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章 风云渡海

首頁
    了腳步,矯首夜空,凝視良久,忽而擡手拍了拍家父的肩膀,道:“老實說,即便是此刻,我還不知道該不該同你老弟說清楚。

    不過,從先前你問起我那張畫上看來,足見慧眼獨具,卓識不凡。

    王代表要我給你薦的這份工作,想來是足可勝任的了。

    祇不過讓你懵懵懂懂地去了,未必能有所成就;可讓你明明白白地去了,其中卻埋伏着無限兇險殺機——” “李先生若是肯說得明白痛快,張某人又有什麼不可以去的?”家父一股三昧眞氣湧上脊柱,賈勇說道:“我苟延了幾年性命,卻仍是個混天胡塗——渡海南來之時,我究竟擔上了什麼關系?又犯着了何等轇轕?就請李先生賜告罷!” “那麼我得先請問老弟:方才怎麼會提起那位年輕的“幫朋”來的?” 家父遲疑了片刻,情知這啞謎不該再打下去,遂揚聲應道:“如果我沒看走眼,此人是不明不白給殺害了。

    ” 李绶武似乎并不覺得意外。

    他摩挲着臉上的麻子坑,終于點了一下頭,輕聲道:“你是沒有看走眼。

    ” “我還看見了下手的人——” “這倒不然了。

    ”李绶武搶忙接道:“你祇看見了刀斧手,卻沒看見眞兇。

    ”“這麼說李先生當時也在場了?” 李绶武對這一問始終未置然否,但見他抻臂朝天一指,道:“老弟且看這夜色阗暗如墨,幾無半點明光;可是久在沉黑之中,景物仍依稀可辨。

    豈有它哉?不外是這一雙眼睛适應了、習慣了。

    你誠若有心辨識這幽冥晦暗之地的事物,一旦适應了、習慣了,怕不反而傷了眼力,便再也承受不了光天化日裡的景緻了呢!” “李先生不必再試我的膽子了——”家父道:“渡海之時司令官究竟查着了什麼不該查的東西?” 幾乎就在家父問話的同時,李绶武迸出了一個令他無從想象也難以驟信的答案:“金子。

    ”為了怕家父沒聽清楚,他又重複了一句:“二十萬兩黃澄澄的金子。

    ” 簡而言之:當初毛慶祥接獲“老頭子”手谕密令開庫南運的那批黃金并未連同中央銀行所貯存的一批金銀移赴廈門、台灣,反而在老漕幫的協助之下趁水路出上海港北水道,由川腰港外海道北上到了青島。

    這是萬硯方親手策劃的一步棋——在他看來,“老頭子”之所以會透過毛慶祥來執行這項任務,意味着這筆黃金非國庫所有,而是私财。

    既屬家産,而須以如此十萬火急的手段處分,則可以想見時局崩毀的程度和速度了。

    然而是時上海以南遠抵閩、粵乃至香港、馬尼拉的船運全掌握在一個叫項迪豪的航業巨子手中。

    此人曾在戴笠組織的“人民動員委員會”中列名第三,僅次于萬硯方和洪達展之下。

    待“中國新社會事業建設協會”成立,也出席了在麗都花園舉行的籌備大會。

    然而項迪豪本人熱中武術,精擅技擊,除了商場上必要的應酬之外,多在自宅所設的拳擊館中鑽硏磨熬,向無公開活動。

    不過,既是“新社會”一分子,便須歸保密局監控;換言之:項迪豪所經營的事業亦必須經由種種公文往返的程序向“保”字号兒的特務報備核管。

     照說由“保”字号兒發個函,知會項迪豪手下的航運公司撥一艘船将黃金運出也就完差了事了。

    可是萬硯方一旦插手,卻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直先,他硏判這批黃金不由毛人鳳、唐縱或鄭介民經手,亦未随前一批中央銀行的黃金、白銀公開委交俞鴻鈞和“太子爺”押運,則顯示“老頭子”有意私下處分,且知情的人越少越好。

    其次,在是否和項迪豪打交道這一點上,萬硯方有極為強烈的堅持;原因究竟如何?萬硯方并未明說,他隻告訴毛慶祥和李绶武:“項某人身上背了一宗十分奸險的疑案,此案不查個水——石出,這人便信不得。

    ” 如此一來,二十萬兩黃金即便起出,卻不能順行南下,直入閩、台海域——原因無它:在這個區域中往來活動的海船皆屬項氏集團所有,船上皆裝置着新式雷達,一旦經其偵知,必定會通報沿海各埠的水陸交通稽查處、乃至各地交通警察局,如此則輾轉又為“保”字号兒裡他山頭派系所掌握,雖說最後還可由“老頭子”親自出面收拾,毛慶祥本人卻直似砸了差使。

     然而萬硯方給定的策卻單純得多;由老漕幫方面準備四艘船體堅固、且加裝了燃油動力機具的河船,于某日某時、準點準刻在黃泥塘待命。

    一旦黃金起出,即分裝于四船之上,出河入海、折北而行,沿途不貼岸、不靠港、徑赴青島。

     之所以選擇青島,萬硯方并未明說緣故,然而毛慶祥卻不得不深自懾服。

    因為青島當地原本有那麼一個由日本人創設的魚市場公司,叫“青島水産統制組合”,非但壟斷當地的水産捕撈和販賣,甚至還自占一方碼頭。

    抗戰勝利之後國府派員将之接收,便歸屬“三有公司”旗下,成立了官商合辦的魚市場。

    毛慶祥一聽萬硯方點出青島,立刻想起這“三有公司”接收的物業來,不覺拍案叫絕——因為那魚市場自有的碼頭與軍事碼頭恰恰相鄰,連倉庫都祇一牆之隔。

     這個暗渡陳倉的計劃祇須打通一個關節,便告成功;那就是如何将數量和價値如此龐大的一筆黃金混充軍需物資、挾帶上艦,而能于裝卸之際避過軍部查驗人員耳目。

     說到這個細節上,李绶武将視線從迢遞無涯的夜空深處轉向家父,道:“從三十八年二月下旬開始,一直到五月中旬,你老弟每日裡早出晚歸、馬不停蹄地在各兵站之間,都幹的什麼活兒來?” “盤點大軍物資。

    ”家父說罷,登時會意地苦笑起來,道:“我明白了!所謂“暗渡陳倉”,便挪是趁我盤點過後,貼上總監部查驗封條,你們再伺機從隔鄰魚市場倉庫破壁而入,将軍需品卸下,換裝黃金,再貼回封條——且慢,我是在那年五月十六日請了個長假,開始列表做帳的,之前三天,我到過軍港碼頭倉庫——” “一點兒也不錯。

    ”李绶武接道:“正是三十八年五月十三号夜裡,二十萬兩黃金封箱上車。

    原本是神不知、鬼不覺;可誰知道老弟你既在軍職、又是庵清光棍,還偏偏剛繳了個盤點軍品的差,艦上司令官立刻派人從裝船物資查起,陰錯陽差地查到了“老頭子”密令交運的黃金。

    這才循“保”字号兒系統往上報,得知是“上元項目”,保密區分列為極密——” “司令官是問起過“上元專案”。

    ” “黃金安全運到青島魚市場倉庫的日子是二月十二号,也是上元節,才因之而命名的。

    ”李绶武一面說着,一面緊緊皺起眉頭,道:“至于那司令官之所以會盤問,恐怕正是上頭的意思——不盤清問明,如何在一千五百多個老漕幫和洪英光棍之間找出負責“上元項目”的事主來,再殺之滅口呢?話說回來:萬老爺子處心積慮、算盡機關,早就提防着會有這一手,是以才假借“新社會”忠貞幹部、眷屬名義向“保”字号兒請領了七、八百張通行憑證,為的還不就是要魚目混珠,保住那位“幫朋”的一條性命麼?那毛慶祥欠萬老爺子一份恩情,不得不遵囑發出。

    可又誠如你老弟所言:怕這撥人上了船鬧嘩變;便索性又同哥老會方面聯絡,請他們鸠集北地洪英,随艦南行,假稱赴海南島助戰,實則祇是防範老漕幫光棍劫船——” “據我所知,北地洪英原本不多,怎麼也能湊上七、八百口人呢?” ““保”字号兒祇管發足一定數量的憑證,哪裡顧得來誰是光棍?誰是空子?其實同老漕幫這邊的情形是一樣的——引伴呼朋、攜家帶眷,大夥兒都以為祇有艦上官兵要去海南島打仗,他們則祇是搭個便船往上海、廈門逃難罷了。

    其中最冤的大概就是哥老會會首洪達展本人了——他在青島有個外室,眼看懷胎足月,就要臨盆,這才專程搭機北來探視,正好接下了這趟差事。

    原想憑他的威望,途中祇消知會艦長一聲,便能在上海靠泊;殊不料五月二十七号上海就失陷了。

    依我說,這一番因緣際會,倒讓多少心不甘、情不願的人物就此有家歸不得了。

    ” “羁旅在外倒不算什麼;試想當年,若不是因為我多了重光棍身分而引起盤查,也不至于害那“幫朋”枉送一條性命——” “老弟!”李绶武回眸深深凝視了家父一回,道:“你如此灰心失志,豈不太辜負我薦你往史編局作一番“學問”的心意了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