綠光焰似雨箭一般當頭射下來,事後翠壁依然完整,紋絲不動。
再看下面,深約三十餘丈,地方比上面大得多。
當中立着一幢紅、白、墨綠三色交織的精光,高約十丈,矗立當地,光焰萬道,四射如雨,照得合洞通明。
上下四外也是極整潔晶瑩的翠壁。
知道身已入伏。
妖婦不見影蹤,也許為那光芒所化。
細一查看,三色光幢之下,尚有光雨射不到的空地,光高隻有十丈。
暗忖:“事已至此,上沖無路,莫如下去,先尋到妖婦下落,是否已為光幢所化,再作計較。
”
二小也膽大福厚,仗着佛光護身,一點也不知道厲害。
略一商議,再由上面繞飛,避開正面,朝穴底處飛去。
落地一看,那光蟑上三色精芒耀眼欲花,甚是強烈,不可逼視。
二小連經過幾次大敵,又聽師長們時常聚談,長了不少見識。
知那個光幢必是禁法中樞紐,稍微觸犯,立即發難。
此外有無别的埋伏,也不可知。
想起楊太仙師曾說: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