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在哪兒高就?”
漢子說:“我是采購員,終日在外奔波,天南地北,四海為家。
”又轉向金熾,問:“這位兄弟是去鄭州?”
金熾本不想搭理,隻是點了點頭。
漢子似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兄弟是幹哪一行的?”
金熾雖讨厭他,卻怕生事,隻好客氣地說:“與兄弟你差不多,是搞旅遊的,成日在外面瞎轉。
”
漢子高興地說:“那你有一肚子的故事了,不妨給我們說兩個?”
金熾應付地:“好,讓我想想,等會兒再講。
”為了岔開話題,他又問對面的鄉姑:“大嫂也是去鄭州?”
鄉姑有點羞澀地點點頭:“俺丈夫在鄭州部隊裡,俺是去探親的。
”
漢子說:“喲,還是位軍嫂。
失敬!”
好了,各人都自報了家門,也算是熟悉了。
坐在金熾身邊的大漢提議說:“咱們做個遊戲解解悶好嗎?誰輸了請客吃飯。
”
和尚說:“阿彌陀佛,貧僧正愁無處化緣。
”
沒想到老實巴交的鄉姑軍嫂也贊成:“好呀,俺正愁帶的路費不夠呢。
”
金熾見鄉姑也答應了且口氣不小,不能掃了大家的興,便說:“做什麼遊戲?”
大漢說:“我是大老粗,咱們就玩粗的,來個歇後語大賽如何?”
鄉姑好奇地說:“怎麼個玩法?”
大漢說:“歇後語一般由兩個部分構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謎面;後半截是解釋、說明,像謎底,十分自然帖切。
例如:一個巴掌拍不響——孤掌難鳴;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
”
和尚贊道:“阿彌陀佛,施主好學問!”
鄉姑卻說:“好是好,但怎麼個賽法?”
大漢道:“每人來一句,要先接上前面一個人的‘謎底’即下半句;又要說出另一條的上半句,留給下面一位接。
我們就叫它歇後語接龍比賽,看誰接得好,意境妙!就從我開始吧,各位,我這是關公面前舞大刀——”
和尚接道:“‘獻醜’了。
我也是空棺材出葬——”
鄉姑笑道:“你這是‘目(木)中無人’!我可是弄堂裡扛木頭——”
金熾接道:“好一個‘直來直去’!你可是城隍娘娘害喜——”
大漢哈哈大道:“你說她‘懷的是鬼胎’!那你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
和尚搖頭道:“阿彌陀佛,你怎麼能罵人家是‘王(忘)八’呢?真是一個墨鬥彈出兩條線——”
鄉姑接口道:“就是嘛,你們兩個‘思(絲)路不對’!俺可是一根燈草點燈——”
金熾笑道:“你真的‘無二心(芯)’?我豈不是飛機上吹嗽叭——”
大漢瞪上金熾一眼:“‘空想(響)’!這分明是和尚頭上的虱子——”
和尚朝金熾一笑:“‘明擺着’!但願你是小和尚念經——”
鄉姑也瞪了金熾一眼:“量他也隻是‘有口無心’!否則的話,豈不是老和尚打燈籠拾糞——”
“找死(屎)!”金熾笑道:“豈敢!調戲軍嫂,破壞軍婚可是要判刑的,可不能小和尚撐陽傘——”
“無法(發)無天!”老和尚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怎麼搞了半天,你們都在堵着廟門罵秃子——跟我和尚過不去呀?”
說得大夥兒都開懷大笑。
那漢子豪爽地說:“今天是我提出做這個遊戲的,我就是莊家,既然難不倒諸位,就是我輸了。
我請客,請大家去餐車吧!”
和尚說:“貧僧就不去了,我又不喝酒不吃肉,免得掃諸位的興。
”
鄉姑也說:“我也不去了,我有自備幹糧。
”
金熾說:“既未分出勝負,怎能讓你請客,别是黃鼠狼給雞拜年吧?”他是笑着說的,且看對方如何反應。
因為他懷疑大漢就是“黃鼠狼”。
大漢一怔,叫屈不疊:“這是從何說起!你這位兄弟才是狗咬呂洞賓!”
鄉姑笑道:“你這位大哥真是不識好人心,簡直是客廳裡挂狗皮——”
金熾一愣:“此話怎講?”
鄉姑道:“不像話(畫)”!
大漢與和尚同時用手一指金熾,“你輸了”!
金熾不服地:“我怎麼輸了?輸給誰?輸給她?”
這幾人一看金熾有點急了,就都不言語了,一會兒,那大漢與和尚也沒了聲音,靠着椅背睡着了,并像打擂台似的打起鼾來。
此起彼伏,擾得人心煩意亂。
那鄉姑顯然也累了,閉目養神起來。
金熾自從上車以後,并未拿正眼瞧過鄉姑。
現在仔細一看她那張臉,呀,原來如此漂亮:眉清目秀,鼻梁挺括,唇紅齒白,面若桃花!
咦,這張臉似曾相識。
在哪見過?想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