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超出三界,下輩子還知道要修行,且禮佛消業障,又能超度往生者。
★大魚吃小魚,人像大魚,什麼都吃,就是最兇猛的老虎肉也吃,故業障深重。
若不好好求忏悔,多禮佛,等到彌勒佛降生娑婆世界時,則一點善根都沒有,更不用說要修行了,若能多禮佛,求忏悔,好好修行,多種善根,到時候說不一定能成為彌勒佛的弟子。
※日期:一九八三年農曆二月九日地點:承天禅寺紀念堂年齡:九十二歲
★都是有個“你、我”在争,看能不能修到沒有“你、我’,這種境界。
★要修忍辱,忍是我們修行的根本,如果不能忍,則徒具出家人的外表,不要常以為自己做的都是對的,這樣就不能修心。
※日期:一九八三年農曆五月一曰地點:承天禅寺紀念堂年齡:九十二歲
★修行當從粗衣淡飯下手,而現在整天都在考究吃的、穿的,修行本是要消業障,現在倒把福慧吃下去,業障也随着來了。
★自己有煩惱要自己解脫,把師父開示的話,拿來應用來解。
不是師父說一大堆,而是自己能夠靈活應用拿來轉。
★煩惱、生氣時,不要執着追究煩惱是哪裡來,若執着則心不開,不能安心辦道。
往前進,什麼事都要看得破、放得下,還是把阿彌陀佛挂在嘴邊,才是最要緊的。
★就是家人來寺裡用齋,也要他們添油香,讓他們有正确觀念。
※日期:一九八三年農曆六月四曰地點:承天禅寺年齡:九十二歲
★好也笑笑,壞也笑笑,好壞是分别出來的。
★如遇高興歡喜,則問是什麼人在歡喜?如遇煩惱,則問是什麼人在煩惱?
★遇有煩惱或有什麼不好的念頭,就向阿彌陀佛說:又來了,又碰到了,要念阿彌陀佛,說煩惱快走,沒這回事,以心治心。
★寺務處寫那些是與衆生廣結善緣,與外面辦公上班的抄寫不一樣,而和晚課的功德相同,勿起煩惱。
★要誦戒,才沒有那些愛情、愛别。
★父母生我們恩情很大,不出家要報父母恩很難,因為都是冤親來的,出家要上報四重恩,要父母也能了生死,才是度他們。
父母不僅是這一世的,不出家就不知道,還有以前那麼多世的父母,所以不要起想父母的念頭,不要一直想父母的事,這是生死念頭。
父母喜歡我們嫁人,像他們一樣,愛别離苦。
如果你喜歡這些,以後你愛怎麼演都可以,可以演更自然的戲,也不用禮、義、廉、恥,畜生中都沒有這一些,更自然。
★父母對我們越好,越是有恩怨。
出家與社會是相反的,越疼我們的,到臨終時,越放不下。
不要一直想父母如何如何,應專心于道上,否則又是愛别離苦,生死輪回的路真危險。
★不要拿那些壞東西放在心裡,很痛苦,不要愛漂亮,穿我們這件衣服(指出家人三衣)直接到西方,如愛漂亮,以後有自然的衣服穿,不用做的,有的還沒有去,就已經在裝那個形了。
★在家人看不懂,以為我們苦,如果道心不堅固,如活在陽地獄,感到什麼都不好、不自在,又有煩惱。
有的道心比較堅固,但以前的種子還在,師父講是講,你們聽是聽,外境的影響還是很大。
居士問:弟子由書上見一句話說:“對一個覺者來說,已斷修惡,不斷性惡”,此話應如何去體會,其正确否?
師父答:是,我們要修福,譬如别人沒得吃,分給他一點,設法幫助别人的困難,如此才能福慧雙修,不會再去做惡(當機者心開意解,老和尚的意思是要我們注意因中的行為,要斷修惡,至于性惡是果中,如能現時畏因,則果非我們所能免,要自然應付,由目前善因或可移。
)
※日期:一九八三年農曆六日二十日開示地點:承天禅寺年齡:九十二歲
★在修行過程中,生了煩惱就不好,要沒有煩惱才好。
★我們學的是無形的心地法門,是無上法。
★身體有病,吃什麼藥也沒有用,念佛沒事就好了,阿彌陀佛是無上醫王。
★經典即是路,煩惱時拿來化解,要會用。
有煩惱來,會應用,煩惱即菩提,不會用的,煩惱即是無明。
如煩惱來不知解脫,着于煩惱,有如吃錯藥,吃到毒藥。
藥是随人吃的,要吃對藥,不要吃錯了藥。
要回光反照,把它改過來,不要說别人不對,一說出來就是自己不對了,這個“口”很重要。
★修行要注意口業,口好就好,不要說:我雖口不好,心是好的。
出家了,佛寺中也會有是非,但不要與人在那邊論是非,不要一張嘴巴唠叨,論人是非者,就是是非人,有時間就拜佛、念佛。
問:師父!那做起來很不簡單。
答:不要說不簡單,隻要去行就很簡單。
問:我是凡夫,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