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北漢烽煙第二十三章萬金家書
文鄉侯霍琮,出身寒微,太祖武威二十五年,為雍王府司馬江哲救入王府。
初時未蒙青眼,為寒園仆役。
後太宗以潛邸賜甯國長樂公主,琮仍執役寒園,日常偷閱哲文稿書籍,為昭華郡主所察,郡主憐之,書告楚鄉侯此事,哲聞之心動,傳書公主,為其延師教讀。
後,哲自軍中歸,試其文章而喜,乃收歸門下。
哲雖世稱才子,文章錦繡,冠絕天下,然多涉獵,琮性謹嚴,唯讀經史,青出于藍,遂成文宗,然終琮餘生,事哲如父。
——《雍史。
文鄉侯列傳》
大雍武威二十七年十二月末,澤州大營上下一片喜氣洋洋,在數年僵持之後終于取得了一次勝利,軍中将士都是喜笑顔開,更何況皇上傳旨重賞三軍,所有的軍士的荷包都是滿滿的,勝利加上賞賜令澤州将士揚眉吐氣。
在龍庭飛退出澤州之後,齊王李顯下令趁着雪降之前在沁州邊境紮營,經過三十萬雍軍和從澤州征調來的二十萬民伕一月奮戰,修建了百裡營盤,這一次,雍軍是絕對不允許北漢軍再次進入澤州的了。
臨近新年,澤州大營防守雖然森嚴,可是還是允許軍士輪流出營,雖然附近沒有城鎮,可是逐利的商人早就在建立了臨時的集市,臨時搭建的房屋雖然簡陋,可是卻很溫暖,酒店、青樓、賭場樣樣都有,還有各種各樣的貨物出售,齊王并不反對集市的出現,畢竟沒有這些,冬天可就難過了,但是為了安全仍然派了軍隊将集市控制起來,免得北漢的間諜趁機入内探聽軍情。
雖然沒有軍令下達,可是人人都知道,明春進攻北漢,已經是闆上釘釘的事情了。
中軍大營,我倚在軟榻上看着家信,這次皇上派人來傳旨嘉獎,順便還帶了家書過來,長樂和柔藍都有信來,雖然很想看看柔藍寫些什麼,可是對長樂的思念已經盈滿心胸。
所以我還是先打開了長樂公主的信。
長樂公主的信很長,居然寫滿了七張絲絹,從墨迹的新舊看來不是一次寫得,可能是随想随寫,每日都寫上幾行字,然後才随着使者而來。
“妾行程頗平順,唯慎兒為慈真大師所占,妾終日難見數面,慎兒已能行步,然不能久,夫君歸日,應能見慎兒獨自行走矣。
……
三王兄對麟兒頗冷遇,妾雖不滿,但兄妹多年不見,王兄又奉旨接妾身回京,不便勸止,隻得令麟兒、柔藍不離左右。
妾心中憂慮,三王兄如今權勢滔天,卻對六王兄恨意不休,妾恐兄弟閲牆事重演。
……
得皇上密書,京中有流言說澤州兵敗,妾知有夫君在澤州,必不至如此,然流言過處,人心惶惶,不得已妾身放緩行程,沿途接見地方官員眷屬。
……
太子郊迎,禮重如此。
妾身心有愧意,太子雖然年少,卻是聰明仁厚,柔藍和太子青梅竹馬,重見仍然如昔日親厚,麟兒雖孤傲,太子以誠相待,麟兒已兄事太子。
皇兄下旨命麟兒為太子伴讀,京中頗有非議。
……
有一事,妾心不安,司馬修嫒,前蜀貴女,戕害懷孕才人,雖得皇後阻止,然才人産後而亡,二皇子可憐,生母卑微,無辜受害,所幸程充容仗義相救,皇嫂已令二皇子拜程充容為母。
然司馬修嫒戕害皇子,害死皇子生母,其罪非輕,按國法宮規,應杖殺之。
奈何三王兄親來求情,言道鎮守東川需蜀國世家襄助,司馬氏功績顯著,若殺其女,恐東川生亂,皇嫂不得已赦其死罪。
然母後衆人皆心恨之,皇兄子嗣不昌,若如此姑息,恐後多生事端。
妾身至京,母後相托,皇嫂暗傳聖意,妾身乃于當夜杖殺修嫒于冷宮,雖是皇命,妾身仍難心安。
惟恐三王兄記恨妾身,妾身得父兄愛護,諒無恙,唯慮波及夫君,望夫君志之。
……
妾身聞南楚軍兵壓葭萌關,皇兄已遣三王兄回東川,然妾心不安,夫君前番書信提及陸燦絕情之事,此子世代将門,又得夫君親授兵法,妾身恐東川不敵,又三王兄與皇室裂痕宛在,妾身見其心思深沉,恐東川生變,軍國大事,妾本不當過問,然若東川亂,北漢戰事難息,妾不忍君久戍,故心實憂慮。
……
今日海仲英秘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