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給您洗頭撓頭。
”
清潔法師說:“那當然好。
”
白薇出外倒水,猛見前面有個黑影一閃,她倒了水,放下盆,朝那黑影追去。
追進大雄寶殿内,一片漆黑,突然燭火燃起出現六個翩翩起舞的飛天,她們有的扛琴抱琵,有的枕笛橫笳,姿态各異,栩栩如生。
白薇揉揉眼睛,環顧四周,她走出殿堂,回到房中。
白薇說:“師父,真是出現奇迹了,大雄寶殿添了六個飛天。
”
清潔法師說:“大雄寶殿哪裡來的飛天?飛天在西域敦煌。
”
白薇拉起清潔法師的手打自己:“有點疼,不是夢裡,師父,您随我來。
”
二人走進大雄寶殿,那六個飛天不見了。
白薇說:“真是奇怪。
”
清潔法師說:“你的眼睛莫非看花了?”
白薇自言自語:“莫非寺裡來了生人?”
二人走出殿堂。
明月溶溶,繁星點點。
白薇說:“月光多好。
”
清潔法師吟道:“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白薇說:“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師父,您的家鄉在哪裡?”
清潔法師岔開道:“寺院裡有一個池塘,栽着蓮藕,好美,我們去那裡。
”
二人來到後面的池塘,荷花亭亭玉立,翠葉飄溢水珠。
兩個人倚着白玉欄杆。
清潔法師問:“紅塵,你聽說過舍身飼虎的故事嗎?”
白薇搖搖頭:“師父,講給我聽。
”
“在很早很早的時候,閻浮提洲有個叫摩诃羅檀那的國王,他有三個兒子。
這一天,國王帶着三個王子、王後和侍臣出城遊玩。
國王、王後累了,便坐下來歇息,三個王子走進深山,看見崖下有兩隻初生的小老虎,圍繞着一隻餓得奄奄一息的母老虎求食。
小王子對兩個哥哥說:‘這隻老虎一定是餓極了,哪裡有奶水喂小老虎,我看它好像要吃掉那兩隻小老虎。
’路上,小王子想:如今遇着這積福的機會,我為什麼不獻出身體,去解救世上苦難的生靈。
于是小王子返回深山,爬到懸崖上,用樹幹劃破脖頸,血流如注,然後縱身跳崖,墜落老虎身邊。
三隻老虎吸吮了他的鮮血,才漸漸恢複些氣力,又吃了他的肉,吃得隻剩下一堆白骨。
這時,大地震動,日月星光,鮮花缤紛,山呼海嘯,在白骨和血迹斑斑之中,升起一座七寶舍利塔。
”
白薇聽着聽着,不禁有些恍惚。
第二天上午,陽光融融。
大雄寶殿内,清潔法師正在打坐,衆尼姑恭立兩側。
清潔法師問:“紅塵,我問你,我在修行時最忌諱什麼聲音?”
白薇說:“師父在修行時最讨厭嘈雜的聲音,而所有的聲音之中,最讨厭的就是人的聲音。
”
清潔法師說:“很多寺院都建在山林之中,是不是為了舍動取靜呢?”
白薇回答“那是因為幾次劫難之後,都市的和尚受到迫害,許多有德行的高僧隐入山林修行,這也是中國佛教的命脈延續的重要原因。
”
清潔法師說:“這也是一個原因,實際上世間沒有無聲的地方,你就是把耳朵塞起來,也不行。
要收散心,放散心,讓聲音進來。
你的心不要随環境轉動,你的心不動,任由外面的事物動。
紅塵,你聽好了。
”
白薇原地打坐閉目養神。
過了一會兒她一骨碌爬起來,說:“果然如此,真是神妙。
”
“神妙的事情還多着呢。
”
清潔法師口中念念有詞:“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弟子們,有誰能說出退步原來是向前的真谛?”
一個尼姑回答:“農夫插秧是邊插邊退的,正因為他能夠退後,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好,所以他插秧時的退步正是向前進步。
”
清潔法師說:“好。
”
清潔法師轉向兩個尼姑,年輕的尼姑叫悟淨,老年尼姑叫悟通。
清潔法師說:“悟淨,你就要離開本寺到南方去開拓新的人生,我送你三字箴言。
”
悟淨說:“弟子洗耳靜聽。
”
清潔法師說:“不要怕。
”
悟淨說:“弟子牢記。
”
清潔法師說:“悟通,你就要回家鄉主持寺廟,我也送你三字箴言。
”
悟通說:“弟子當做座右銘。
”
清潔法師說:“不、要、悔。
”
悟通說:“弟子終生受用。
”
下午,清潔法師與白薇來到寺中花木繁茂的池塘邊。
白薇問:“師父,這三字箴言是什麼意思?”
清潔法師說:“年輕人開始踏上人生的征途,任憑風雨多,全然不要怕。
初涉人生,開拓生活,需要勇氣。
人到老年,夕陽西下,日暮途窮,凡事已過,何必後悔,圖個自得其樂。
”
白薇說:“看來各個年齡段的人生态度也不相同。
”
清潔法師說:“情感生活亦是如此,十幾歲人的心扉是透明的,雖然關着但是門裡門外的人能夠打照面;二十幾歲人的心扉是木頭的,雖然内外隔絕,但隻要有愛情的火焰,就能将它燒穿;三十幾歲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