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卷

首頁
    講三世因果,你現在做的正在造業呢,本來是果了,已經在受苦了,又造新業了,現在我們所做的是未來的果,這個果已經定了,所造的一切都是因,因就給未來定果,叫做未來的生死。

     現在,大家有什麼意見嗎?我們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我們講過兩部經,一個是《佛說無量壽經》,一個是《心經》,這兩部經是一樣意思。

    《佛說無量壽經》是事上說的,《心經》完全是理上說的,我們要把這兩個結合起來。

    事即是理,這個理是來顯那個事的,事能夠顯理,但是理是成那個事的,你溝通一下就知道了。

     有沒有問題? 問:能不能講故事? 答:有個德山宣鑒祖師,過去他在山裡頭修了很多年,給《金剛經》做注解,注了好多年了,注了好多,自己挑了一擔子下山了,準備出版印去了。

    下到山底,有個賣燒餅、果子、油條的點心鋪,德山祖師走到那裡就問裡面的老婆婆:“老婆婆啊!我買你的點心吃。

    ”她說:“大師父!你下山了,你這上哪裡去啊?”他說:“我做了一部《金剛經》的注解叫《青龍疏鈔》,我要去印。

    ”那時候沒有出版社,自己要印都要用木闆刻啊。

    老婆婆說看他給《金剛經》做的注解,還挑了這麼一擔這麼多,她就問他:“師父啊!《金剛經》上有幾句話,我可以請你開示開示吧?”他說:“妳說啊,我對《金剛經》很熟。

    ”“《金剛經》上有這麼幾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老和尚!你要點的是哪個心啊?”他一聽,就不知道要點哪個心了。

    三心都不可得,你要點心,要點哪個心?他一想啊:“我着了一部《青龍疏鈔》,還不如一個老婆子。

    ”一賭氣,回山去了,把《青龍疏鈔》燒了。

     我們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你用哪個心來學?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你現在的現前心,你用哪個心來學?現前起,念念不住。

    前念随着我語言就消失了,你用哪個心來學?永遠不住的,念念不住的,沒有現在,沒有現在也就沒有過去,沒過去也就沒得未來。

    這個得參,個人去體會。

     問:您是用哪一個心在講? 答:無心在講啊!我哪有心講!你答不出來,用無心聽就好了。

    那個老婆子要是問我點哪個心,我點的是無心啦。

     問:是不是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号? 答:一樣的,看你念哪一個相應,你念哪一個得到的利益大,你就念那個。

    不過念咒、念經、念佛号,這三個都得到加持。

    念佛是仗着你念哪尊佛得到哪尊佛加持你,這是仗他力。

    念經呢,經是佛所教導我們的,念大乘經典你能開悟,并且念經的本身,你經常念,就漸漸入進去了,你念哪部經就能入到哪部經裡頭去。

    念咒就是總持。

     但是比較起來,我們在家庭裡頭,要是為着方便,念佛還是好,或者念藥師佛,或者念阿彌陀佛都好,如果念念久了,念純熟了,再加點觀想力。

    我感覺年紀大一點的,還是念佛好,念佛号得到佛的加持。

    而且念佛号也具足經了,也具足咒了。

    “阿彌陀佛”沒有翻,它就是咒啊,“阿彌陀佛”不是咒嗎?也是咒啊。

    隻要“阿彌陀佛”完了就具足一部經,“無量壽佛”又是一部經,“觀無量壽佛”又是觀想的,總攝起來不就是咒嗎?也是咒啦。

     看你念的哪個相應,有的念《金剛經》特别相應,他可以斷煩惱,用它來延年益壽。

    《金剛經》又稱“延命真經”,好多過去的大德,經過算命的批過八字而生了恐怖感,說要死得早,他又不想死,就念《金剛經》,念了《金剛經》他就壽命延長了。

     還有沒有問題?對于問答,禅宗有一千七百多個公案,是機鋒轉語。

    我以前小的時候,無知的時候,也想學這一套,因為我曾在鼓山住,鼓山禅堂裡頭,參禅的人跟參禅的人,碰到面都是機鋒轉語。

    怎麼叫機鋒轉語呢?就是我說一句話,你能夠給我下一個轉過來,就看臨時的慧。

    古來人是這樣修好多年,一句話、一個動作就開悟,我們現在拿它來逞嘴巴皮:“你看,我多有智慧,你一問我就答出來了。

    ”沒悟啊,這樣久了,就耽誤了。

    耽誤什麼呢?悟性就閉塞了。

    那得經過好多參啊,問你一句話,就要參參參,參到廢寝忘食,變成個傻子了,就開悟快。

    起碼你要破個參,但還距離開悟還很遠的,距了生死還很遠呢。

     禅宗的公案,有些人願意看,但我覺得不要看,看了就把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