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潜龙勿用穴蛇飞

首頁
    一牆歪鈎斜撇的怪字,靜農還說:從那字裡可以看出世運将頹,現成是一幅又一幅的〈喪亂帖〉。

    ” “想起來了,是有這麼句玩笑話。

    ” “結果洪某人那四、五十幅字聽說全數高價賣出,《春申畫報》上還刊了一則小小的馬屁消息,說有某大機具工廠的董事長慧眼識貨,一體搜購了去。

    那識貨的董事長姓什麼?你還記得不?” 萬得福搖了搖頭,萬老爺子卻哼哼冷笑了兩聲,再将報紙抖開,順手一指彈出,“噗喳”一響之際,一塊方方正正,好似刀割剪裁的方形紙片當下飛出,落在萬得福右手的食、中二指之間,工工整整印的個明體大标題字:“周”。

     “上回荷塘小集,三爺告訴我這姓周的是他莫家早年聘下的一個廚子。

    ” “那廚子恐怕早在十八年前就死在杭州商會會館小客廳裡了。

    ”萬老爺子望一眼報紙上的那方空洞,道:“莫人傑!你也就休怪我把你送進蘇聯大使館去了。

    ” 萬得福端地大吃一驚,道:“老爺子神通廣大,日本也有咱們祖宗家的人物,我卻向來不知道呢!” “這也沒什麼好得意的。

    ”萬老爺子歎道:“祖宗家光棍教人逼逃孔急、走投無路,祇好離散飄零,流落異邦;也是情非得已的事。

    這庵清光棍還是個極幹練的,結果也隻能溷迹東京開出租汽車——得福!你以為咱們有什麼好得意的呢?” 萬得福無之如何,悄然不語,但見那萬老爺子愁容未展,臉頰額面盡是阡陌縱橫、渠紋交錯,這才猛地驚覺:眼前昂視樹立的人物已經是七十二高齡老翁了。

    這老翁溷迹江湖近一甲子,即令文成武就,功高譽滿,号令天下,捭阖無匹,卻終身未娶,自然乏嗣無後;一旦說起離散飄零之類的事,眉眼便益見黯然。

    孰料這主仆二人畢竟朝夕相伴三十餘載,果然靈犀相通;萬得福正這麼為萬老爺子惋惜之際,萬老爺子卻道:“設使不是這麼兵連禍結、終教大局萎敗不可收拾,你也不緻蹉跎歲月,到今天還跟着我間關颠沛,沒個了局——你看,孝胥比你還略少幾歲,都已經抱了四、五個孫子、孫女;唉!是我連累了你。

    ” 萬得福情知萬老爺子一生出這樣感慨、少不得又要唏噓半日,于是連忙兜開話題,道:“方才說的是老爺子沒讓那莫人傑來投誠,這就說遠了。

    ” 萬老爺子一時且不答他,祇邁步朝落地長窗走過去,低眉垂首向紫藤與葡萄樹的深處望一眼,又望了一眼,才緩緩扭回身,道:“他哪裡是來投誠的?他明裡是來“挂号”,暗裡卻是來“鑿底”,而且必定與洪達展那厮脫不了幹系。

    ” 這“挂号”、“鑿底”俱是老漕幫在還是糧米幫時代流傳下來的切口;“挂号”是指外地盜賊或棍痞到了某地碼頭時須投帖求見本地差役頭目:目陳來意;“銮底”則是指混入敵壘、破壞其工事、設施的手段。

     “他是、他是共産黨派出來的?” 萬老爺子慘然一笑,道:“可别以為這台灣海峽一衣帶水的兩邊祇有國、共兩黨而已!這莫人傑究竟是何來曆?怕連它共産黨也未必知曉。

    我也祇是霧裡看花,略能猜測一、二而已。

    要之在于不讓此人就這麼大搖大擺地闖了來,否則怕不又要煽動一場兵燹?這一仗若是起來,較諸八年浴血抗日,其荼毒為禍或恐尤且過之呢!”說到這裡,萬老爺子再轉回身去,彷佛要穿越牆,極目遠眺,将北方偌遠偌大一個并不在視野之内的世界觀一個透徹洞明。

    此時已近薄暮,斜陽餘晖自窗左拂檻滑入,遂将萬老爺子剪成一枚高大而微透着血色的黑影。

    萬得福接着聽見那如幻似蜃的黑影深處傳來這麼一段話語:“看這國之大局:東一個黨、西一個黨,南一個府、北一個府;口口聲聲都是為國民、為社會,說穿了不過是利害之争、權勢之争。

    卻是咱們老漕幫光棍,原本是個流徙亡命的譜系身世,也就祇合在這幽冥晦暗之地,助人逃過光天化日之劫而已了。

    ” ““在這幽冥晦暗之地,助人逃過光天化日之劫”?”萬得福低聲念了一遍,卻仍不解其意。

    萬老爺子長喟一聲,舉掌齊眉打了個遮陰,朝日落方向觑了觑,道:“我先問你,你道我千裡傳書,攔下一個莫人傑來,難隻是為了一報當年的誣謗之仇麼?非也非也!這人身上帶了兩份舟山群島和山東半島的兵力分布圖,要到此間密呈今上。

    你想:“老頭子”朝思暮想的便是如何大舉興兵、光複故土,這是何等冠冕堂皇的事業?” “既然如此,怎麼能說那莫人傑是來“鑿底”的呢?”萬得福不由得趨前數步,再問道:“反攻大業不正是這麼些年來咱們舉國上下——” “以數十萬名草芥之衆深入數百萬裡瘡痍之區,你以為這究竟是解救黎民蒼生于倒懸之下呢?還是斬絕國族命脈于旦夕之間呢?”萬老爺子說到這裡,忽然冷冷笑道:“你别忘了:當年祖宗家也有八千子弟被我隻手送上劉羅公路去舍命捐軀。

    結果呢?不過就是曝屍荒郊,成了劉家行到施相公廟這一路之上的攔路孤魂、沉江野鬼。

    如今我每日裡看這窗外的紫藤葡萄架,沒有一時片刻敢忘了:架子底下的土方之中還埋着八千個當年二才他們從戰場上拾回來的“老順興”傘頭呢!——得福!你該明白我說這“光天化日之劫”的意思了罷?” 此時的萬得福早已驚出一身冷汗,不由得打個寒顫,其情狀也頗似點頭的了。

    随後,萬老爺子又沉聲囑咐了幾句:“記着:廟堂太高、江湖又太遠,兩者原本就該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勾當。

    日後有誰大言不慚地提起什麼救國救民的事業來,便是身在江湖、心在廟堂的敗類!便是挑起光天化日之劫的災星!便是祖宗家門的大對頭!” 萬老爺子這番訓誨言猶在耳,日月斯邁,忽忽又近兩年。

    萬得福在這片雜木林中思憶既久,不覺為之神傷膽怯起來。

    神傷的是:一個年逾七旬的老者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不費彈指吹灰之力便阻止了一場迫在眉睫的戰禍,卻抵敵不住咫尺身側倏爾開火的一把手槍。

    而令他膽怯的是,自淞滬會戰前夕,上海撤廠伊始,以迄于萬老爺子遇刺殡身,其間除了莫人傑一案藏頭露尾之外,彷佛還有無數江湖人物和廟堂人物關涉其中,皆如雲山霧沼、若隐若現;而且與時推移,變化莫測,好似雜木林外這一方奇門遁甲陣一般——才過了不到半個鐘頭,先前的峻岩巨石已消失不見;這辰光卻飄來一陣一陣輕紗薄綢狀的粉白山岚,沾衣欲濕,拂面輕寒,倒令萬得福突然覺得昏倦恍惚起來。

    就在他這麼将睡未睡、說醒不醒的時刻,忽覺那山岚之中斜裡竄過來一片殷紅色的影子,萬得福未及睜開雙眼,卻先聽到一串叽叽咯咯的笑聲,渾若風钤搖顫、脆爽玲珑,接着便是一陣峥琮的話語:“三爺說你會到這兒來,你果然來了。

    眞是乖啊!” 萬得福當下身随念起,回手去腋下摸那百寶囊,一摸卻摸了個空;祇聽那柔中帶俏的語聲又道:“三爺還說你會使暗器,你果然要拿暗器對付我。

    這就不乖了!” 話音甫落,半空之中猛地傳來一陣異香,兼之飛來一團物事;萬得福豈敢怠慢?就地一斜腔膛,順手扯開上衣将來物一兜,低頭看時,竟然是一個軟綿綿、油滋滋的荷葉包兒。

     “三爺還說你一定沒吃東西,請你吃一客“素燒黃雀”。

    你可得乖乖地吃啊!”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