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王夫妻為此兩枚玉寶,曾費不少心力。
終以玉胎深藏此碑中心,雖是一個對穿的大空洞,但經仙法兩面封固,無法取出。
後又發現碑頂古篆,得知一點因果。
中心孔洞煞氣至重,仙法微妙,開時必須法寶威力至大,而又有一個修道人的元神葬送其上,與煞氣對消,始有如願之望。
石仙王既不願造孽害人,又知事太艱難,方始息念,以待有緣。
不久移居秦嶺羚峽仙府,先由乃子石元真居住。
後娶一異派散仙,生下一子一女,子名石完,女名石慧,原是雙生。
才得五歲,石元真夫妻便吃石仙王召往秦嶺,隻留下小姊弟二人,人口雖經法力禁閉,終不放心。
恰巧石仙王門下有一弟子,乃石元真的内侄,名叫龐化。
以前出身異教門下,本有不少惡迹,自知不為正教中人所容,才害了怕。
知道石仙王與各正教長老均有往還,又有親戚之誼,借着六百年仙壽前往祝賀,再四苦求,石元真夫妻又再三力保求說,石仙王方始勉強允諾。
哪知入門不滿十年,便故态複萌,終于犯規。
本要處死,又經石夫人和在座一位仙賓求情,罰令看守羚峽仙府一甲子,待罪悔過,就便照看兩小姊弟。
石仙王初意:“這一雙孫男女,全部生具異禀,賦有特性,将來仙福也至厚。
自己所習雖非左道,也不是玄門正宗,如令随侍在側,至多修到地仙,似此美質,未免可惜。
加以再過數十年,便是四九天劫,自己能否避免,尚不可知,好些顧忌。
還有那玉碑中所藏玉實,恰是兩枚,照着碑上隐去的篆文,雖然另有其人,并未指明是誰,也許将來巧遇良機也說不定。
”可是發祥之地不舍廢棄,便令慧、完姊弟住在洞内,令龐化從旁照看。
每隔二三年親往看望,傳授一些自家獨有的法術。
為防龐化受妖邪勾引,忘恩叛師,除神線鎖禁外,另賜與兩小姊弟幾件法寶。
同在洞中習法而外,并煉一點紮根基的功夫。
石仙王每去,必往藏碑之所查看。
内有一次去時,碑上忽發奇光。
下去一看,碑陰又有篆文出現,才知得玉實的另有其人,不久即至。
因見龐化在側,大有欣羨之色,恐其日後勾引妖黨生出事來,便在碑上留字,連碑帶地穴一齊封禁。
并告誡說:“從此,不論仙凡,俱都隻能入而不能出。
碑上三色神光厲害非常,每逢子午二時,焰光大盛,一被卷入光旋之内,形神俱滅。
就是平時被神光射中,也不死必傷;再如存有妄想,有心觸犯,更無生理。
就是下去的人法力真高,帶有前古太乙元金之寶,遇到子午二時,隻能勉強挨過。
要想脫出,也非等到有人送死,以他道家元神解了罡煞之氣,而應得玉實的人恰在此時來到,玉胎立破,禁法全解,隻剩碑頂三色靈焰,将百尺洞頂堅玉熔化,穿一大洞,方可出困。
此外,隻有孫兒女所用飛劍、法寶,原是萬年靈玉精英所煉,一旦誤入,尚能仗以防身免害。
但是全洞均經禁制,藏碑之所分外堅硬,僅能防身待援;如仗本門穿山行石之法想沖出來,仍不能夠。
”龐化生心不止一日,前些日剛用花言巧語哄騙兩小姊弟,把石仙王所傳用來遇敵藏身和誘敵人伏的八層禁法封閉全學了去。
因兩小姊弟常聽祖父嘉許,用功極勤,除喜布置園林花草之外,往往相對用功,一坐常是兩三天,時機盡有。
方想日内乘隙下手,不料石仙王到來,重加禁制,詳言厲害。
知道事太行險,不可強求,才自罷了。
因慧、完姊弟聰慧異常,起初年幼,洞中孤寂,多了一人作伴,龐化更善巴結,相處還好。
後來年長,法力、知識日高,發現龐化為人詭詐淫兇,便漸明白,已不再受愚弄。
後又發現常有舊日妖黨來訪,暗中偷看,言行無一善良,越發看他不起。
隻因龐化苦求,說是事洩必死,看在表親面上,不好意思舉發罷了。
龐化卻不這麼想,見兩姊弟相對日益冷淡,小孩口不穩,常恐事洩;加以被禁年久,靜極思動,性又兇暴,才有當日之事。
沙、米二人讀完碑文,便照所說,探頭往碑上圓洞一看。
隻見内裡向上凹起,還有丈許來高,頂中心懸着一團青氣。
知道碑文所載外包真氣、内孕玉實的靈玉胎胞,便是此物。
毗那神刀乃佛門至寶,不知是否能夠解破?既恐反應力強,又恐下手太重,傷了胎中玉實,互一商量,決計審慎行事。
也是二小福至心靈,該有這種遇合。
碑外字迹乃石仙王最後所留,隻說:“玉實見風即堅如精鋼,必須當時服用。
服後按照玄門坐功運行,愈早愈好,決不能過十二個時辰。
否則,不特要受許多苦痛,并還減去不少靈效。
胎外元氣,也非太乙精金所煉之寶莫解。
”至于如何預防以及服法,均未說出。
二小隻憑領會,暗想:“玉實既然見風即硬,想也不能與外問之氣接觸。
自己又沒見識過是何形狀,氣團有五尺方圓,難知玉實大小。
如若當時不能服下,便須等三色精光将頂沖開,帶了回去,長路飛行,如何保藏?”打算先用伽藍珠佛光将它緊密包住,再用飛刀破那真氣,以免見風生變,這一來,恰巧暗合。
二小見氣團被佛光雖包了個密不通風,但是大小如一,抗力甚強,一任運用法力緊壓上去,絲毫不動。
暗忖:“一團青氣竟如此厲害。
佛光尚且克它不動,飛刀也未必能夠濟事。
”準備再如不行,使二寶之外,加上兩柄金戈,将那生根之處用力鋸斷。
暫不取那胎中玉實,也不再與護庇妖婦的怪人動手,徑直帶了整個氣團,飛回姑婆嶺去。
哪知物各有制,飛刀兩彎朱虹剛照預計,作個半月形往氣團上一合,咝的一聲,真氣立破,四下飛射,力猛異常。
二小在佛光圈内,如非見那氣團威力靈異,惟恐不能奏功,身與朱虹合而為一,幾乎被那爆散的真氣打中。
就這樣,還被震得蕩了兩蕩才住,不禁吓了一跳。
尚幸真氣隻破裂時一震之威,一散便已無力。
同時所包沒的玉胎也已現出,隻是四五寸大小一枚玉球,緊附頂上。
正想如何齊柄削取,目光到處,又是锵的一聲鳴玉之響,玉胎倏地分為兩半,自行墜落。
二小忙用手搶接,恰巧一人接了一半,互相對視。
那玉胎又輕又薄,每半枚裡面,蟠曲着十幾條青白二色、形似血絡之物,盤到中心,有寸許大小一個圓形的玉卵,形似流質,又似濃縮的氣體。
入手微溫,隐聞一股異香。
乍看時仿佛極軟,晃眼似要凝固。
米餘機警,看出異樣,還未見風透氣已是如此,稍久必變堅玉,急切問又不知如何服法。
方在舉棋不定,忽然發現内中脈絡直通斷處,隐隐似有青氣透出。
試就口一嘗,覺着清香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