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七

首頁
    道州府任牙校為馬步都虞候及判官,斷獄多失其中。

    秋,七月,壬子朔,诏罷之,改馬步院為司寇院,以新及第進士、《九經》、《五經》及選人資叙相當者為司寇參軍。

     中書拟左補阙辛仲甫為淮南轉運使,帝不許。

    乙亥,選授三司戶部判官,賜錢百萬。

    有榷酤主吏武希琏等二十馀輩,逋歲課三十馀萬缗,連年械系,竭資産不能償,餒死者數人,榜督不已,仲甫奏除之,又請百官折俸令估實直。

     庚辰,遼以保大軍節度使耶律希達為中台省左相。

     是月,遼主駐燕子城。

     八月,乙酉,罷成都府僞蜀嫁裝稅。

     草澤王德方上修河利害,辛卯,賜德方同學究出身。

     甲辰,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趙普,罷為河陽三城節度使、同平章事。

    普獨相凡十年,剛毅果斷,以天下事為己任。

    嘗欲除某人為某官,帝不用;明日,複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

    帝怒,裂其奏投諸地,普顔色自若,徐拾奏歸,補綴,複奏如初。

    帝悟,卒可其奏,後果以稱職聞。

    又有立功當遷官者,帝素嫌其人,不與。

    普力請與之,帝怒曰:“朕不與遷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懲惡,賞以酬功。

    刑賞者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也,豈得以喜怒專之?”帝弗聽,起,普随之。

    帝入宮,普立于宮門,良久不去,帝竟從其請。

    一日,大宴,雨驟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

    普因言:“外間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損!不過沾濕供帳樂衣耳,百姓得雨,各歡喜作樂,适當其時,乞令樂官就雨中奏技。

    ”帝大悅,終宴。

    普臨機制變,能回帝意類此。

    常設大瓦壺于視事閤中,中外表疏,普意不欲行者,必投之壺中,束缊焚之,其多得謗咎,殆由此也。

     普既出鎮,上書自訴雲:“外人謂臣輕議皇弟開封尹,皇弟忠孝全德,豈有間然;矧昭憲皇太後大漸之際,臣實預聞顧命,知臣者君,願賜昭鑒!”帝手封其書,藏之金匮。

     九月,吏部侍郎參知政事呂馀慶以疾求解職;丁卯,罷為尚書左丞。

    馀慶為帝霸府元僚,趙普、李處耘皆先進用,馀慶恬然不以介意。

    處耘獲罪時,馀慶知江陵,還朝,帝委曲問處耘事,馀慶以理解釋。

    及普忏旨,左右争傾之,馀慶獨為明辨,帝意稍解。

    時稱長者。

     己巳,封皇弟開封尹光義為晉王。

    以山南西道節度使光美為永興節度使兼侍中,皇子貴州防禦使德昭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吏部侍郎、參知政事薛居正為門下侍郎,樞密副使、戶部侍郎沈義倫為中書侍郎,并平章事;翰林學士、兵部員外郎、知制诰盧多遜為中書舍人、參知政事;左骁衛大将軍判三司楚昭輔為樞密副使。

     壬申,诏晉王光義班宰相上。

     江南内史舍人潘佑嘗言于國主曰:“富國之本,在厚農桑。

    ”因請複井田之法,深抑兼并,有買貧者田,皆令歸之。

    又依《周禮》造牛籍,使盡辟曠土以種桑,薦衛尉卿李平判司農寺。

    國主素慕古治,悉從之。

    平急于成功,施設無漸,人不以為便,國主亦中悔,罷之。

    時國勢日削,用事者充位無所為,佑憤切,上疏極論時政,曆诋大臣将相,詞甚激讦,而獨薦平,請以判司會府事,群議益不平。

    佑七疏不止,且請歸田廬,國主命佑專修國史,悉罷它職。

    冬,十月,壬午,佑複上疏曰:“臣乃者繼上表章,凡數萬言,詞窮理盡,忠邪洞分。

    陛下力蔽奸邪,曲容谄僞,遂使家國愔愔,如日将暮。

    古有桀、纣、孫皓,破國亡家,孽自己作,尚為千古所笑。

    今陛下取則奸回,敗亂國家,是陛下為君,不及桀、纣、孫皓遠矣。

    臣不能與奸臣雜處,事亡國之主,願賜誅戮以謝中外。

    ”國主大怒。

     佑故好老、莊,平少為道士,習其說,佑與之善。

    國主疑佑之狂誖,由平激之,忌者因中以淫祀鬼神事,乃先收平下大理獄,後收佑。

    佑即自殺,母及妻子徙饒州,平亦缢死獄中。

    國主尋謂左右曰:“吾誅佑,不獲已也。

    ”明年,皆宥其家。

    廪給之。

    佑初與張洎為忘形交,其後俱為中書舍人,稍相持。

    佑嘗答洎書雲:“堂堂乎張也,難與并為仁矣!”佑之死,洎頗有力焉。

    洎時為清晖殿學士,殿在苑中,國主不欲洎遠離左右,故授此職。

    洎與太子太傅徐遼、太子太保徐遊别居澄心堂密畫,中旨多自澄心堂出,遊從子元楀等出入宣行之,中書、密院,乃同散地。

     甲申,葬周恭帝,不視朝。

     丁酉,以除名人雷德骧為秘書丞,分判禦史台三院事。

     遼主如南京。

     初,左藏庫使元城田仁朗,為宦官所谮,帝怒,立召仁朗面诘之,至殿門,命去冠帶。

    仁朗神色不撓,從容言曰:“臣嘗為鳳州路壕寨都監,伐木除道,從大軍破蜀,秋毫無所犯,陛下固知之。

    今主藏禁中,豈複為奸利以自污?”帝怒解,止停其官,乙巳,起為榷易使。

     十一月,辛亥朔,遼始獲弑穆宗之逆黨近侍霄格、華格、錫衮等,俱伏誅。

    遼主緩于讨賊,議者少之。

     甲子,武甯軍節度使高繼沖卒。

    繼沖鎮彭門十馀年,有惠政,民請留葬,帝不許。

     十二月,戊戌,北漢将改元,遣使禀命于遼。

     遼主如歸化州。

     少府監緻仕盧億,有高識,惡其子多遜所為,嘗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