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八十六

首頁
    永興軍。

     初,章惇既罷知越州,陳瓘等以為責輕,複論“惇在紹聖中置看詳元祐訴理局,凡于先朝言語不順者,加以釘足、剝皮、斬頸、拔舌之刑,其慘刻如此。

    看詳官如安惇、蹇序辰,受大臣風谕,傅緻語言,指為謗讪。

    考之公論,宜正典刑。

    ”于是二人并除名,放歸田裡,而貶章惇武昌軍節度副使,潭州安置。

     丁酉,以尚書右仆射韓忠彥為左仆射兼門下侍郎。

     壬寅,以知樞密院事曾布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

     癸卯,五國諸部長貢于遼。

     辛亥,诏知荊南府楊畏提舉洞霄宮。

     甲寅,遼以平州饑,複其租賦一年。

     乙卯,升端州為興慶軍節度。

     诏:“資政殿學士、知大名府林希,降端明殿學士,知楊州;龍圖閣待制、知洪州葉祖洽,落職,依舊知洪州;龍圖閣待制、知青州徐铎,落職,知湖州。

    ”從中丞豐稷言也。

     戊午,改知南康軍龔原知壽州。

     己未,诏禁曲學偏見、妄意改作以害國事者。

     辛酉,罷平準務。

     十一月,癸亥朔,改知永興軍蔡京知江甯府。

     左正言陳祐言:“林希為中書舍人,草呂大防責詞,以司馬光變法之初,指名老奸,略無忌憚。

    蘇轍試賢良,而希言轍對策之時已有異志。

    至于文及甫造為劉摯甘心快意之事,亦希有以啟之。

    而罪大責輕,人望不厭。

    伏望重行降黜,投之閑散,以申公憲。

    ”乙醜,诏:“希落端明殿學士,依舊大中大夫、知揚州。

    ” 丙寅,遼以天德軍民田世榮三世同居,诏言之,令一子三班院祗候。

     丁卯,诏修《六朝寶訓》。

     時議以元祐、紹聖均有所失,欲以大公至正消釋朋黨,帝納其言。

    庚午,诏改明年元曰建中靖國。

     初,曾布密陳紹述之說,帝不能決,以問給事徐勣。

    勣曰:“聖意得非欲兩存乎?天下之事,有是與非,朝廷之人,有邪與正,若不考其實,姑務兩存,未見其可也。

    ” 诏:“知江甯府蔡京落職,提舉杭州洞霄宮。

    ”從侍禦史陳次升言也。

     京既貶,輔臣謂蔡卞責輕,于是并責卞為少府少監分司南京,依舊太平府居住。

    次升又言:“卞之為害,不在章惇下。

    惇既以散官安置潭州,而卞則止于近地分司,何名為谪!”壬申,诏:“卞降一官,依前分司,移池州居住。

    ” 丙子,遼主召醫巫闾山僧志達,設壇于内殿。

     戊寅,以觀文殿學士安焘知樞密院事。

     庚辰,尚書右丞黃履,罷為資政殿大學士、提舉中太一宮。

     己醜,置《春秋》博士。

     辛卯,以禮部尚書範純禮為尚書右丞。

     侍禦史陳次升言:“右仆射曾布,頃居樞府,阿順宰臣,進用匪人,大開邊釁。

    近登宰輔,獨擅國權,輕視同僚,威福由己。

    進拔親故,羅列京局,以為耳目;任用門人,置之台谏,以為腹心;子弟招權,交通賓客,其門如市。

    伏望特正典刑,以謝天下。

    ” 十二月,甲午,以皇太後不豫,禱于宮觀、祠廟、嶽渎。

     戊戌,蔡京複龍圖閣直學士,知定州。

     山廪粟,減價以濟民。

     己亥,遼以知右伊勒希巴事薩嘉努為北面林牙。

     辛醜,慮囚。

     甲辰,诏修《國朝會要》。

     戊申,降德音于諸路,減囚罪一等,流以下釋之。

     辛亥,遼主命燕國王延禧拟注大将軍以下官。

     是歲,遼封高麗王颙為三韓國公。

    放進士康秉儉等八十七人。

     穆都哩降于女真。

     時阿蘇猶在遼,遼使使來罷兵,未到。

    英格使烏淩阿實噜往佐和卓,戒之曰:“遼使來,但換我軍衣服旗幟,與阿蘇城中無辨,勿使遼使知之。

    遼使可以計卻,勿聽其言遽罷兵也。

    ”遼使果來罷兵,英格使呼噜、穆沁二人與俱至阿蘇城。

    和卓見遼使,詭謂此二人曰;“我部族自相攻擊,幹汝等何事?”乃援槍刺殺呼噜、穆沁之馬。

    遼使驚駭,遽走,不敢回顧,徑歸。

     居數日,破其城,執迪舒保殺之。

    阿蘇複訴于遼,遼遣奚節度使伊哩來,英格至拉林水見之,伊哩問阿蘇城事,命英格曰:“凡攻城所獲,存者複與之,不存者備償。

    ”且征馬數百匹。

    英格與其下謀曰:“若償阿蘇,則諸部不複可号令任用也。

    ”乃令和納、圖塔兩水之民,陽為阻絕鷹路,複使鼈故德部節度使言于遼曰:“欲開鷹路,非生女直節度使不可。

    ”遼不知其為英格謀也,信之,命英格讨絕鷹路者,而阿蘇城事遂止。

    英格聲言平鷹路,畋于圖衮水。

    遼使使賞其功,英格令富嘉努以遼賜物給和納、圖塔之民,且修鷹路而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