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八十二

首頁
    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尚書右丞蘇轍為門下侍郎,翰林學士範百祿為中書侍郎,翰林學士梁焘為尚書左丞,禦史中丞鄭雍為尚書右丞,韓忠彥知樞密院事,戶部尚書劉奉世簽書樞密院事。

     梁焘累章辭位,帝遣中使趣拜。

    已而入謝,太皇太後曰:“官家聖德日成,正須卿家輔助”焘對曰:“臣不敢不盡忠,如範純仁、韓維輩,在外賢德尚多,願陛下留意。

    ”又上疏言:“範祖禹、劉安世,久在侍從,宜置諸左右,使斷國事。

    安焘、許将皆舊人,可倚任。

    ” 甲子,置廣文館解額,以待四方遊士之試京師者。

     乙醜,夏人遣使乞援于遼。

     戊辰,渾天儀象成。

     秋,七月,丁亥,遼主獵于沙嶺。

     癸巳,诏修《神宗正史》。

     複翰林侍讀學士,以範祖禹為之。

    祖禹時為翰林學士,因叔百祿在中書,改是官。

     癸卯,以龍圖閣學士、知楊州蘇轼為兵部尚書。

     八月,丙辰,罷監酒稅務增剩給賞法。

     己未,诏西邊諸路嚴備,毋輕出兵。

     乙亥,前陷交趾将吏蘇佐等十七人自拔來歸。

     癸酉,龍圖閣學士、兵部尚書蘇轼兼侍讀。

     時朋黨之論浸熾,吏部尚書王存為帝言:“人臣朋黨,誠不可長,然或不察,則濫及善人,東漢黨锢是也。

    慶曆中,或指韓琦、富弼、範仲淹、歐陽修為朋黨,賴仁宗聖明,不為所惑。

    今複有進此說有,願陛下察之。

    ”由是與用事者不合。

    乙卯,诏存出知大名府,辭之,改杭州。

     先是,诏議郊祀典禮。

    顧臨、範祖禹等八人議,請合祭天地。

    範純禮、彭汝砺、曾肇、孔武仲等二十二人議,南郊合祭天地,不見于經;範百祿亦言圜丘無祭地之禮,先帝所廢,稽古據經,未可輕改。

    九月,壬辰,太皇太後謂輔臣曰:“郊祀宜依仁宗、先帝故事。

    ”呂大防言:“皇帝臨禦之始,當親見天地,而諸儒獻議欲南郊,不設皇地示位,恐亦未安。

    ”蘇頌、鄭雍意與大防合,太皇太後是其言。

     戊戌,诏曰:“國家郊廟時祀,祖宗以來,命官攝事,惟三歲一親郊,則先飨清廟,冬至合祭天地于圜丘。

    元豐間,有司援周制以合祭,不應古儀;先帝诏定親祀北郊之儀,未之及行。

    是歲郊祀,不設皇地示位,而宗廟之飨,率如權制。

    朕以涼昧,嗣承六聖休德鴻緒,今茲禋禮,奠币上帝,祼鬯廟室,而地示大神,久未親祀。

    矧朕方郊見天地之始,其冬至南郊,宜依熙甯十年故事,設皇地示位,以嚴并祀之報。

    阙後躬行方澤之祀,則修元豐六年五月之制。

    俟郊禮畢,集官詳議以聞。

    ” 己酉,永興軍、蘭州、鎮戎軍地震。

     冬,十月,庚戌朔,環州地震。

     丙辰,遼赈西北路饑。

     時邊部有侵遼者,西北路招讨使阿噜薩古召準布部長瑪古蘇使攻之,俘獲甚衆。

    阿噜薩古以功加左仆射,複整軍進讨,誤擊瑪古蘇,由是準布諸部俱不服。

     丁巳,诏陝西有前代帝王陵廟處,給民五家充守陵戶。

     戊午,以開封府推官鹹平來之邵複為監察禦史。

     辛酉,诏以大河東流,都水監使者吳安持賜三品服,北都水監丞李偉任滿日令再任。

     夏人寇環州及永和諸砦,凡七日,始解去。

     初,知慶州章楶數遣輕兵出讨,屢有斬獲,部族不敢甯居。

    楶策其必報,諜知将攻環州,乃料精兵才萬,統以骁将折可适等,而授之策曰:“敵進一舍,我退一舍。

    彼必謂我怯,不複備我邊壘,乃銜枚由間道繞出其後,或伏山谷,伺間以擊其歸。

    ”又以境外皆沙碛,近城百裡有牛圈,所潴水足以飲人馬,乃夜遣置毒。

    夏人圍環數日,無所獲而歸。

    可适等潛屯洪德城,伺夏師過,識其母梁氏旗幟,城中鼓躁而出,馳突躏跞,夏師大敗,梁氏幾不得脫,盡棄供帳而逃。

    又飲牛圈水,人馬被毒,死傷不可勝計。

     準布部長瑪古蘇叛,殺遼金吾圖古斯。

    遼主命奚六部呼哩耶律郭三發諸番兵讨之。

     壬申,遼南府宰相王經卒。

     戊寅,以左伊勒希巴耶律足哩為彰聖軍節度使。

     十一月,辛巳,太白晝見。

     甲申,诏:“大中大夫、觀察使以上,許各占永業田十五頃。

    馀官及民戶願以田宅供祖宗飨祀之費者,亦聽官給公據,改正稅籍。

    ” 戊子,遼以樞密副使王是敦兼知樞密院事,以權參知政事韓資讓參知政事。

     辛卯,朝獻景靈宮。

    壬辰,享太廟。

    癸巳,祀天地于圜丘,赦天下,群臣中外加恩。

    罷南京榷酒。

    民有親喪者,以差等與免徭。

     丁酉,遼以通州水潦害稼,遣使赈之。

     辛醜,賜徐王颢劍履上殿。

     乙巳,梁焘言:“先帝大臣多以材進,可稍複用,委以别都名藩,以全終始。

    ” 戊申,遼北院大王哈魯卒。

     十二月,甲寅,以京西路轉運副使賈易知蘇州。

     是歲,遼放進士冠尊文等五十三人。

     元祐八年遼大安九年。

    癸酉,一零九三年 春,正月,庚辰,遼主如混同江。

     甲申,英州别駕蔡确卒。

     丁亥,禦迩英閣,顧臨讀《寶訓》,至漢武籍南山提封為上林苑,仁宗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