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信使的遭遇

首頁
    的是金天王的身份。

    趙某的遭遇發生在華陰,以此推斷,金天王當是西嶽華山之神。

    再引起人注意的是,他對趙某說的那句話:“把它交給蜀地成都的蕭敬之,此事甚秘,怕洩露,所以找人間之人去辦。

    ”聯系到後來蕭敬之的話:“我向金天王求一官,他給辦妥,故派您傳信。

    ”可以設想,華山之神金天王之所以派陌生人趙某當此信使,也是為了安全起見。

    因為他徇以私情,為自己的女婿求官,怕被臣下所知,壞了名聲。

    其實,在這個故事中,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最令人關心的是陳少遊發出的那封書信。

    這到底是一封什麼樣的書信,為何如此重要和緊急? 如前文所說,陳少遊為人聰明,善于斂财,而又長于用财,以此交結權貴,頻獲遷升。

    舉個例子:唐代宗永泰二年(公元766年),陳少遊被任命為桂州刺史,他嫌這個地方太偏僻,欲求在比較近的州郡為官。

    當時,朝廷負責人事的主腦是宦官董秀。

    這難不倒陳少遊,他第一時間跑到董秀家門口堵着,後來發生了這樣的對話: 陳少遊:“您家中有幾口人?每月又花費多少錢?” 董秀:“做這份小差事已久,而眼前物價又高,一個月花費一千多貫錢吧。

    ” 陳少遊:“如此計算,您的工資實在支撐不了您的開支!這樣吧,我願以一己之力供您全家之需,每年給您五萬貫錢。

    現在就給您一半,其餘的過幾天補齊。

    以此過活,又有什麼不好呢?” 董秀大喜。

    陳少遊随即哭泣:“但我就要到南方上任了,此去荒蠻,隻恐再不能生還而歸,以睹您的容顔啦!” 董秀臉一紅:“中丞美才,不當遠官,請從容旬日,冀竭蹇分。

    ”這是史上的原話。

    大意是說,您是個人才,怎麼能去偏遠的地方為官呢?再等些日子,也許會有轉機。

    當然有轉機。

    當時,陳少遊還賄賂了宰相元載之子元仲武。

    在董秀、元載合力推薦下,沒幾天,朝廷下來新委任狀,叫其擔任安徽境内的宣州刺史。

     上任淮南後,陳少遊照樣斂積财寶,累至億萬。

    但值得一提的是,他愛财,但又不吝啬于财,也就是說舍得花錢,在工作中,能用銀子把每個階層都擺布好,而且辦事幹練,所以在淮南時政績民聲倒也不錯。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唐朝發生了一個大事變:當年秋十月,被征來去解襄城之圍(當時被反叛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的軍隊所圍困)的甘肅泾原士兵,路過首都長安時,因不滿朝廷的寒微待遇,而發生嘩變,尊原幽州、盧龍節度使朱泚為帝,迫使唐德宗逃出長安。

    此時,負責朝廷賦稅的度支汴東兩稅使包佶在揚州,手裡掌握着八百萬貫稅款。

    陳少遊逼迫包佶交出這筆巨資。

    包佶以秘信呈送唐德宗,要求将陳少遊治罪,皇帝認為大亂未平,應以安撫為主,将此事壓下。

    後叛亂平息,包佶親自入朝,再次報告陳少遊奪取稅款之事,此時少遊很擔心,于是派使者飛速奔至長安,呈上書信說明情況:所取巨款,皆供軍急用;且當時泾原叛軍盤踞長安,事态不明,這八百萬貫稅款不宜押解至長安方向。

    最後陳少遊逃過一劫。

    在本故事中,如果不出意外,快遞員趙某入京所辦的,正是此差事! 陳少遊躲過了初一。

     唐德宗興元元年(公元784年),反叛朝廷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在攻擊中原時,聲稱要兵進淮南。

    陳少遊甚懼,遣人給李帶信,極盡恭維之詞。

    李希烈給陳回複了一封“赦書”。

    但這封“赦書”後來卻落到了朝廷手裡。

    陳少遊大驚。

    再後來,政府軍在平叛的行動中繳獲了李希烈的《起居注》,其中有這樣一行字:“某月日陳少遊上表歸順”。

    陳少遊聽說後,惶恐不安,最終驚悸而死。

    但唐德宗還算厚道,見其人已死,未追究老賬,贈太尉之銜。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