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怪飛身附于人。
此修行人被魔所附之後,就來到想求善巧變化(神通)的人們住處(學佛人不要貪求善巧!)。
安置坐位講說“佛法”(其實是魔法)。
其身形須叟臾(頃刻)如此。
或者說劫火快到,或說刀兵之災(即戰争)快來了。
遇物成形(附于物上)之鬼稱“怪鬼”。
鬼當久了,被魔王收為役使,為魔之伴侶,前飛精附人,魔所遣者,在此即為怪鬼。
你應該預先覺知此事,不要被魔所惑,則可不入生死輪回,或被其迷惑而不知是魔則将堕無間地獄。
附注:以下講想陰的第二種相狀“衆人皆有光明坐蓮華上”,魃鬼附身。
在定中心起愛著,望能遊曆于諸國土,于是飛奮起精密思惟,貪求經曆諸刹土以廣作佛事。
此修行人來到貪求遊蕩善男子(即其弟子)住處。
即其弟子。
道種智消滅。
遇風成形之鬼。
旱魃之鬼。
附注:以下講想陰的第三種相狀“心自以為開悟得各種神通”,引魅鬼附身。
于妙定之中心中貪愛綿密(妙定)與吻合(妙用),于是澄清其精密思惟,貪求契于吻合(妙用)。
“心自開悟”是天魔使聽法之人心中自以為已開悟。
“念念移易”是天魔以神通使聽法人的念頭遷移變易,使他們以為已得他心通、宿命通之類(其實非真有神通,其所覺知的念念移易是魔給他的念。
)
改變(洗滌之義)本來所修之心,易變正知見而進入邪知見。
遇畜成形之鬼(附在畜牲身上者)。
附注:以下講想陰的第四種相狀“身有威神力,聽法者皆心伏”,引蠱毒與魇鬼入身。
修行人于妙定之中,心中起念,貪愛了知諸法的本源,想窮覽諸法的變化及其體性之終绐所在,于是精進發奮清爽其心思,貪求明辨分析。
(這種人不以無所得心精進修行而貪求諸法本源,心著貪法,不得本源而被魔所騙,把肉身當成本源!故切記勿以有所得心修行)。
來到也是貪求諸法本元(元之義)的弟子住處。
著魔的修行人說,你現在所在之處就是佛國淨土,沒有别的淨土居處,也沒有金色殿堂(淨土所有)。
亡失以前修行之心,身體與性命皆歸依。
“其”指其他修行人(即其弟子)。
“推”是前推,有誘使之義。
這句話是說那個師父誘其弟子使其心終究到破佛戒律行儀的地步。
遇蠱成形之鬼叫蠱毒鬼。
遇幽成形之鬼叫魇勝鬼。
附注:以下講想陰的第五種相狀“身如百千歲”,引疠鬼附身。
于妙定之中,心中起念,貪愛懸應(懸,遠之義,即貪圖過去遠久諸佛能應其所求)。
于是一心一意的周遍流曆精心研究(周流精研之義),貪求冥冥之中能有諸佛感應。
指食、衣、住、行四事之供養。
令那些弟子皆知此修行人是他們以前(前世)的師父,原本就是他們的善知識。
因為是過去的師父,于是心中特别有一種法愛之心産生。
暗中皆進行貪欲之事。
當時他是我的妻妾兄弟。
今日來相度于你。
附注:以下講想陰的第六種相狀“可使聽衆知過去、未來”,引大力鬼附身。
修行者于妙定之中,心中起念,貪愛深入辛勸克己的功夫,樂愛處于陰晦寂靜的處所,貪求安靜甯谧。
修行人來到貪求陰寂的弟子的住處。
宿業(過去業因)。
你今雖未死,但已是畜牲(表示其能知未來)。
就叫一個人在此人後頭,踏其尾部,就會使此人起不來(這是魔力使然)。
大家就相信,此人有尾巴,已是畜牲。
欽佩歸伏。
若有徒衆起心懷疑者,此魔已知其(指此徒衆)懷疑之因(肇之義),于是魔會使其師父除守佛之律儀之外,又加重精苦之行(如拔發等苦行)。
斥罵比丘不能精苦(因比丘不作外道之苦行)。
以顯示其無私心。
揭露他人私事,,顯示自己直心不諱。
未來。
到時候,一一皆毫無應驗之義。
有大神通力之鬼衆。
附注:以下講想陰的第七種相狀“不吃人間煙火,預知奇人寶物”,引山林、土地諸鬼神附身。
定中起心,貪愛能知能見(知見之義),于是不辭勞苦,研究尋找,貪求過去的好命(非宿命論之義),即貪求能知能再見到過去生自己有什麼好東西。
來到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