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七

首頁
    ,辍視朝十日,谥曰恭帝,命還葬慶陵之側,号順陵。

     遼封皇後之祖為韓王,并贈其伯父官,皇後用事故也。

     辛酉,新及第進士雍丘宋準等十人、諸科二十八人詣講武殿謝,帝以進士武濟川、《三傳》劉睿材質最陋,應對失次,绌去之。

    時翰林學士李昉權知貢舉,濟川,昉鄉人也。

    帝頗不悅。

    會進士徐士廉等擊登聞鼓,訴昉用情,取舍非當。

    帝以問翰林學士盧多遜,多遜曰:“頗亦聞之。

    ”帝乃令貢院籍終場下第者姓名,得三百六十人,癸酉,召見,擇其一百九十五人并準以下及士廉等各賜紙劄,别試詩賦,命殿中侍禦史李瑩、左司員外郎侯陟等為考官。

    乙亥,帝禦講武殿親閱之,得進士二十六人,士廉與焉,《五經》四人,《開元禮》七人,《三禮》三十八人,《三傳》二十六人,三史三人,學究十八人,明法五人,皆賜及第,又賜準錢二十萬以張宴會。

    責昉為太常少卿,考官右贊善大夫楊可法皆坐責。

    由茲殿試為常式。

     試朝臣死王事者子陸坦等,賜進士出身。

     壬午,以教船池為講武池,闵河為惠民河,五丈河為廣濟河。

     禁銅錢不得入蕃界及越江海至化外。

     夏,四月,乙酉,诏:“諸州考試官,令長吏精選僚屬才學公正者充。

    知貢舉與考試官同看詳試卷,定其通否,否即駁放,不得優假,虛令終場。

    申禁私薦屬舉人;募告者,其賞有差;舉人勒還本貫重役,永不得入科場。

     辛醜,翰林學士盧多遜等上所修《開寶通禮》二百卷,《義纂》一百卷,并付有司施行。

     是日,遣盧多遜為江南生辰國信使。

    多遜至江南,得其臣主歡心。

    及還,舣舟宣化口,使人白國主曰:“朝廷重修天下圖經,史館獨缺江東諸州,願各求一本以歸。

    ”國主亟令繕寫與之。

    于是江南十九州形勢,屯戍遠近,戶口多寡,多遜盡得之。

    歸,即言江南衰弱可取狀。

    帝嘉其謀,始有意大用。

     戊申,诏參知政事薛居正監修梁、後唐、晉、漢、周《五代史》。

     知制诰五祐等上重定《神農本草》二十卷,帝制序,摹印頒天下。

     先是江南饑,诏谕江南國主,借船漕湖南米麥以赈之。

    辛亥,國主遣使修貢謝恩。

     命錢文敏知泸州,召見,帝謂曰:“泸州近蠻獠,尤宜撫綏。

    聞知州郭思齊、監軍郭重進擅斂不法,卿為朕鞫之,苟有一毫侵民,朕必不赦。

    ” 五月,癸醜,帝知堂吏擅中權,多為奸贓,欲更用士人,而有司所選終不及數,遂召舊任者劉重華等四人,面如戒厲,令複故,歲滿無過,與上縣令;稍有愆咎,重置其罰。

     樞密副使沈義倫,居第卑陋,處之宴如。

    時貴要多冒禁,市巨木秦、隴間以營私宅,及李守信受诏市木,以盜官錢敗,皆自啟于帝前。

    義倫亦嘗市木為母營佛舍,因奏其事。

    帝笑謂義倫曰:“爾非踰矩者。

    ”知居第尚不葺,因遣中使按圖督工匠五百人為治之。

    義倫私告使者,願得制度狹小。

    使者以聞,帝亦不違其志。

     庚申,參知政事劉熙古以戶部尚書緻仕。

     己巳,交州刺史丁琏遣使入貢,诏以琏為靜海軍節度使、安南都護、交趾郡王。

     癸亥,遼裕悅耶律烏珍卒。

    烏珍簡靜有器識,遇事造次,處之從容,人莫能測。

    初,魯呼與世宗争國,賴烏珍排解其間,面數魯呼罪,遂解兵。

    及察克弑世宗,烏珍保護穆宗得免難。

    曆事累朝,屢著勞績,遼國倚為重臣,卒,年五十七,遼主痛悼,辍朝三日。

     辛未,女真侵遼邊,殺遼都監達裡疊等,驅掠邊民牛馬而去。

     初,京城左右軍巡院典司按鞫,開封府舊選牙校分掌其職,帝哀矜庶獄,始诏改任士人。

     六月,庚寅,女真使其宰相朝于遼。

     辛卯,閱試在京百司吏七百馀人于便殿,勒歸農者四百人。

     初,蜀民所輸兩稅,皆以匹帛充折,其後市價愈高,而官所收止依舊例。

    帝慮其傷民,诏:“西川諸州,凡以匹帛折稅,并準市價。

     先是知商州奚嶼,希宰相意,奏司戶參軍雷德骧為文謗讪朝廷,械系德骧,具狀以聞。

    帝貸其罪,削籍徙靈武。

    德骧子有鄰,意趙普實擠排之,日夜求所以報普者,于是舉發普堂後官胡贊、李可度受赇事,詞連秘書丞王洞及前攝上蔡主簿劉偉、偉兄前進士侁并宗正丞趙孚。

    帝怒,悉下禦史獄鞫實,始有疑普意矣。

    壬寅,诏參知政事呂馀慶、薛居正升都堂,與宰相同議政事。

    癸卯,偉坐棄市,孚等并決杖除名,贊、可度仍籍沒其家财。

    以有鄰為秘書省正字,厚賜之。

    有鄰自是累上疏告人陰事,俄病死。

     趙普之為政也專,廷臣多疾之。

    帝初聽趙玭之訴,欲逐普,既而止。

    盧多遜在翰林,因召對,數毀短普,且言普嘗以隙地私易尚食蔬圃廣第宅,營邸店奪民利。

    帝訪諸李昉,昉曰:“臣職司書诏,普所為,臣不得而知也。

    ”帝默然。

    自李崇矩罷,帝于普稍有間;及趙孚等抵罪,普恩益替。

    庚戌,複召薛居正、呂馀慶與普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權。

     易州刺史賀惟忠卒。

    惟忠性剛果,洞曉兵法。

    在易州,葺治亭障,撫士卒能得其心,所向無敵,十馀年無北寇,邊民賴之。

    及卒,帝甚嗟悼,即錄其子昭度為供奉官。

     先是諸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