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你這麼早就回來了,從來沒這麼早過。
” “以前我總是想盡辦法推掉周四晚宴。
” “哦,天哪!”她叫道,“晚宴!我把它忘得一幹二淨了。
這一整天我快忙死了……” “是嗎?”他說道,“都忙什麼了?” “哦,今天大家都不在,家裡上上下下都靠我一個人打理。
我發現儲藏室裡好多東西用完了,又趕緊跑去鎮上購物。
”她用下巴指了指手裡鼓鼓囊囊的紙袋,“我馬上幫你準備洗澡水,等我把這些東西放好就去準備你參加晚宴需要的東西。
” 看着克萊爾走開,康奈利不禁佩服起她。
換作其他女人,或許會現場編一套去拜訪朋友了之類的說辭,不知什麼時候就會露餡,不會想到要帶一個沒用的紙袋,就為給去鎮上找個借口。
但克萊爾會這麼做,她的智商和美貌同樣讓人驚歎。
她确實光彩照人得要命。
盡管那些男性友人總在背後裡笑話他,家庭聚會時還不是個個急不可耐地圍着她轉。
每當他們走進一個滿是陌生人的屋子,康奈利就能感受到男人們渴望的眼神,一路追随着她的身影。
不,出事的不該是她,她不能出任何事。
該被摧毀的是那個男人,就像看到有暴徒闖入自家領地,任何有血性的人都會握着斧頭瘋了似的沖出去一樣。
克萊爾當然也會受傷,但這是給她點教訓,讓她看到在那個男人身上發生的慘劇,能讓教訓達到更好的效果。
02
康奈利很快就發現,這一計劃遠沒有趁那個男人過馬路時撞倒他這麼簡單,這是一項大工程。有很多的細節,事發前後的每一步動作都有無數細節要考慮,為達完美,需要把每一片拼圖都放到合适的位置。
在這方面,康奈利感激地想到,法官的那番諷刺發言可遠比他預想的要有用得多。
用汽車完成的謀殺可謂完美謀殺,因為,隻要注意到所有細節,謀殺就不再是謀殺了!死者隻是受害人,兇手高居衆人之上,整件事會草草收場,處理方式和謀殺案完全不同。
不管怎麼說,誰會在意每年死于車輪的三萬人裡再多一個?他隻是個數據,三萬分之一。
大家頂多議論幾句,再無奈地聳聳肩。
唯獨克萊爾例外,當然。
巧合無處不在,但再怎麼巧,也不會巧到丈夫恰好撞死了妻子的情人。
這也是這項計劃最妙的部分。
克萊爾知道内情,卻什麼都不能說,因為不管說什麼都必将曝光她的不忠。
接下來她這一輩子,每一天都要在戰戰兢兢中度過,明白自己的不忠被發現了,一場複仇完成了,下一個就是她自己。
雖然可能性很小,但萬一她選擇不惜曝光自己也要說出一切該怎樣?關于這一點,康奈利馬上找到了一片合适的拼圖彌補,以确保即使這樣整件事依舊會按意外處理。
如果他從未懷疑過妻子的不忠,并且從沒見過這個男人,這次事件就必然會被警方當做意外處理。
自然不會對他提出謀殺的指控了。
理清思路後,他開始耐心且專心地執行計劃。
一開始,他本想請專業偵探為他提供必要的信息,這樣更快更有效率,但仔細考慮過之後他放棄了這個想法。
事發後,聰明的偵探會馬上把這兩件事聯系起來。
若是個誠實的人,可能會去警局告發;沒那麼誠實的或許會嘗試敲詐。
很明顯,找外人幫忙就不得不面對其中一種風險。
但這件事不能存在一點兒風險,一丁點兒都不行。
于是,康奈利花了幾周收集信息,而且,他提醒自己,如果克萊爾和那個男人改變固定行程,他就不得不浪費更長的時間。
男人隻在每周四來,然後,趕在城鎮專車抵達車站前,克萊爾會把旅行車開到距離城市廣場一個街區的一條幾乎已經荒廢的便道上。
這對小情侶會在車裡深情擁吻,每到這時康奈利都會氣得渾身顫抖。
男人一下車,克萊爾就迅猛發動車子離開,男人則腳步輕盈地走向城市廣場。
很明顯,穿行于停在路邊的汽車之間,以及穿過城市廣場時,男人都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怎麼注意路上的交通,直到走進車站。
第三次目睹這場表演時,康奈利已經能精準地預測男人的每一步會邁向哪裡了。
湊巧的是,這期間克萊爾有一次說要去城裡購物,康奈利同樣利用了這次機會。
他站在終點站的候車室角落看着她所搭乘的火車進站,保持一段安全的距離跟着她走到街上,然後叫來一輛出租車一直尾随她到一幢破舊的公寓樓前——那個男人的住處。
男人坐在樓前肮髒的樓梯上,很明顯是在等她。
康奈利酸溜溜地注意到,兩人走進公寓樓時手挽着手,就像一對學生情侶。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差不多整個下午都過去了;最終康奈利沒等到克萊爾下來就放棄了。
那天看到的一切讓他火冒三丈,恨不得第二天就在城裡的馬路上上演計劃的一幕。
不過康奈利馬上打消了這個念頭。
這樣做就意味着他要把車子開進城裡,這種事他之前從未做過,是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