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敢为天下先者胜

首頁
    貞‘?至于有點思想毛病,更是人人難免。

    ’文革‘中的事,是老人家親自領導,親自發動的。

    張環友同志進’革‘,一不是他的本意,二他也沒有迫害老幹部……這就不錯了。

    按家屬意思寫上吧。

    ” 張敬懷一錘定音,治喪委員會和家屬的矛盾解決了。

     張敬懷想了想,讓吉秘書鋪開宣紙,寫了一幅挽聯: 金戈鐵馬滌舊布新功标先賢榜 治國修身是非成敗留待後人評 張敬懷囑咐吉秘書:讓治喪委員會挂在靈堂上,吉秘書問張敬懷:“您是否親自參加追悼會?” “去去去,怎麼能不去呢?”張敬懷肯定地說。

     “那……”吉秘書遲疑地說“各地市宣傳部長會議也是明天開幕,張書記要緻開幕詞呢。

    環友書記的追悼會,張書記不是已經送去挽聯和花圈了嗎?” 停了一下又補充說:“這話不該我說,張書記在省領導層,人際關系不太好,我估計去參加追悼會的人不會很多。

    ” 張敬懷說:“别人可以不去,我不能不去。

    ” “宣傳部長會議怎麼辦?” 張敬懷想了想:“你打個電話,讓宣傳部長會議八點就開,我去講幾句話,主要是提出一些問題要大家讨論,不會超過半小時。

    講過話,就去竹節崗。

    ” 竹節崗就是火葬場,那裡前年新建了一座靈堂,可以容納五百多人開追悼會。

     還建有存放骨灰的靈室。

    像中藥鋪似的,每個骨灰盒一個格。

    有一座靈堂是專門放革命領導幹部骨灰的,誰放什麼位置,是分科、處、部、省級别存放的。

    粉碎四人幫後,張敬懷參加過多次被迫害緻死的老幹部的追悼會。

    每次他都想,我死了後,可不住這裡。

    生前分了一輩子“級别”,很多人為了級别鬧得天翻地覆,死去活來,死後可不要再在這裡“論級排輩”了。

    而且住在這裡,是定“靈魂終身”的,再也提拔不了了。

    每次他都這樣想一遍。

     次日,張敬懷在宣傳部長會議上講完了話,匆匆驅車趕往竹節崗。

    一路上,一輛一輛的小橋車向竹節崗開去,每輛車前,都系着一朵大白花,顯然都是去竹節崗開追悼會的。

    到了竹節崗一看,并不像吉秘書估計的那樣“參加的人不會太多”,還沒有到開會時間,在靈堂外面就來了好幾百人,其中大多數都是省裡廳局一級領導。

    人們在靈堂外面熙熙攘攘,有說有笑,完全不像來開追悼會的樣子。

     隻聽他們互相打招呼:“你怎麼也來了?” “我怎麼不來呀!治喪委員會把我列入’生前友好‘名單,我這個’生前友好‘還能不來呀!” 張敬懷知道,說話這位是前省委的一個部長,和張環友有矛盾,張敬懷還和他們雙方談過話,調解過兩人之間的關系。

     “你呢?人家張老頭一貫對你’恩重如山‘……哈哈!” “得了吧。

    我來是……很多老戰友難得見一面。

    咱們現在是’無車階級‘。

    來這裡是公家出車。

    組織上給一個大家見面的機會,為何不來?” “你對老張頭兒也不能要求太苛。

    人家進了革委會,在對待老幹部方面可沒有執行那條極左路線……人無完人嘛!” “那倒是……” 靈堂内奏起哀樂,有人招呼大家:“各位領導,現在追悼會開始,請進靈堂時,各自戴上一朵白花……” 人們這才從說東道西中醒過腔來,拉下臉,顯得悲痛的樣子,進了靈堂。

    張敬懷在前面進去之後,大家依次進入靈堂。

    等大家都站好,原來省委辦公廳的單主任,現在的單秘書長,宣讀按照事前經過多次修改家屬和治喪委員會都認可的“張環友同志生平事迹”。

    張敬懷注意到,在宣讀中間,就有人小聲互相耳語,隻是因為有哀樂,他們聲音又小,大家聽不到罷了。

    又因為“生平事迹”是印在三頁紙上的,封面還印有帶黑框的張環友的遺像,宣讀時根本不用聽的。

    張敬懷在哀樂聲中,低頭走過擺滿鮮花的張環友的遺體旁邊,擡了擡眼,見化妝師把張環友的臉描得太紅了。

    兩腮凹進去,反而顯得很難看。

    張敬懷突然想:人這一生,自己化妝的假面具,太多了。

    臨死,應該留下個真面孔,再化妝一下,太不值得了。

    張敬懷急忙刹住自己的遐思,走過遺體,和站在旁邊的家屬一一握手,說了幾句讓他們“節哀”的話,就出了靈堂。

     吉秘書也随後出來了。

    吉秘書給他開了車門,張敬懷進了車,即風馳電掣地往市内開去。

    宣傳部長會議正在進行小組讨論,張敬懷要去聽聽情況,将來他要做會議總結呢。

     一路上,吉秘書都想說說他對一次追悼會的感想。

    可是他見張敬懷低着頭,沒有說話的意思,便沒有開口。

     張敬懷多次到這裡參加去世老同志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