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好人,是個大度的領導,嚴也嚴在明處,寬容他了。
挪用希望工程款的事就算擺平了。
11.山區的夏天
山區的夏天是事故的多發區。
防汛始終是夏季工作的重頭戲。
縣委召開了緊急會議,布置了今天的防汛工作。
曆來,防汛的事情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縣委要求都要把幹部趕下去,深入防汛第一線。
古長書還知道,上次賀建軍到市委開會,開的組織人事工作會議,各縣市委都要召開黨代會,縣委到換屆的時候了,這次要選舉新的縣委書記。
新的縣委班子确定之前,要把縣級各部門的人事安排進行一些調整。
古長書覺得這又是一次大好時機,防汛是立功的時機,調整是選擇一個好部門的時機。
兩個時機湊到一起,對于某些人來說就是一輩子的機遇了。
古長書非常清楚,他已經是三十四歲的人了,幹部年輕化,團委的幹部更要年輕,三十五歲以前必須是要退下來的。
他得另尋出路。
眼下,防汛工作就是另一個突破口。
那些天的氣候特别反常,暴熱難擋。
有的地方氣溫高達攝氏41度,水龍頭流出來的水差不多就能泡方便面了。
大明縣防汛動員大會一開畢,縣委其他部門還在研究怎麼辦的時候,古長書就率領團委的全體幹部下鄉了,團委隻留了副書記顧曉你值班。
顧曉你幹不了什麼體力活,每回下鄉,就隻留她在家看門。
見大家都走了,團委就剩下一個孤廟了。
顧曉你也要求下鄉,不願守廟。
古長書說:“那你就當一回尼姑吧。
這尼姑庵裡要是能來一個和尚,也能聊聊天。
”顧曉你說:“留在家裡,别人還以為我在玩呢。
”古長書說:“怎麼能都下去?單位必須有人處理日常事務。
”顧曉你無奈地坐下了。
古長書開玩笑說:“你要想我了就給我打個電話。
”顧曉你說:“鬼才想你呢。
”
這次下鄉,古長書到了一個最邊遠的地區——橫坡鎮。
漢江從此鎮路過,每年夏天都是險情不斷,是一個多災區。
下鄉頭一天,古長書把全體幹部召集起來訓話,他鐵青着臉說:“你們下去,就是要給我好好檢查,不許有絲毫漏洞。
計劃六天時間,直到他認可合格了,你們才能離開。
如果不合格,整個汛期你們就呆在這裡。
到時候洪水來了要死人,你們就上去當人牆給我堵洪水。
要死,也要你們先死,絕不能死老百姓!”
古長書說這話是硬梆梆的。
他是個說得出來,做得出來的人。
團委的幹部都怕他的火爆脾氣,工作上,脾氣一上來,他就翻臉不認人了。
他的強硬風格讓人喜歡讓人怕。
第二天,大家都帶着工具下去了,直達橫坡。
這個邊遠小鎮正在修築防洪大堤,農民動了,街道居民動了,機關幹部也動了。
沒說的,團委的幹部也得動起來,跟着大家一起勞動,同甘共苦。
團委都是年輕人,古長書讓他們承擔了最繁重的勞動,往大堤上搬運石頭。
手套一戴,膠鞋一穿,就義無反顧地成了泥腿子,一個個糊得象泥猴。
團委幹部的表現大家都看在眼裡,每天他們收工最晚,每天他們幹活最多,每天他們吃苦最大。
縣上的人這樣吃苦耐勞,下面鄉鎮的幹部自然就不能偷懶了,隻能起早貪黑地跟着幹,無形之中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防汛勞動競賽。
團委的幹部都很年輕,一個個很有活力。
可到了第三天,他們全都累趴下了,動彈不得了。
雖說他們仍然堅持在工地上,可收工時腰都直不起來了,一個個都變成了苦瓜臉。
古長書還是心疼他的幹部的,晚上從衛生院找來紫藥水,給幹部們擦洗傷口。
他也知道,勞動強度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幹部們缺少鍛煉,長期在機關呆着,突然爆發一次就有點吃不消的感覺。
古長書說:“我就是要讓你們見識一下,什麼是勞動,為什麼說勞動光榮?我們用血汗澆鑄防洪大堤,來保衛幾千戶人民群衆的生命财産,難道說不光榮嗎?就是累死,你們也要給我堅持到底!”好好睡一覺,第二天又沖上去。
在第五天下午的時候,整個大堤的修建就圓滿結束了。
橫坡鎮鎮政府要好好款待他們,準備了一桌好菜,但古長書堅決不吃,他知道,鄉下夥食不好,幹部們吃一頓好的不容易,每回都是上面的下來時才能吃一回象樣的東西,他于心不忍來湊這個熱鬧啊。
所以他說:“我們下來就是服務的,就是幫忙的。
如果要吃好的,縣城多的是,沒必要跑下來吃。
”話畢,就率領全體幹部走了。
12.我知道這種事的輕重
看着團委幹部遠去的背影,橫坡鎮政府的幹部們感慨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