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八十四

首頁
    。

    陛下不早逐之,它日悔将安及!”是時京之惡尚隐,人多未測,獨安民首發之。

    又言:“今大臣為紹述之說者,皆借以報複私怨,一時朋附之流,從而和之,遂至已甚。

    張商英在元祐時,上呂公著詩求進,其言谀佞無恥;及為谏官,則上疏毀司馬光、呂公著神道碑。

    周秩在元祐間為太常博士,親定司馬光谥文正;為言官,則上疏論司馬光、呂公著,至欲剖棺鞭屍。

    是豈士君子之所為哉!”章疏前後至數十百上,度終不能回,遂乞外,帝開慰而已。

     及祀明堂,劉美人侍帝于齋宮,又至相國寺,用教坊作樂,安民以為衆所觀瞻,虧損聖德。

    語直忤旨,章惇從而谮之。

    曾布在樞府,與惇不協,見安民數論惇,意謂附己,于上前屢稱安民。

    及安民論布與惇互用親故,于是二人者合力排之。

    布乘間袖安民舊與呂公著書以進,謂安民乞公著消減先朝奸黨,援引其類,百世承續。

    一日,帝謂安民曰:“卿嘗上呂公著書,以東漢不道之君比朕,可乎?”安民曰:“臣與公著書,勸其博求賢才,嘗引陳蕃、窦武、李膺事,不謂惡臣者指摘臣言,推其世以文緻臣,雖辨之何益!”先是安民與國子司業安惇、監察禦史董敦逸同在國子監考試所拆号,安民對敦逸稱“二蘇負天下重望,公不當彈擊”,至是敦逸奏讦安民前語,謂安民乃蘇轍之黨,平日議論,多主元祐,安民由是得罪。

    壬戌,谪安民監滁州鹽酒務。

    帝初命與安民知軍,惇乃進拟送吏部,降監當。

    明年,敦逸論瑤華事,帝怒,欲貶之,謂執政曰:“依常安民例與知軍。

    ”乃知帝初不知安民降監當也。

     是月,詳定重修敕令所言:“府界諸路常平斂散等事,除今來申請外,并依元豐七年見行條制;其給納常平錢,有所抑勒,令提舉司覺察奏劾。

    ”從之。

     冬,十月,甲子,尚書右丞鄭雍罷為資政殿學士、知陳州。

     章惇貶斥元祐舊臣,皆以白帖行遣。

    安焘等争論不已,帝疑之,惇甚恐。

    雍欲為自安計,私語惇曰:“用白帖有王安石故事。

    ”惇大喜,取其案牍,懷之以白帝,惇得遂其奸。

    雍雖以此結惇,然卒罷政。

     遼主駐藕絲澱。

     己巳,翰林學士錢勰落職知池州,仍放辭謝,坐批答鄭雍诏書有“群邪共攻”等語也。

     元祐初,章惇罷樞密,出知汝州,勰草制詞,有雲“怏怏非少主之臣,幸幸無大臣之節”。

    及惇入相,勰知開封府,殊懼;已而擢翰林學士,乃安。

    曾布數毀勰于帝前,帝未聽也。

    于是蔡卞與黃履同在經筵,為履誦“弗容群枉,規欲動搖”等語。

    履問:“如何?”卞曰:“似近時答诏,不知誰為之。

    ”亟令學士院檢呈,乃知勰所為。

    履與翟思、劉拯相繼論列,言:“臣等忝任風憲,而勰指為群邪,意在朋比,妄假陛下之诏以扇惑朝廷。

    ”故雍既罷而勰亦貶。

     勰在熙甯時為流内铨主簿,判铨陳襄嘗登進班簿,神宗稱之,襄曰:“此非臣所能,主簿錢勰為之耳。

    ”明日,召對,将任以清要官。

    王安石使弟安禮來見,許用為禦史,勰謝曰:“家貧母老,不能為萬裡行。

    ”再知開封府,臨事精敏。

    蘇轼乘其據案時,遺之詩,勰操筆立就以報,轼曰:“電掃庭訟,響答詩筒,近所未見也。

    ” 癸酉,告遷宣仁皇後神禦于景靈宮徽音殿。

     甲戌,以吏部尚書許将為尚書左丞,翰林學士蔡卞為尚書右丞。

     遼以北面林牙耶律大悲努為右伊勒希巴。

    大悲努舉止馴雅,好禮儀,為時人所稱。

     丙子,以戶部尚書蔡京為翰林學士兼侍讀、修國史。

     辛巳,進封冀王颢為楚王。

     癸未,遼以參知政事王師儒為樞密副使,以漢人行宮都部署趙孝嚴參知政事。

     辛卯,河南府地震。

     壬辰,遼錄讨準布有功将士。

     十一月,乙未,安焘罷知河南府。

    焘舊與章惇善,及同省執政,惇憚焘,且惡之,所以排陷者無不至,遂有是命。

     丙申,太白晝見。

     女直遣使進馬于遼。

     戊戌,範谔以轉運使入對,自言有捕盜功,乞賜章服。

    帝曰:“捕盜,常職也,何足言功!”黜知壽州。

     己亥,遼以都統額特勒為西北路招讨使,封漆水郡王。

     甲寅,内侍梁惟簡除名,全州安置。

    惟簡坐黨附,與張士良、梁知新皆得罪,已又編管白州,徙配朱崖,以為宣仁後親信故也。

     黃履、來之邵、張商英、劉拯言:“蔡确先朝顧命大臣,宜盡複官爵恤數。

    ”丙辰,贈确為太師,谥忠懷,遣中使護其葬。

     戊午,知大名府呂惠卿入對。

    引進副使宋球謂曾布曰:“惠卿語良久,上有倦色。

    既而再出一劄子,不知上有何語,遂不進呈,出笏而退。

    ”布奏事畢,言及惠卿,帝曰:“惠卿極兇橫,升卿亦然。

    ”布曰:“陛下睿明洞見,實天下之福!”惠卿留數月,乃辭去。

     庚申,遼以高麗王昱有疾,命其子颛權知國事。

     先是遼欲過鴨綠江為界,高麗上表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臣;尺地之馀,何必我疆我理!”又雲:“歸汶陽之舊田,撫綏敝邑;回長沙之拙袖,忭舞昌辰。

    ”其參知政事樸寅亮之詞也,遼主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