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十二

首頁
     戊寅,知樞密院事王鬷、陳執中、同知樞密院事張觀并罷;鬷知河南府,執中知青州,觀知相州。

    元昊叛,帝數問邊計,不能對。

    及劉平、石元孫等敗,議刺鄉兵,久不決。

    帝不悅,宰臣張士遜言:“軍旅之事,樞密院當任其咎。

    ”于是三人同日罷。

     以三司使晏殊、知河南府宋绶并知樞密院事,驸馬都尉王贻永同知樞密院事。

    殊在三司,請罷内臣監兵,不以陣圖授諸将,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備戰鬥。

    又請出宮中長物助邊費,凡它司之領财利者,殊奏悉罷還度支,事多施行。

    帝初以手诏賜大臣居外者,詢攻守之略,绶在河南,畫十策以獻。

    于是複召,與殊與贻永同管樞密。

    贻永,溥之孫也。

     召知永興軍杜衍權知開封府。

    關中民苦調發,衍為之區處計畫,使得次第輸送,永興比它州民費省幾半。

    及為開封,于民政尤盡力,權近莫敢幹以事者。

     知越州範仲淹複天章閣待制、知永興軍,始用韓琦言也。

     诏:“諸路轉運使、提點刑獄及知州、通判升朝官,各舉部内才任将帥者,以名聞。

    ”從富弼言也。

     黃德和之誣劉平以降賊也,引敗卒之言為證。

    已而平親随王信自延州來,妄言平與賊約和,德和患其異詞,潛給以銀钗,使亡去。

    而鄜延已使人拘信,信求濟于平之子,且曰:“太尉與賊約和,今乃雲降賊,信當以死明之。

    ”鄜延路走馬承受馳驿以聞。

    德和還延州,至城南,範雍不納,使人代領其衆,遣歸鄜州聽命,尋徙同州。

    德和懼,且奏言:“盡忠于國,而範雍誣臣棄軍。

    ”又以書抵盧守勤及薛文仲曰:“如有中貴人來,當為我營護之。

    ”守勤得書,又以聞。

    乃命殿中侍禦史介休文彥博、入内供奉官梁緻誠就河中府置獄,複遣天章閣待制龐籍馳往訊之。

     河東都轉運使王沿又言:“訪聞延州有金明敗卒二人自賊中逃還,雲平等皆為賊縛雲,平在道不食,數罵賊雲:‘狗賊,我頸長三尺馀,何不速斬我’”彥博牒延州求二卒,竟弗得。

     始,朝廷信德和奏,已發禁兵圍平等家,将收其族。

    天章閣侍講賈昌朝言:“漢殺李陵母妻,陵不得歸,而漢悔之。

    先帝厚撫王繼忠家,卒得其用。

    平事未可知,而先收其族,使果存,亦不得還矣。

    ”乃得不收。

    龍圖閣直學士任布,亦言平非降賊者。

    知谏院富弼力奏:“平引兵赴援,行不淹日,以奸臣不救故敗,竟罵賊不食而死,宜恤其家。

    ”而延州吏民複詣阙訴平戰沒狀。

    帝命撤圍,賜平及元孫家絹五百匹,錢五百貫,布五百端。

    時河中獄猶未決也。

     延州之圍既解,钤轄盧守勤與通判計用章更訟于朝廷,亦命文彥博等即河中府劾之。

     時内侍用事者多為守勤遊說,即改除守勤陝西钤轄,知制诰葉清臣聞朝廷議薄守勤罪而流用章嶺南。

    即上疏曰:“臣聞衆議,延州之圍,盧守勤首對範雍号泣,謀遣李康伯見元昊,為偷生之計。

    計用章以為事急,不若退保鄜州,李康伯遂有‘甯死難不可出城見賊’語。

    今守勤恐倉卒之言為人所發,遂反覆前議,移過于人。

    頃诏文彥博置劾,未分曲直是非,而遽欲罪用章、康伯,特赦守勤,此必有結附中人熒惑聖聽者。

    望诏彥博鞠正具獄,苟用章之狀果虛,守勤之罪果白,用章置重科,物論亦允。

    無容偏聽一辭,以虧王道無黨之義。

    ”知谏院富弼亦言盧守勤、黃德和皆中官,怙勢誣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獄。

    樞密院奏方用兵,獄不可遂。

    弼又言大臣附下罔上,獄不可不竟。

    時守勤子昭序方句當禦藥院,弼奏乞罷之。

     始,延州民詣阙告急,帝召問,具得諸将敗亡狀。

    執政惡之,命邊郡禁民擅赴阙者。

    富弼言:“此非陛下意,宰相惡上知四方有敗耳。

    民有疾,不得訴之朝,則北走契丹、西走元昊矣。

    ” 己卯,以直史館吳遵路為天章閣待制、河東路計置糧草。

    遵路嘗建議複民兵,于是并诏遵路籍河東鄉丁為邊備,仍下其法于諸路。

     庚辰,诏參知政事同議邊事,從晏殊請也。

     癸未,诏中書别置廳與樞密院議邊事。

    遂置廳于院南。

     吏民上書者甚衆,初不省。

    知谏院富弼言:“知制诰本中書屬官,可選二人,置局中書,考其所言,可用用之。

    ”宰相以付學士,弼言:“此宰相偷安,欲以天下是非盡付它人也。

    ” 是月,诏權停貢舉。

     夏,四月,丙戌,省陝西沿邊堡砦。

     丁亥,以太常博士梁适為右正言,谏院供職。

    适初為審刑詳議官,梓州妖人白彥歡者,依鬼神以詛殺人,獄具,以不傷谳。

    适曰:“殺人以刃,或可拒,而詛不可拒,是甚于刃也。

    ”卒以死論。

    嘗與知院事燕肅同上殿奏使臣何次公案。

    帝曰:“次公似是漢時人字。

    ”适對曰:“蓋寬饒、黃霸皆字次公。

    ”帝悅,因問适家世,擢提點京東刑獄。

    既對,謂宰相曰:“梁适可留,候谏官有阙命之。

    ”适因進《居安謹治箴》,改開封府推官,不半歲,卒踐谏職。

     以知谏院富弼為鹽鐵判官。

     命大理寺丞、秘閣校理石延年往河東路同計置催促糧草。

     明道中,延年嘗建言:“天下不識戰三十馀年,請選将練兵,為二邊之備。

    ”不報。

    及西邊數警,始召見,命副吳遵路使河東,時方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