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舉大兵則用之;馀皆用常用之寶。
”從之。
己巳,升瀛州為河間府、瀛海軍節度。
戊寅,尚書右丞徐處仁以母憂去位。
南丹州地與宜州及西南夷接壤,世為莫氏所居,自署刺史。
王祖道欲取之,乃誣其酋莫公佞阻東蘭州,不令納土,發兵讨之,擒公佞,以南丹州為觀州。
公佞弟公晟,結溪峒報複,侵掠城邑,殺刺史,蔡京匿不以聞。
特置黔南路,領庭、孚、平、允、從、宜、柳、融、觀九州。
十二月,庚寅,蔡京以功加太尉,進何執中以下官二等,而召祖道為刑部尚書。
祖道在桂四年,厚以官爵金帛挑諸夷,建城邑,調兵鎮戍,辇輸内地錢布鹽粟,無複齊限。
地瘴疠,戍者十亡五六,實無尺土一民益于縣官。
時廣西轉運副使張莊與祖道表裡,遂以代其任。
祖道、莊既鑿空超取顯美,由是龐恭孫、趙遹、程鄰相與效之,邊壤益多故矣。
癸巳,以江甯、荊南、杭、越、洪、福、潭、廣、桂并為帥府。
丁酉,置開封府府學。
己亥,以婉容喬氏為賢妃。
是歲,秦鳳旱。
京東水,河溢,遣官振濟,貸被水戶租。
廬州雨豆。
乾甯軍言黃河清,逾八百裡,凡七晝夜,诏以乾甯軍為清州。
涪州夷駱世葉等内附,以其地為珍、承二州,知州龐恭孫誘之以來也。
太廟齋郎方轸上書言:“蔡京睥睨社稷,内懷不道,專以紹述之說為自媒之計,内而執政、侍從,外而帥臣、監司,無非其門人親戚。
京每有奏請,盡作禦筆行出,語人曰‘此上意也’;明日不行,又語人曰‘京實啟之也’。
善則稱己,過則稱君,必欲陛下斂天下之怨而後已。
自元符末陛下嗣服,忠義之士,投匦者無日無之。
京分為邪等,黥配編置,不齒仕籍,則誰肯為陛下言哉!京又使子攸日以花石禽鳥為獻,使陛下不知天下治亂。
臣以為京必反也,請誅京以安天下!”诏宣示京。
京請下轸獄,竟流嶺南。
遼放進士李石等百馀人。
大觀二年遼乾統八年
春,正月,壬子朔,受八寶于大慶殿,大赦天下,文武進位一等。
蔡京表賀符瑞。
乙卯,以婉儀劉氏為德妃。
己未,太尉蔡京進太師,加童貫節度使,仍宣撫。
庚申,進封京兆郡王桓為定王,蜀國公構為廣平郡王。
戊寅,徙封向宗回為漢東郡王,向宗良為開府儀同三司。
改封趙懷德為順義郡王、昭化軍節度使、河南蕃部總領。
以河南蕃将緬什羅蒙為節度觀察留後,賜名趙懷忠。
河東、河北盜起。
遼主如春州。
二月,甲申,置諸路曹掾官。
丙戌,歸州安置張商英移峽州居住。
甲午,诏建徽猷閣,藏《哲宗禦集》,置學士、直學士、待制官。
以婕妤韋氏為修容。
三月,庚申,班《金箓靈寶道場儀範》于天下。
戊寅,賜上舍生十三人及第。
門下中書後省左右司言:“檢會今年正月一日赦書,‘元祐黨人,懷奸睥睨,報怨不已,公肆诋誣,罪在宗廟者,朕不敢貸。
其或情輕法重,例被放棄;或非身自犯,因人得罪;或志非誣謗,言有近似;或本緣辨理,語涉譏讪;或止因職事,偶涉更改。
凡此之類,不據元貶責罪犯,審量其情分輕重等第,取情理輕者,與落罪籍,甄叙差遣。
’今将元編類冊内依詳赦文,看詳到孫固等四十五人。
”诏除孫固、安焘、賈易外,馀江出籍。
又,看詳到葉祖洽等六人,诏并出籍。
诏:“監司歲舉所部郡守二人,縣令四人,赴三省審察。
”
夏,四月,辛巳,手诏以追述先王寓馬于農之意,募人給地免租牧馬。
行之期年,熙河頗見就緒。
凡縣鎮寨關堡官銜内,并帶管句給地牧馬事,佐官同管句,庶使人人各知任責。
丙申,遼封高麗國王俣為三韓國公。
甲辰,童貫遣統制官辛淑獻、馮瓘等複洮州。
五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辛亥,以複洮州功,賜蔡京玉帶。
初,神宗用唐故事,以玉帶賜王安石,止系三日。
及京受賜,遂為常服。
提舉京西南路學事路瑗言:“臣所領八州三十馀縣,比諸路最為褊小,學舍乃至三千三百馀區,教養生徒三千三百馀人,贍學田業等歲收錢斛六萬三千馀貫石。
竊計諸路學舍生徒田業錢斛之數,何翅數百萬,此曠古所未嘗有也。
乞诏有司總會諸路州、軍、縣文武大小學生并學費所入所用實數,具圖冊上之禦府,副在辟雍,仍宣付史館。
”從之。
壬子,谿哥城王子臧征撲哥降,複積石軍。
臧征撲哥以咒詛扇蕃族,居谿哥空城。
邊吏謂既能動衆,必為邊患,童貫欲實其事,遂會諸路進兵,仍遣知西安州劉仲武出奇趨谿哥城。
臧征撲哥迎降,并女弱才二十八人,初未嘗有兵也。
洎就擒,邊吏張大其功,過為緣飾,以金紙糊桶為頭冠,木椅為胡床,淺紅絹為傘,種種皆非羌物。
捷聞,蔡京率百官稱賀。
诏俘臧征撲哥至京師,授正任團練使、鄧州钤轄;尋死于鄧州。
甲寅,複諸路歲貢供奉物。
丁