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七十一∷起旃蒙單阏正月,盡柔兆執徐十二月,凡二年。
○神宗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
熙甯八年遼太康元年
春,正月,乙未,遼主如混同江。
庚子,蔡挺罷。
挺奏事殿中,疾作而仆。
帝親臨賜藥,罷為資政殿學士、判南京留司禦史台。
是日,馮京亦罷。
初,鄭俠劾呂惠卿奸邪,且薦馮京可用,并言禁中有人被甲登殿诟罵等事,惠卿奏為謗讪,令中丞鄧绾、知制诰鄧潤甫治之,坐編管汀州。
禦史台吏楊忠信谒俠曰:“禦史緘默不言,而君上書不已,是言責在監門而台中無人也。
”取懷中《名臣谏疏》二帙授俠曰:“以此為正人助。
”
京與惠卿同在政府,議論多不合,而王安國素與俠善,惠卿欲并中之,乘間白帝曰:“俠書言青苗、助役、流民等事,此衆所共知也。
若禁中有人被甲登殿诟罵,俠安從知?蓋俠前後所言,皆京使安國導之,乞追俠付獄窮治。
”已而帝問京曰:“卿識鄭俠乎?”對曰:“臣素未之識。
”帝頗疑之。
禦史知雜事張璪承惠卿旨,劾俠嘗遊京之門,交通有迹。
鄧绾、鄧潤甫言王安國嘗借俠奏稿觀之,而有獎成之言,意在非毀其兄。
诏付禦史獄。
時俠已行至太康,還,對獄,實不識京,但每遣門人吳無至詣檢院投匦時,集賢校理丁諷辄為無至道京稱歎之語。
及罷局時,遇安國于途,安國馬上舉鞭揖之曰:“君可謂獨立不懼!”俠曰:“不意丞相為小人所誤,一旦至此!”安國曰:“非也。
吾兄自以為人臣不當避怨,四海九州之怨悉歸于己,而後可為盡忠于國家。
”俠曰:“未聞堯、舜在上,夔、契在下,而有四海九州之怨者。
”
獄成,俠改送英州編管,無至及忠信皆編管湖外,京以右谏議大夫出知亳州,諷落職,安國放歸田裡。
舍人錢藻草京制,有“大臣進退,系時安危,持正不回,一節不撓”等語。
鄧绾懼京再入,且希惠卿旨,言藻撰詞失當,于是藻亦落職。
始,惠卿事安石如父子,安國惡其憸巧,數面折之。
一日,安石與惠卿論新法于其第,安國好吹笛,安石谕之曰:“宜放鄭聲。
”安國曰:“亦願兄遠佞人。
”惠卿知其以佞人目己,深銜之,至是因俠獄陷安國。
俠赴汀州,方在道,惠卿令奉禮郎舒亶往捕,搜其筐,得所錄《名臣谏疏》,有言新法事及親朋書劄,悉按姓名治之。
惠卿欲緻俠于死,帝曰:“俠所言,非為身也,忠誠亦可嘉,豈宜深罪!”但徙俠英州。
既至,得僧屋将壓者居之,英人無貧富貴賤皆加敬,争遣子弟從學,為築室以遷焉。
壬寅,遼赈雲州饑。
丙午,分京東為東、西兩路,青、淄、濰、萊、登、密、沂、徐八州、淮陽軍為東路,郓、兖、齊、濮、曹、濟、單七州、南京為西路。
辍江南東路上供米,均給災傷州軍。
丁未,禦宣德門觀燈。
乙卯,诏出使廷臣,所至采吏治能否以聞。
雨木冰。
丁巳,權永興軍等路轉運使皮公弼言:“交子之法,以方寸之紙,飛錢緻遠;然不積錢為本,亦不能以空文行。
今商、虢鐵冶,所收極廣,苟即冶更鑄折二錢,歲除工費外,可得百萬缗為交子本。
”并上可行十二事。
帝批委公弼總制營辦。
戊午,诏:“所在流民歸業者,州縣資遣之。
”
己未,洮西安撫司以歲旱,請為粥以食羌戶饑者。
二月,甲子,以太常寺太祝王安上為右贊善大夫、權發遣度支判官。
安上,安石幼弟也。
增陝西錢監改鑄大錢,從皮公弼請也。
丙寅,封皇子僴為景國公。
丁卯,遼以祥州火災,遣使恤之。
癸酉,觀文殿大學士、吏部尚書、知江甯府王安石複以本官同平章事。
初,呂惠卿迎合安石,驟至執政。
既得志,遂叛安石,忌其複用,凡可以害安石者無所不為。
一時朝士見惠卿得君,謂可傾安石以媚惠卿,遂更朋附之。
時韓绛颛處中書,事多稽留不決,且數與惠卿争論,度不能制,密請帝複用安石,帝從之。
惠卿聞命愕然。
翼日,帝遣中使赍诏召安石,安石不辭,倍道而進,七日至京師。
戊寅,命樞密副都承旨張誠一、入内押班李憲等行視寬廣處,關殿前司差馬步軍二千八百人,教李靖營陣法。
乙酉,察訪使曾孝寬言:“慶曆八年,嘗诏河北州軍,坊郭第三等,鄉村第二等,每戶養被甲馬一匹,以備非時官買,乞檢令施行。
”從之。
戶馬法始于此。
丙戌,诏停京畿土功七年。
遼主駐大魚泺。
丁亥,以鷹坊使耶律陽陸獲頭鵝,加工部尚書。
三月,丁酉,赈潤州饑。
戊戌,知河州鮮于師中乞置蕃學,教蕃酋子弟,賜田十頃,歲給錢千缗,增解進士二人;從之。
庚子,遼複遣蕭禧來理河東黃嵬地,命韓缜與禧議之,争辯或至夜分。
禧執分水嶺之說不變,留館不肯辭,曰:“必得請而後反。
”帝不得已,遣知制诰沈括報聘。
括詣樞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