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

首頁
    求能知宿命的弟子住處。

     “簡”是削成的竹片,“冊”是以繩把竹片穿在一起。

    “符”是竹刻成的信物,漢朝時,把書信刻在竹上,二人各持一半,若二者相符合則可相信,故“符”就是竹刻的信物。

    “牍”是木片(可以書寫)。

     魔化為畜牲口咬珠寶等物給那個說法的人(即修行者)然後穿(著之義)在他的身上,或誘騙聽法的人說地下藏有明月珠,照耀說法之處,聽者眼見此事,信以為真,得未曾有過的歡喜。

     指此說法者因魔力加持故身形肥壯體力充沛。

     指山川等鬼神年老成魔,假借此修行者,宣說男女淫欲之事,破壞佛之戒律行儀,并與承受其事者(指其弟子或聽法者)暗中做些貪五欲之事。

     或做些無益處的精進,如純粹吃草木,而沒有禅定的行事(即不修禅定)。

    附注:以下講想陰的第八種狀“神通變化無礙”。

    引入各種精怪附身。

     研究神通變化之源,貪神通力。

     袋。

     間隙。

     因魔未離欲,身見(即執色身以為實有)尚存,故對刀劍之傷害不能免除。

     贊歎行淫之事,認為不會破壞修行,并将各種男女間淫穢之事當成佛法在傳授。

     這是吸收天地靈氣精華有大神通力(大力之義)的山精、海精、風精、河精與土精。

     一切奇花異草長期(積劫之義)吸收日月精華而成精魅。

     如守天庭的天龍盜天之靈氣,伏地之地龍劫地之靈久之成為精魅。

     仙期已到,計其年歲則應該死,神識已不存在,但由于堅固身形妄想之故,其身形不化而被他怪所附身。

    附注:以下講想陰的第九種狀“身形化空化有自在無礙”。

     修行者于禅定中心中起貪愛入滅之心,于是研究諸法變化之體性,貪求深入頑空之中。

     洞徹透明之義。

     這是在日蝕、月蝕之時,精氣入地,地上的金玉芝草,麟鳳龜鶴,吸收此精氣而可經千萬年不死,出生國土中成為物仙(金玉芝草);禽仙(鳳、鶴)或獸仙(麟龜),年久成魔。

    附注:以下講想陰的第十種狀“瞬間可行萬裡”。

     辛苦研究“幾許微細之動相”。

    想陰的根本即第七識微細之動相,隻要修行功深,自會消滅,不可以起心研究,研究即成魔相。

     “分段”指“分段生死”,如人畜即屬分段生死,在某個時段肉身有在稱為生,某時刻肉身壞去不在稱為死。

    這是粗相變化。

    “變易”指變易生死,如菩薩沒有肉身的生死,隻有心念在變易而已,果位愈高則心的執著愈少,這種變易生死是“細相”之生死。

    這句話是說此修行人定中起念想立刻放棄分段生死而得到常住細相的變易生死。

     求長壽。

     “詣”是走之義。

    由魔力之故,在一宅之中,數步就可由東走到西,表示“地可縮近”。

    反之,急行累年不到,表示“地可變遠”。

     即他化自在天魔。

     即役使鬼。

     毗舍童子是毗舍遮鬼,此鬼會啖人精氣,是四大天王所管轄。

    其已發心者會助人,而未發心者則會害人。

    此處是指其未發心者。

     “其”指魔之眷屬,“彼”是指此修行人。

    此句話是說天魔為使其眷屬得到定心虛明,就讓他們吸食修行人的精氣。

     或者不經由(因之義)魔所附身的師父,而由修行人(指弟子們)親自看到自稱“執金剛”之天神,此天神自說:“為使你們(指弟子們)長壽而我化現美女身與你們行男女欲愛之事”。

     年紀不大,就肝腦枯竭(因與魔行淫欲之故),且口中又常自言自語(口兼獨言之義),以至外人聽來以為他是妖魅,眼前其他人大多未詳察,以緻此修行人大多陷于官府之災難。

    但他在尚未被官府刑罰之前,大多已肝腦枯乾而死。

     魔惱亂此修行人(彼之義)以至使他死亡。

     先前所說十種惡魔師父。

     迷。

     使真正的修行人,終歸成魔的眷屬。

     失去正遍知的佛性。

     定中所現境界。

     即“禅觀”與“妄想”兩種心交互出現,若禅觀心稍勝過妄想,則出現色陰中第一到第九之境界,反之則不見。

    若禅觀心力“遠勝”妄想則破色陰,反之則受魔困。

    例如起念想知涅槃的狀況,則“想知道”是妄想,涅槃聖境是禅觀。

     保持正法并遮覆保護修法的衆生,使衆生皆能成無上道(成佛之義)。

    附注:以下講行陰的狀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