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和鑼取來,我們給他們演唱一場花鼓歌……”
“噢,爸爸,可别。
”李梅趕緊反對。
“為什麼不唱呢?”李老頭說:“這是表現你歌舞才華的極好機會。
你不會害怕吧,對嗎?”
李梅被問住了,“我不怕,可是……”
“那就好。
”李老頭打斷了她,“到了我們開餐館的時候,你總得為這些人唱歌跳舞。
你在這裡等着,我去拿樂器來。
等在這裡别動!”他很快就擠出人群,向旅館奔去。
十五分鐘後,他回來了,帶着一個小花鼓,花鼓上有一條皮帶,纏着幾根紅布條。
他還帶來一面菜盤子一般大的銅鑼,銅鑼明晃光亮。
他把花鼓交給李梅後開始敲鑼。
“請讓出塊空地來,尊敬的女士先生們。
”李老頭用并不純正的廣東話喊道,“請大家讓塊空地,我和我女兒要為大家表演,演出鳳陽的花鼓歌,請大家讓塊空地,謝謝你們了!”
人們鼓着掌,很快給他們騰出一塊空地。
李老頭敲着銅鑼,繞着圍觀者圍成的圓圈走了一圈。
“好,我的小奴才,”他非常職業化地叫道,“我們今天要唱些什麼歌呢?”
李梅神采奕奕地跟在父親的後面。
“花鼓歌。
”她用舞台上唱戲的腔調答道,左臂展開,做了一個舞台亮相動作。
“我們今天給大家演奏什麼?”
“花鼓和花鑼。
”
“是的,花鼓和花鑼。
”他敲了三下銅鑼後問道,“那好,我的小奴才,你要給大家唱什麼花鼓歌?”
“《鳳陽花鼓》。
”
“還有什麼?”
“《小秋香》。
”
李老頭又敲起銅鑼,對觀衆說道:“各位尊貴的先生們女士們,我們兩人既能演奏又能唱。
當這個小奴才唱時……”
“那歌就像一支歌。
”
“當我唱時……”
“那噪音就像一隻破鑼。
”
“唉,我的小奴才,”李老頭說,“你怎麼就不知道謙虛些?難道我沒有給你講過孔夫子的教導嗎?”
“講過,我的老師傅,十幾年了,在我還小的時候。
”
“那麼,你就該讀過他的聖賢書,懂得他講的八種美德。
”
“我怎麼可能?就連你,我的老師傅,也經常把他的書倒着拿。
”
“好心的女士和尊貴的先生們,”李老頭表示歉意地說,“這個小奴才被寵壞了。
你們知道我是從哪裡把她撿來的嗎?我是在……”
“注意點,我的老師傅,我們是初來乍到這個友好的城市!”
“對,對。
咱們的先人說過:家醜不得外揚。
小奴才,正像你說的一樣,這個城市是友好的,人們也非常友善……”
“而且我們的演出也很好,所以我們就别讓這裡的好心人等得太久!”
“那好,隻要我們的觀衆再來四十人,我們就開始唱,再來四十人。
”
“不,我的老師傅,再來四個人。
隻要再來四個人,我們就唱。
”
“好,好。
再來四個人。
請耐心一點,尊貴的觀衆們,耐心是生活的補藥。
”
“耐心能使白發變黑,弱體轉強!”
“喔,來了一位尊敬的女士。
”李老頭說,“請給這位尊敬的女士讓個地方。
請讓個地方!喔,又來了三位先生!小奴才,現在我們又多了四位觀衆,我們該怎麼辦?”
“那我們就敲起鑼鼓開始演出了!”
李老頭跳到圓圈的中心,敲了三聲銅鑼。
“小奴才,别忘了給大家鞠躬!”
李梅停止跳躍,給觀衆鞠了三個躬,“好心的女士們,尊貴的先生們,我給你們鞠躬了。
”
“好心的女士們,尊貴的先生們,”李老頭說,“如果她的歌唱得好……”
“在我唱完的時候給我鼓鼓掌。
”李梅說着,又鞠了個躬。
“如果她唱得不好……”
“也請給我鼓鼓掌。
”
緊接着,李老頭敲起了鑼,李梅打起了鼓,锵咚咚锵,锵咚咚锵,锵咚咚锵……前奏曲過後,李老頭停下鑼來。
李梅随着自己的鼓點唱了起來。
說鳳陽,唱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元璋,鳳陽從此遭了殃。
财主放出高利貸,窮人賣兒賣女忙;我也沒有兒女賣,身背花鼓走四方。
當她唱完的時候,李老頭敲着銅鑼參加進來,他們又像開始一樣敲鑼打鼓,锵咚咚锵,锵咚咚锵,锵咚咚锵,锵咚咚锵。
“喂,我說小奴才。
”李老頭說。
“怎麼,我的老師傅。
”
“那麼說,你是從那富饒的鳳陽來的?”
“是的,我的老師傅。
可我是被賣出來的。
”
“可憐的女孩,你沒有親戚嗎?”
“我有上百個親戚,有胖有瘦,有老有少。
”
“在你有錢的時候……”
“他們像狗一樣追在我的屁股後面。
”
“在你貧窮的時候……”
“他們像風一樣,都不知吹向何方。
”
“可憐的女孩,你需要有人來供給你吃……”
“現在,我可以吃下一根一裡長的廣東香腸。
”
“嚄!不用說,沒有人敢要你這個小奴才。
我更糟糕,現在我可以吃下一頭水牛,包括它的犄角。
”
“食品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黃金不會從地上長出來。
”
“說得好,我的小奴才。
那你說我們該做什麼?”
“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