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了正常。
他緊張地看看左右,見沒人跟來,于是打開了一扇隐蔽的暗門,快步走入了陰暗的地下室。
王僚望着公子光離去的背影,臉上的酒意立刻消失了。
他一點也不害怕,相反,竟有幾分期待。
他看了看四周手持長戟的甲士,心想:“公子光啊,盡管放馬過來吧!隻要你敢有所異舉,我正好借此機會,一舉鏟除你這個心腹大患!”想到此,王僚仰頭飲盡了杯中瓊釀,朗聲大笑,連呼:“好酒,好酒!”
事态的發展讓王僚有些失望,因為公子光好半天沒出來,倒是傳菜的奴仆們來了。
把守大門的甲士仔細搜查了這些奴仆的全身,沒有發現任何武器,于是放行。
一道道精緻的菜肴端了上來,擺放在王僚的面前。
王僚原本還有警惕之心,但一連三個奴仆,都在獻完菜後小心翼翼地退了下去,連看都不敢看他一眼。
王僚放心了,緊繃的神經逐漸放松。
就在這時候,第四道菜端上來了。
一股誘人的菜香遠遠飄至,已經放松了警惕的王僚,情不自禁地提了提鼻子,向前欠了欠身。
實在是太香了,他的眼中隻剩下炙好的金黃色的魚,卻忽略了那高舉菜盤、低眉下首的奴仆。
這奴仆正是專諸,為了這一刻,他已經隐忍了整整三個月。
他開始熱情地向王僚介紹這道菜。
他說,這道菜名叫“梅花鳳鲚炙”,梅花是嚴冬臘月間采集的寒梅,鳳鲚是隻在太湖裡才有的鳳尾鲚魚,用寒梅舉火,慢慢烤炙魚肉,炙足一個半時辰,再淋以秘傳醬汁,方成此菜。
“大王,請讓我為您分魚吧。
”
王僚已經垂涎欲滴了。
他扭頭看了看内堂的入口,不見任何動靜。
公子光,諒你也不敢膽大妄為!他這樣想着,放心地點了點頭。
他絲毫沒有意識到,死亡離他隻有咫尺之隔。
專諸開始認真地分魚,一股濃郁的香氣飄起,在空氣中遊離。
周圍的甲士們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喉嚨,目光朝“梅花鳳鲚炙”瞟去,心中暗暗羨慕能享此口福的君王。
王僚情難自禁地閉上雙眼,湊近,深深地吸了一口。
他嗅到了令人垂涎欲滴的菜香,以及隐藏在這股香氣中的殺氣!
王僚瞪大了眼睛,然而一切都晚了。
一股凜冽的殺氣從魚腹中激射而出,狻猊铠甲一層層被刺透的脆響,清晰無比地響在他的耳邊!
當魚腸劍刺透王僚的第三層狻猊铠甲時,伴随一記沉悶的脆響,劍身從中折斷。
劍斷,然殺氣未斷。
隻餘一半的魚腸劍,仍然刺進了王僚的心髒,當場結束了這位吳國第二十三任君王的性命。
周圍的甲士們這時才回過神來,像潮水一般撲上,一支支長戟搠向了專諸……
在内堂地下室裡的公子光聽到了喧嘩聲。
他知道時機到了!他振臂一呼,率領埋伏的武士從地下室裡殺出。
王僚已死,衆甲士群龍無首,鬥志全無,象征性地抵抗了一陣便徹底崩潰了。
公子光率部盡誅王僚的部下,随即自立為吳國君主,是為吳王阖闾。
因感念專諸殺身成仁的大義,阖闾即吳王位後,冊封專諸之子專毅為上卿,厚葬專諸于泰伯皇墳之側,并親設“專諸塔”以祭奠其亡靈。
阖闾将折為兩段的魚腸劍函封,藏于深宮,永不再用。
專諸隐太湖學治魚三月,獻“梅花鳳鲚炙”,藏魚腸劍于魚腹,成功刺殺吳王僚,助公子光謀得王位。
專諸用其生命,成就了這位後來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的一代霸主。
“專諸進炙,定吳篡位”,這次史詩般的刺殺,記載在《左傳》、《史記》等傳世文典當中,史稱“專諸刺王僚”,又稱“鱄設諸刺吳王僚”。
經此一役,專諸成功跻身“春秋戰國五大刺客”之列,這把“臣以殺君,子以殺父”的魚腸劍,也自此千古揚名。
時光荏苒,千年一日,轉眼到了唐代。
繼春秋時期的歐冶子、幹将、莫邪之後,天下終于又出了一位鑄劍大師。
此人姓張,名鴉九,曾鑄鴉九劍,與“上古十劍”齊名。
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曾詠詩《鴉九劍》,有句雲:
歐冶子死千年後,精靈暗授張鴉九。
鴉九鑄劍吳山中,天與日時神借功。
據傳張鴉九曾得魚腸二節,注入黑鐵,熔而為一,鑄成了鱗刺。
傳言鱗刺通體墨黑,長三寸七分,重一斤四錢,聞風顫音,見血變色,從問世之日起,便被譽為天底下最陰狠毒辣的殺器之一。
胡客想起那位帶頭人神秘地講完關于鱗刺的段子後,忽然朝火堆裡扔了一截幹柴,沖一臉驚詫的他笑了起來:“這些都是傳言,說說而已,當不得真。
”
但彼時年少的他,卻多麼希望這些都是真的啊!好長一段時間裡,他對鱗刺朝思暮想,滿懷憧憬,如稚童對精美玩具的那種向往。
然而,這些美好的願望,終究抵不過時間的摧磨,在流逝的歲月長河中默然無聲地散去。
六年後的今天,胡客腦海深處這段被塵封許久的記憶,終于再一次被喚醒。
就在胡客沉浸在回憶中時,朱聖聽的喊聲忽然響在耳畔:“爺,快看,那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