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三十三

首頁
    運使言:“真州等處轉般倉及江、浙上供米二百二十馀萬斛,欲留逐處以濟阙乏。

    ”從之。

     盜發後漢高祖陵,論如律,并劾守土官吏。

    遣内侍王克讓以禮治葬,知制诰劉筠祭告。

    因诏州縣申前代帝王陵寝憔采之禁。

     甲申,以武昌節度副使邊肅知光州,用辛亥赦書也。

    時刑部奏其元犯,帝曰:“肅在邢州日,方契丹侵擾,屢诏令棄城入保。

    肅能因守,頗著成效;雖冒賄賂,亦累該赦宥矣,故特授以郡。

    ” 诏:“金部員外郎、提點中書制敕院五房公事劉明恕,自今遇慶節大禮,許依樞密副都承旨例進奉上壽,仍赴宴會。

    ”始更舊制也。

     是月,遼南京諸縣蝗。

     秋,七月,辛醜,以蝗蝻再生,遣官分禱京城宮觀、寺廟,仍令諸州公署設祭壇。

     遼主如秋山。

    遣禮部尚書劉京、翰林學士吳淑達等分路按察刑獄。

     己酉,右正言劉烨、魯宗道等言:“每有章疏,例于閤門投進,事頗非便。

    欲于通進、銀台司進入。

    ”從之。

    又言:“章疏例須手寫,伏緣筆劄不精,慮渎聖覽。

    ”诏并令親書。

     王旦以病堅求罷相,甲寅,召對滋福殿,左右掖扶而升。

    帝睹其瘦瘁,闵然曰:“朕方欲以大事托卿,而卿疾如此,奈何?”因命皇子出拜,旦皇恐走避,皇子随而拜之。

    旦言:“皇子盛德,必任陛下事。

    ”因薦可為大臣者十馀人,其後不踐兩府者,獨淩策、李及。

    旦退,複上疏請去位,帝乃許之。

    丁巳,以旦為太尉,仍領玉清昭應宮使,特給宰相俸料之半,令禮官草儀,赴上尚書省。

     旦為宰相,務遵法守度,重改作,善于論奏,言簡理順。

    其用人,不以名譽,必求其實。

    居家賓客滿座,必察其可言及素知名者,别召與語,詢訪四方利病,或使疏其言而獻之,密籍其名以薦,人未嘗知。

     谏議大夫張師德,兩詣旦門不得見,意為人所毀,以告向敏中。

    敏中乘間言之,旦曰:“旦處安得有毀人者!”及議知制诰,旦曰:“惜哉張師德!”敏中問之,旦曰:“師德名家子,有士行,不意兩及吾門!狀元及第,榮進素定,當靜以待之;若複奔競,彼無階而入者,當如何也?” 遼人常于歲給外别假錢币,旦請以歲給三十萬内各借三萬,仍谕次年額内除之。

    遼人得之,大慚。

    次年,複下有司,契丹所借金币六萬,事屬微末,令仍依常數與之,後不為比。

     當是時,兵革不用,海内富實,天下稱為賢相。

     辛酉,三司請依常歲于開封府界均買草千馀萬圍。

    帝以螟蝗為害,慮煩民力,令中書、樞密院議其可否。

    向敏中曰:“國家監牧馬數,比先朝倍多,廣費刍粟。

    若令群牧司度數出賣,散于民間,緩急取之,猶外廄耳。

    ”王欽若曰:“敏中之論,實為便利,臣請别具條奏。

    ”帝可之。

     八月,庚午,以樞密使、同平章事王欽若為左仆射、平章事。

    先是帝欲想欽若,王旦曰:“欽若遭逢陛下,恩禮已隆,乞令在樞密院,兩府任用亦均。

    臣風祖宗朝未嘗使南人當國,雖古稱立賢無方,然必賢士方可。

    ”帝遂止。

    及旦罷,卒相欽若。

    欽若嘗語人曰:“為王子明,遲我十年作宰相!” 辛未,禮儀院奏詳定太尉王旦赴上儀注。

    舊時,三公不兼宰相,無赴上之禮;帝優寵大臣,特有是命,然旦終以不赴。

     帝以先所遣按撫諸路使者,方屬西成,或妨農事,乃悉召赴阙;所在百姓,委長吏倍加安撫,無辄騷擾。

     壬申,加向敏中尚書右仆射。

    宣命之日,帝使人觇之,敏中方謝客,門闌悄然。

    帝笑曰:“敏中大耐官職!” 丙子,诏:“京城禁圍草地聽民耕牧。

    ” 丙戌,以都官員外郎、判三司都磨勘司浦城黃震為江、淮、兩浙、荊湖制置發運使,賜金紫。

     先是李溥出自三司小吏,為發運使十馀年,奸贓狼籍,丁謂黨之,無敢言者。

    震将行,上書自陳,詞頗憤激;帝知其意在溥也,谕之曰:“卿當與人和。

    ”震對曰:“廉正公忠,不負陛下任使者,臣敢不與之和?”既至,發溥奸贓數十事,诏遣禦史、閤門祗候各一人案劾之。

     震嘗通判遂州,會有诏特給兩川軍士缗錢,诏至西川,而東川獨不及,軍士謀為變。

    震白守曰:“朝廷豈忘東川?殆诏書稽留耳!”即開庫給錢如西川,衆乃定。

    明日而诏至。

     丁亥,诏:“伎術人雖任京朝官,審宮院不在磨勘之例。

    ” 九月,戊戌,帝與宰相議省吏員。

    向敏中曰:“太祖、太宗朝,閤門祗候不過三五員,宣導贊谒而已。

    今逾數百而除授未已,祿廪至厚,地望亦優,其間不無濫被升擢者,願賜裁損。

    ”帝曰:“此蓋相承為例,當漸減省之。

    ” 庚子,遼主還上京。

    以皇子屬思生,大赦。

     癸卯,給事中、參知政事王曾罷為禮部侍郎。

    曾以會靈觀使讓王欽若,帝意不怿。

    及欽若為相,因欲排異己者,數谮之。

    會曾市賀皇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